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学刊
旅游学刊

黄先开

月刊

1002-5006

lyxka@tom.com lyxk@vip.sina.com

010-64909223 64900163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9号

旅游学刊/Journal Tourism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学术性刊物。反映旅游业的新动向、新思路、新经验和新问题。以及研究评述、学术会议纪要等。读者对象为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旅游院校师生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有英文目次、论文英文摘要及年度索引。“旅游经济类核心期刊”第一名。中国优秀旅游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休闲旅游政策的量化评价与发展展望

    王超崔华清
    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是提振乡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手段之一.文章选取2012年11月—2022年12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37份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以及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乡村休闲旅游政策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政策结构来看,政策数量总体呈波动式上升,政策主体存在部分集聚现象;从政策工具来看,呈现出重供给型和环境型、轻需求型特征;从政策效力来看,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部分政策在政策作用方式、政策措施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为此,该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政策后续发展的政策优化展望:一是政策主体,实现多部门、多层级的深化合作与协同联动,以政策合力提升政策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二是政策工具,打造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相互配合的政策工具体系,优化政策工具类型与内部结构;三是政策内容,从政策监管纠偏、绩效量化、双向反馈等层面提升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乡村振兴乡村休闲旅游政策工具政策效力量化评价

    乡村旅游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基于"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

    顾振华李欣
    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研究旅游扶贫相关政策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为对象,从要素流动视角出发,提出了乡村旅游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3条影响机制;随后利用2010-2020年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确实推动了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且该效应在时空上还具备可持续性和空间溢出性;2)乡村人口就业人数的上升、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县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影响过程中的机制;3)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旅游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4)不同类型政策在影响效应的时空性质和影响机制的选择上均存在异质性.此研究为实现"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提供了思路.

    乡村旅游要素流动巩固脱贫成果可持续性和溢出性双重差分法

    文学旅游地游客的情感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阳关与玉门关为例

    周小凤张朝枝杨晓鹏曾晓茵...
    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是唤起游客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重要符号.但是,现有研究对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问题仍关注不足,不利于经营者理解游客的情感诉求和进一步优化游客情感体验.文章以阳关与玉门关文学旅游地为例,通过爬虫软件获取国内代表性旅游网站的游客评论文本,运用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的方法探讨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文学旅游地的游客情感特征以积极与消极情绪为主,且具有情境异质性;2)游客的积极情感主要受文学作品的历史象征意义、人文景观的真实性与自然景观的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互动体验设施的多样性、讲解服务的公益性与交通服务的专业性等要素影响;3)游客的消极情感主要受文学作品的消极情感表征与场所意象、人文景观的失真与不完整、互动体验设施的过度商业化与通信网络设施的不完善、售检票服务的不便与公益讲解服务的缺失等要素影响.

    文学遗产游客情感长城旅游

    功能断联与精神联结——河西走廊止语徒步者的本真自我实践过程研究

    陈曦吴传龙罗秋菊
    9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中,青年群体普遍遭遇自我迷失与生存性焦虑的精神危机,经常出现身体在场但精神断联的状况.近些年,青年群体通过荒野徒步户外旅游活动进行本真自我实践,逐渐找到上述问题的应对之道.文章以河西走廊止语徒步活动为例,对18位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探索活动参与者在荒野徒步中的本真自我实践过程,并剖析了其中的关键性条件与内在性机理.研究表明:1)河西走廊止语徒步活动参与者成功完成了存在主义本真自我实践,这种本真自我具有多维结构,以包括身体本能与自我认知的内在本真自我为基础,在与自然、历史、他者紧密联结中又塑造出自然本真性、时间本真性、人际本真性组成的关系本真自我;2)参与者的本真自我实践经历了陷入自我怀疑、学会自我掌控、促进自我反思和建立联结能力4个阶段,是一个"向内看见自己、向外联结世界"的过程;3)身心挑战的荒野自然环境与功能断联的强行设置(断网与禁言)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真正为参与者创造了一个能够回归身心的行走环境,呈现出功能断联与精神联结的辩证关系.文章揭示了荒野徒步这类户外旅游与严肃休闲活动在当代青年应对精神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及过程机制,同时也扩展了现有研究对旅游世界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理解.

    青年群体本真自我户外旅游荒野徒步去数字化旅游

    懂分享,更幸福——旅游体验分享、旅游者自我发展与旅游后幸福感

    唐彬礼粟路军
    10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旅游归来,总不免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一番,并从这种分享中收获显著的幸福感.为什么分享旅游体验可以带来如此显著的幸福感受呢?文章立足于旅游后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体验分享(价值型vs.操作型)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价值型(vs.操作型)的旅游体验分享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后幸福感和旅游者自我发展;且旅游者自我发展中介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而分享反馈(较多vs.较少)会对旅游体验分享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多(vs.较少)的分享反馈能够强化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者自我发展及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文章探索了旅游后阶段分享旅游体验的幸福效应,阐述了旅游体验分享作用于旅游后幸福感的理论基础、逻辑路径,为有效提升旅游后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建议.

    旅游体验分享旅游者自我发展旅游后幸福感分享反馈

    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情感承诺——基于酒店兼职员工的研究

    文彤杨春雨呼玲妍
    120-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中兼职员工已经呈现出常态化与规模化发展,兼职员工逐渐从关注薪酬的经济人向注重自我发展的社会人转变,这一群体日益增长的非经济需求成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实践与研究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酒店企业兼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在501份调查问卷数据基础上,围绕酒店兼职员工感知的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对其情感承诺的影响作用,同时引入心理契约破裂与工作年限等变量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酒店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兼职员工情感承诺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心理契约破裂在其间起到中介作用,工作年限正向调节酒店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心理契约破裂的正U形关系,拓展了对兼职员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揭示了企业内部社会责任与情感承诺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供良好的内部社会责任环境、关注员工心理变化状态、精细化管理不同细分员工群体等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措施建议.

    酒店兼职员工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心理契约破裂情感承诺工作年限

    传统体育赛事非正式组织文化研究——以顺德青年企业家协会龙舟俱乐部为例

    梁莞彤徐文月邓迪张骁鸣...
    13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体育赛事的现代转型当中,非正式体育组织及其组织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在Schein的组织文化"物质层-价值层-基本假设层"理论视角启发下,针对龙舟竞渡这一传统体育赛事,采取案例研究进路,分析了顺德青年企业家协会龙舟俱乐部组织文化的物质层以及价值层内容,并在二者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基本假设层内容,进而讨论了传统体育赛事非正式组织的社会意义.研究发现:1)物质层的内容分散在龙舟俱乐部的日常、比赛以及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细琐但又紧密相关;2)从价值层来看,组织以"快乐龙舟"为发展导向,成员内遵循着互助和平等的关系原则,有着企业家精神、奋斗精神与前瞻性思维,秉承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注重仪式化管理;3)非正式组织具有明显的非正式特性,更加关注个体,原本的领导力被每位成员之间的"邻人"关系所替代,资历成为评价标准,而"团结""互助""振奋"文化价值层面变得更加突出.研究揭示了非正式组织之内微观个体之间日常生活活动实践的诸多细节,发现了传统体育赛事和当地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支持的关系.

    传统体育赛事非正式组织组织文化龙舟组织顺德

    情感还是非情感?表情符号对餐厅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

    鄢慧丽廖其威熊浩
    14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关于表情符号的研究大多只强调了其在网络交流中的功能及重要性,对在线评论语境中表情符号使用的关注有限.文章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基础,采用3项实验探讨了情感表情符号和非情感表情符号对餐厅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相较于无表情符号的在线评论,带有表情符号的评论更有用;2)表情符号数量与评论有用性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3)情感反应和加工流畅性分别在情感和非情感表情符号与评论有用性中起中介作用;4)评论形式对上述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表情符号如何影响评论有用性,对在线平台商家、用户以及平台本身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表情符号评论有用性情感反应加工流畅性评论形式

    基于大数据空间标记的惯常环境技术定义

    马仪亮宋彦亭
    16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是在非惯常环境的活动,但非惯常环境要由惯常环境来定义.无论学术上还是技术上,惯常环境自身也都缺少相对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使得我国旅游统计执行错乱频生,各类负面舆情不断.文章探讨了惯常环境技术定义的国际实践、原则和推荐的表达,认为惯常环境是由以居所为中心和以职学地为中心的两类惯常空间的合集,一个以不等圆组成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定的不规则区域.研究还发现:1)为减少位置噪声点干扰使得簇质点偏移,对两个惯常空间进行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时扫描半径宜限定在1km以内;2)以居所为中心的惯常空间不超过1个,以职学地为中心的惯常空间个数小于等于2,根据位置点衰减情况判断,前者空间半径以40 km为宜,后者空间半径以2 km~3 km更为合理;3)无需用全样本位置数据进行标记,通过代表性用户出游率或抵达率扩样实现总体推算;4)不能标记惯常环境的用户,可假定其出游率或抵达率与能标记的用户相同,即符合同一性假定.该研究可为大数据的旅游统计规范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基于大数据的旅游流研究夯实了基础.

    惯常环境技术定义空间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