首页期刊导航|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时明德

月刊

1009-4970

lywkxb@126.com(社科);lyzkxb@126.com(自科)

0379-65515059

471022

河南省洛阳龙门路71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1、3、4、6期为社科内容,近三年来,发表的论文被全国主要文摘期刊摘转的篇目分别居全国师专学报的第10位、第4位、第3位,并于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术主体特质论

    王丽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主体的主要构成成员包括工程师、技师和企业家.作为技术活动的主导力量,技术主体以敏锐的感知力从常规情境中感觉疑惑,觉察问题,同时以出色的现场行动能力,充分运用现实有限条件,合理借助、借鉴科学理论和艺术理念,实现对现存系统的高效、优化改造,从而使技术主体的感知力、创建力、行动力等特质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技术主体技术问题特质

    利于人方谓巧——墨家的工程伦理思想

    杨小爱
    6-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墨家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关注与研究在诸子百家中可谓独树一帜."利于人谓之巧"作为墨子工程伦理思想的核心兼顾了科技工程和伦理规范,主张唯有"尚贤""节用"和"兼爱"才能"利人".虽受时代和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墨家的工程伦理思想有诸多缺陷,但仍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借鉴意义.

    墨家思想工程伦理利于人

    如何理解科学知识的辩证本质?——基于地方性知识观批判性视角

    李繁荣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典科学哲学将科学视为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的作用,科学实践哲学看到了实践的优先性,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发生改变,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性"实践.基于地方性知识观的批判性视角,摒弃先前"普适性"的科学评判标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科学实践哲学的核心出发,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的辩证本质,以期给科学的本性一个更全面的解释.

    科学知识辩证本质地方性知识科学实践哲学

    "Metaverse"之"Meta"新解:新生活图景与资本宣言

    陈鑫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metaverse(汉语译为"元宇宙")一词前缀"meta"的解释,有"本原""之外""之后""超越"几种,但其实都不合适.对"meta"并不能做单纯语义学的解释,因为它是资本的主动选择.表面上看,"meta"是在说metaverse包含万物无所不联,实际上是通过美化metaverse的形象,宣传metaverse提供的新生活方式,吸引大众进入metaverse世界.资本这样做的目的,一为掩盖资本在实在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和它当前在实在世界中的不利处境,二为利用metaverse为资本的增值扩张开辟一条更具隐秘性、诱惑性的新道路.因而,"meta"(汉语译为"元")在这里应该有两重寓意:从功能来看是新生活图景的预告,从因由来看是资本进军新世界的宣言.

    metaversemeta新生活方式资本

    产业融合视角下安徽文旅品牌建设研究

    何磊李炜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产业融合视角下安徽文旅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通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文旅品牌建设的基本要素、内在联系及其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路径.研究报告了安徽省文旅品牌建设的现状,指出其在属性、价值、个性和文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并深入探讨了文化为核心、品牌为根基、产业为链、商业为源头的内在关系模式.结果显示,产业融合不仅促进了文旅品牌的创新发展,还强化了国家形象和文化认同,对提升民族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此外,研究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推动安徽文旅品牌的高质量发展.结论强调,产业融合下的文旅品牌建设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文旅产业融合,提升品牌竞争力.

    品牌建设安徽文旅产业融合

    主题公园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研究——以清明上河园为例

    莫治平李博陈楠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内旅游人数逐年递增,造成旅游景区拥挤现象频繁发生,拥挤逐渐演变为干扰众多景区发展、影响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清明上河园为例,运用IPA分析法,对主题公园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景区交通便利度、其他游客的行为、游客数量是影响受访者拥挤感知的关键因素,景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重点改进,提升游客满意度.

    主题公园拥挤感知影响因素IPA分析法

    由乐制转向礼制:南北郊制度建构的学理来源

    曹胜高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北郊及郊祀制度原本源于乐制,在西汉进入礼制.冬至日大纵乐五日于南郊,以乐之六变风物而礼天神;夏至日大纵乐五日于北郊,以乐之八变风山川而祀地祇,由此形成了以音乐和顺阴阳的校乐、作乐及合乐制度.四时郊气各以乐舞相配,西汉亦转化为郊五帝的礼制.汉武帝在冬至日郊祀太一,即是杂采旧制而自为之.汉儒旧说见诸纬书,王莽托古改制,设南北郊以郊五帝,为汉确立了郊祀制度,其日渐重礼义而轻乐义,故后世多以礼制论之.

    纬书文本二至日大作乐南北郊大司乐

    "五音"的数理体系与解乐模式

    张甲子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音"之序的调整与确定,基于"五音"的"数5-10-12"模式的调试与形成,既使得"五音"的数理体系得以确立,亦是早期中国音乐知识扩容的过程.三分损益法的先益后损、先损后益,分别得出了宫音居中、宫音居首的五音音高之序.将五音设定音数数值,以数值大小排列,皆以宫音为首.以宫为中心,月令系统中形成了"数5-10-12"模式,其模式既在数理上构成了等分结构,也在义理上构成了平衡效果,由此奠定了早期中国"算数事物"的基础.

    五音五行生胜"数5-10-12"《乐记》乐纬

    从刘辰翁对孟浩然诗歌的评点中观其文学观念

    罗平邱美琼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辰翁作为宋末元初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较为全面地评点了孟浩然诗歌的艺术风格、篇章结构、语言修辞等.从刘辰翁对孟浩然诗歌的评点中可以管窥其文学观念,总结下来大致有三个方面:"尤贵情真"的思想观、"流荡自然"的创作观和"审美会意"的批评观.刘辰翁这三方面的文学观念是相互联系的,追求情感真挚的文学思想决定了他在创作方面崇尚自然、在批评方面注重审美的主基调.刘辰翁的文学观念是接近文学本质的,他注重文学的生命化和情感性,重视读者的内心体验.

    刘辰翁孟浩然诗歌评点文学观念

    论息县八景诗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张逸飞焦体检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山川秀丽,历史底蕴深厚.现存明清息县方志所见八景诗共 112 首,涉及诗人27 位,八景诗题10 个.在艺术特色方面,息县八景诗用典丰富、对仗工整,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八景诗人结合息县的自然人文风光,围绕着固定的景观内容进行创作,彰显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在文学价值方面,息县八景诗整体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与贯穿古今的沧桑之感,具有独特的文学地域学价值和审美意蕴.同时,息县八景诗在保存息县作家作品、研究息县本土文学发生学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息县八景诗艺术特色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