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武守志

月刊

2096-9503

LZJY@chinajournal.net.cn

0931-8704712

730020

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191号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学报类正式期刊。本刊自1985年试刊以来,始终以突出师范性、学术性、地方性为自己的办刊特色,刊发了大量学术水平较高,思想政治性强,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方面的论文,在学术界,教育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获得了普遍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漠之花》:当代女性割礼创伤的救赎

    孙斐瑾
    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沙漠之花》改编自索马里裔世界名模华莉丝·迪里同名自传体小说《沙漠之花》,讲述了她悲惨坎坷而又传奇的前半生.作为全球首部揭示女性割礼题材的影片,《沙漠之花》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了创伤之痕、创伤之源、创伤复原和创伤治愈.对影片中的女性割礼创伤进行解读,旨在通过女主人公的创伤复原途径为创伤经历者尤其是遭受割礼之女性提供治愈良方.

    《沙漠之花》电影女性割礼创伤创伤复原

    龙年看"龙"——"龙"参构的词语比喻修辞研究

    陈奕岚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表达精神追求和人生理念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龙"参构的词语繁多,这些词语虽短小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语义内容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龙"参构的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从语义、结构、文化三个方面重点分析"龙"参构词语的比喻修辞特点,剖析和挖掘"龙"参构的词语所蕴藏的深层的民族文化.

    "龙"参构的词语比喻语法结构文化内涵

    大学思政教师课堂教学"用典"探论

    韩雷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引领力的构建,需要思政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典"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较为大众性的叙事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与转译,便于学生理解和认同.思政教师需正视"用典"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挥"用典"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用典"的类型主要包括名人榜样类、中华成语类、正反比照类、红色文化类等.教学中需遵循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大众化与抽象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应用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基准,甄选"用典"范例;运用信息化技术,增强"用典"的表达效果;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用,使得"用典"具有现实载体,更好地发挥出"用典"在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思政教师教学"用典"大学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价值意蕴和创新路径研究

    李丹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见证了党的红色基因孕育形成的过程,是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深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不可或缺的"教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又为创新和丰富高校育人实践方式创造了条件.高校应该深刻认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立足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找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立德树人的契合点,创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路径.

    红色文化资源高校育人实践价值意蕴创新路径

    闲暇理论视域下终身教育发展研究

    刘军么娆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闲暇理论为合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在阐明闲暇理论的起源、发展及马克思闲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在中国应用的必要性和在现阶段实践过程出现的应用悖离现象展开分析,并对闲暇教育与终身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进而基于闲暇理论,明确终身教育发展的原则、主体内容及应对悖离现象采取的保障措施,从理论层面对中国终身教育模式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闲暇全面发展悖离多样性

    诗歌与音乐的碰撞——英汉诗歌语音修辞手段对比探析

    朱媛
    24-2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是有声的语言艺术.英汉诗歌的语音修辞手段有同亦存异:首先,在音韵方面,英诗的韵脚形式错综多变,主要采用多元韵式,而汉诗以尾韵为主,韵脚形式固定单一,以一元韵式为主.其次,拟声是英汉诗歌共有的修辞手段,诗歌或使用直接拟声词或应用音素的排列组合取得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最后,在节奏方面,英诗依赖轻重音周期性的复沓产生鲜明的节奏感,而汉诗则通过"音顿"有规律的反复形成节奏.英诗轻重音的不同排列构成不同的节奏模式,而汉诗主要运用平仄以使诗歌产生和谐悦耳的旋律美.

    英汉诗歌音韵拟声节奏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秦腔对外翻译可视化分析及策略研究

    张芳娟
    30-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知识翻译学理论,运用CiteSpace6.2.4 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 2010-2023 年间与秦腔翻译相关的44 篇文献的发文时间、科研机构以及高频关键词进行计量统计分析,旨在从知识翻译学视域厘清该领域研究的总体样貌,探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实践中的不足.研究发现:近几年秦腔翻译论文发表量呈阶段性波折、整体性上升的趋势,发文期刊较分散,发文机构呈现区域化分布,地方特色鲜明,研究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翻译标准,现行相关研究还停留在翻译主体上.以知识翻译学为视角探究秦腔翻译,不仅有助于揭示中国古典戏曲在西方传播过程中的地方化阐释路径,展现知识的本源,而且可规范译者行为,对促进中国知识进入世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翻译学秦腔翻译研究综述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

    田清华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技术为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范式生成提供了支持,对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强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加快教育信息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可从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关注教学氛围构建、活用教学媒介工具等维度厘清思路,进一步从构建融合目标、完善立体课程以及落实过程评价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大数据技术高职英语多模态信息化

    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路径研究

    邱艺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赋予其独特的发展潜力.面对全球化浪潮与国内激烈的区域竞争,甘肃积极探索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以筑牢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通过对甘肃营商环境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甘肃营商环境的优化路径,以期对甘肃省的经济转型发挥一定的作用.

    甘肃省营商环境优化关键路径

    兰州庄园牧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汪丽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日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健康安全消费需求也日益提升.通过对极具健康特征的食品——乳制品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乳制品企业如何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营销方案.通过查阅乳制品、市场营销和统计调研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选取甘肃省区域性乳制品企业庄园牧场的系列产品为研究主体,按照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制订经典的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4P"理论设计市场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软件和SPSS工具分析调研数据.根据调研结果对兰州庄园牧场营销策略提出优化建议,从而帮助企业增加市场份额,有效提升兰州庄园牧场产品的竞争力,振兴区域经济.

    庄园牧场营销策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