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涂永强

双月刊

0455-2059

jns@lzu.edu.cn

0931-8912707

730000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该校理科师生的研究成果,刊登学术论文、试验报告、科研简报等,内容涉及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化学等诸学科。读者对象是理工科院校师生及有关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微动勘探技术的断裂带堆积层滑坡滑动面提取分析

    郭维维曾润强孟祥沛尹海龙...
    22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舟曲县东山镇牙豁口滑坡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滑坡体的微动信号进行后期处理,通过与钻孔数据对比发现,单点反演获得的S波速度结构与视S波速度剖面均能清晰显示滑动面位置.微动探测结果显示新滑坡的滑动面埋深在10~35 m,平均埋深为9.1 m,钻孔揭露新滑动面平均埋深为10 m;微动探测结果显示老滑坡滑动面埋深在15~52 m,平均埋深为19.6 m,钻孔揭露新滑动面平均埋深为20 m.测试不同的采集时间、不同频率的检波器对探测深度和精度的影响,发现对该类滑坡应选取三重圆台阵,4.5 Hz检波器,90 min的采集时长.表明微动勘探方法是探测断层破碎带堆积层滑坡滑动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白龙江流域广泛分布的断层破碎带堆积层滑坡滑动面的探测,具有很好的技术优势以及应用前景.

    微动勘探S波速度滑动面断层破碎带堆积层滑坡白龙江流域

    目标检测算法在滑坡识别中的应用

    唐烽顺郝利娜宋雨洋武德宏...
    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目视解译的滑坡数据集选取两大类(6个)目标检测算法构建滑坡自动识别模型,以四川省阿坝州作为研究区进行滑坡自动识别.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构建包含3 120个样本的滑坡样本数据集;选取4种一阶段检测算法YOLOv5(s、m、l、x)与两种二阶段检测算法Faster R-CNN(VGG16和ResNet-50)分别构建滑坡自动识别模型;为探究样本数量对模型识别精度的影响,将样本数据集总数分为1 000、2 000和3 000,通过滑坡测试样本对识别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目标检测的两类滑坡识别模型中,一阶段YOLOv5模型比二阶段Faster R-CNN模型更适用于滑坡识别;样本数对滑坡识别模型的性能具有一定影响.在较少样本的情况下,选择YOLOv5s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识别精度,随着样本数的增加,使用YOLOv5m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滑坡识别效果.

    滑坡深度学习YOLOv5FasterR-CNN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深层堆积层古滑坡破坏机理

    窦晓东杨校辉强远文王信...
    235-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滑坡下部首先出现裂缝,随着降雨持续,裂缝向滑坡中部延伸,前缘局部垮塌,滑坡后缘地形坡度转折处相继出现横向裂缝;滑坡前部降雨入渗速度为5.56×10-4cm/s,滑坡下部裂缝形成后,降雨沿裂缝优势入渗浸润、软化滑带,导致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发生牵引式破坏;降雨2 h后,滑坡上部滑带土压力开始持续减小,表明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至滑坡滑动的临界值,导致滑坡上部沿滑带处发生整体推移式蠕滑变形.滑坡破坏机理为初始降雨,坡表入渗较慢,主要以孔隙流入渗为主,由于裂缝的存在导致降雨迅速入渗,在碎石土与炭质板岩碎屑接触面形成饱水带,增加滑坡内部孔隙水压,降低滑带土炭质板岩抗剪强度,导致抗滑力减小而复活.

    深层堆积层古滑坡降雨室内模型试验破坏机理江顶崖

    Frobenius双模和相对n-Gorenstein投射模

    张文汇刘立丽
    24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R和S均是环,SMR是一Frobenius双模,MR是生成子.x是一左R-模类,y是一左S-模类.在一定条件下,证明左R-模X是n-X-Gorenstein投射模当且仅当M⊗RX是n-y-Gorenstein投射左S-模.进而证明当 F:RM→SM是忠实的 Frobenius 函子时,n-Gx-pdR(X)=n-Gy-pds(F(X)).

    Frobenius双模n-X-Gorenstein投射R-模Frobenius函子

    真空慢退火工艺对4H-SiC核辐射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杨凯张春林李海霞李占奎...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一种肖特基二极管结构的4H-SiC辐射探测器.在真空环境下,用不同的温度对欧姆电极进行慢退火处理,达到良好的欧姆接触.对其反向LV特性和能量分辨率进行测试对比,欧姆电极在800℃条件下性能最好,在全耗尽状态下能量分辨率为1.36%,耐压测试运行稳定,200 V偏压下漏电流仅有463 pA.与其他退火温度相比,该工艺下的4H-SiC探测器运行稳定,具有漏电流低、能量分辨率高的优势.

    4H-SiC探测器欧姆电极退火能量分辨率

    配筋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试验

    欧智菁陈玮悦颜建煌曹磊...
    253-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相对于钢筋混凝土(RC)柱的基本受力性能,以UHPC预制管配箍率和长/细比为试验参数,对6根配筋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进行轴压试验.结果表明,与RC柱和UHPC预制空心柱相比,配筋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能明显改善RC柱的压溃现象和UHPC的脆性特征.为更好地发挥共同受力作用,应让紧箍效应提早出现.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组合柱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表明UHPC强度、径/厚比、UHPC配箍率、长/细比是影响配筋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试验结果的重要参数.

    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管组合柱静力试验有限元

    艰险山区铁路工程节约用地的关键要素识别

    郑文彧鲍学英贺振霞李亚娟...
    26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艰险山区铁路工程-土地资源占用的交互影响,提取铁路工程节约用地要素及土地资源占用要素,构建要素指标体系.构建艰险山区铁路工程节约用地的关键要素识别模型,建立双层复杂网络,运用熵权法计算要素自身属性的重要度.采用模糊集理论确定节点连接强度和层间连接系数,通过复杂网络模型确定要素的综合重要度.结合实际案例得到某标段节约用地的关键要素为线路走向、既有道路利用、既有廊道利用、隧道出渣、隧道占比、桥梁占比、施工便道合理规划等.

    铁路工程土地利用资源节约关键要素双层复杂网络

    绿脓菌素抑制缺铁环境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代谢

    范颖俞晓泉冯瀚中王勇...
    269-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铁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影响,在缺铁及加铁条件下探究PA绿脓杆菌(PAO1)的生长状态,结果发现缺铁离子限制PAO1的生长.利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检测PAO1在不同铁离子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合成绿脓菌素相关的吩嗪类蛋白在缺铁条件下表达量发生显著上调;定量检测结果验证PAO1在缺铁环境中产生绿脓菌素的量相较于加铁环境显著增加;通过检测外源加入的绿脓菌素对PAO1在缺铁及加铁条件下生长状态的影响,表明绿脓菌素会导致PAO1在生长初期生长缓慢且在生长中期菌体密度显著下降.PA生长状态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缺铁条件下PAO1产生的绿脓菌素对其自身的杀伤作用所致.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缺铁环境绿脓菌素蛋白质组学

    转录组分析揭示荷叶离褶伞菌多糖LDS-1抗小鼠S180肿瘤的分子机制

    王艺学刘影赵倪慧卢睿加...
    276-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荷叶离褶伞菌多糖LDS-1、甘露聚糖肽和空白对照作用下的小鼠S180肿瘤细胞为研究材料,运用RNA-Seq测序技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LDS-1组、甘露聚糖肽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获得8.27、8.35和8.97 G的分析数据.高表达基因(FPKM>2 200)分析显示LDS-1主要通过下调Rplp1基因调控细胞分裂,将S180细胞停滞在G1期以抑制其分裂.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LDS-1主要通过上调Alb、Timp4、Apoa1基因调节蛋白表达或者细胞黏连性,抑制S180肿瘤细胞迁移.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结果显示,LDS-1抑制S180肿瘤生长的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中,上游Fabp3基因下调,激活下游Apoa1、Slc27a2和Adipoq等多个基因上调,调控S180细胞的脂质代谢和胆固醇代谢.LDS-1能够通过调控高表达关键基因Rplp1,差异表达关键基因Alb、Timp4、Apoa1,以及PPAR信号通路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增殖分裂、能量获取和迁移侵袭.

    荷叶离褶伞菌多糖S180肿瘤RNA-Seq测序差异表达基因PPAR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