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刘炎海

双月刊

1001-4373

xbbjb@mail.lzjtu.cn

0931-4938643

730070

兰州市安宁西路88号兰州交通大学学报705信箱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兰州交通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创刊于1959年,是中国科学核心期刊,曾获全国高校学报编辑质量奖、CUJA综合数据库质量奖、教育部"全国优秀高校学报"奖、中国学术期刊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奖。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计划研究进展与综述

    杨立兴田小鹏周厚盛
    1-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运营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基础.围绕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研究问题、建模方法和求解算法三个方面,对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运用计划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综述.在研究问题方面,既有文献侧重于列车时刻表优化、时刻表与车底运用协同优化,以及可变编组条件下的列车时刻表优化.在建模方法方面,文献主要采用一般整数规划和离散时空网络两类方法.在求解算法方面,启发式方法因其操作简便、灵活高效而被广泛应用;精确算法因能提供全局搜索和求解质量的评估机制,成为当前常用的方法;此外,强化学习方法在求解上述问题中也得到初步应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通信、控制等技术变革带来的列车运营模式创新及其衍生的新问题,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融合,设计高性能求解算法以应对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的计算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车底运用计划建模方法求解算法综述

    基于轨道交通人为事件的伤亡风险控制方案研究

    崔铁军李莎莎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中人员伤亡的控制方案,以人为事件与人员伤亡关系为基础提出了控制方案确定方法.首先阐述了轨道交通中的人为事件风险;研究了人员伤亡演化过程;制定了控制事件和演化条件的措施方案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中人为事件构成了重大安全隐患,降低运营效率并造成经济损失;人为事件与人员伤亡演化关系复杂,制定风险控制方案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基于空间故障网络构建了人员伤亡演化网络图,聚焦事件与演化条件,通过分解路径、计算效用比制定控制方案.提出针对事件与演化条件的控制方案确定方法,构建分析系统,定义相关要素,计算效用比并排序,形成最优措施方案.实例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形成了伤亡风险控制方案,并讨论了算法优缺点和可用性.

    轨道交通事件风险人为事件伤亡风险控制方案

    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噪声对沿线建筑物室内噪声影响研究

    杜淼张小安王开云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高速列车通过桥梁区段时桥梁结构噪声对沿线建筑物室内噪声的影响,基于车-线-桥耦合动力学理论、有限元和声学边界元方法,建立了桥梁与建筑物噪声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列车以时速350 km通过桥梁时有、无地面反射条件下建筑物室内噪声特性,并研究了桥梁与建筑物间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内噪声主频在63~80 Hz范围内,与桥梁声功率主频一致,且峰值频率处室内声场由于声波在声腔内反射和叠加形成驻波,导致后端墙与中心区域出现了声压局部累积,室外声场中桥梁与建筑物间辐射噪声因墙壁反射呈驻波形式且在前端墙外侧声压显著累积;地面反射和桥梁与建筑物横向间距对室内声场声压累积区分布位置影响较小,但考虑地面反射后声波经地面和建筑物多次反射叠加后外墙附近声压显著增大,导致声压级整体增大,最大增幅达13.5 dB,且最大声压级随间距增加而减小,在16 Hz以下和31.5~80 Hz频段内间距每增加5 m声压级降低约1~2 dB.

    高速铁路结构噪声沿线建筑物辐射噪声边界元

    硫酸盐半浸泡下CFRP-砌体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张家玮周婷如韩舒浩黄玮...
    31-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硫酸盐半浸泡环境对CFRP-砌体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对不同侵蚀天数下的加固砌体短柱进行单面剪切试验,研究了 10%硫酸钠溶液持续半浸泡环境下CFRP-砌体和CFRP-预劣化砌体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粘结界面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FRP层破坏、树脂胶粘结层破坏和砖基体破坏.CFRP-砌体的界面破坏形态随着浸泡天数的增长由FRP层破坏逐渐过渡为砖基体破坏,CFRP-预劣化砌体由FRP层破坏逐渐过渡为树脂胶粘结层破坏.硫酸盐环境下界面极限承载力与粘结强度随着半浸泡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半浸泡90 d后,CFRP-砌体的极限承载力和粘结强度分别降低了 24.6%和43%,而CFRP-预劣化砌体的降低幅度最大达到了 65.8%.这表明在盐侵蚀劣化砌体表面粘贴CFRP时,劣化表面可能会对固化过程产生不利,进而影响粘结性能.此研究将为受硫酸盐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使用CFRP加固砌体结构提供参考.

    硫酸盐半浸泡CFRP-砌体单面剪切极限承载力粘结强度

    基于自适应动态关联矩阵的时空一致性交通流预测研究

    侯越周瑞娟张鑫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交通流预测研究中时空内在关联性提取不足、路网空间动态性表征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自适应动态空间关联度矩阵的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在Transformer_encoder模型内部嵌入空间特征提取模块、多特征分级融合模块与其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结合,构建时空特征一致性提取模块,实现交通流时空内在关联性的充分提取.其中,空间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构建自适应动态空间关联度矩阵,以充分表征当前路网邻域的动态空间特征,并通过构建空间特征筛选网络以消除冗余信息,筛选关键影响特征.此外,多特征分级融合模块通过分级融合交通流原始时序特征和时空特征,以实现细致全面的时空相关性挖掘.实验在高速路网PeMS04、PeMS08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较于其他基准线模型具有更优的预测效果.

    交通流预测时空相关性动态性Transformer

    含惯容器仿生隔振系统的特性分析

    吕小红周文君程百信
    54-6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仿生隔振系统具有更好的静力学特性.构建了含惯容器仿生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确定了准零刚度条件.利用平均法推导了系统在简谐激励力作用下的幅频响应方程、骨架曲线方程及力传递率表达式,求解了系统的稳定性边界,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惯容器可以拓宽隔振频带,并提升低频隔振性能.惯质比的增加会引起系统的"刚度减弱"效应.当安装角度较大时,系统的幅频曲线随振幅的增加由软特性经渐软渐硬特性后转变为硬特性.由于软、硬特性的共存,系统会发生较为复杂的跳跃现象.激励幅值的增大会使共振区变宽,跳跃区间增大,有效隔振频带变窄.适当增加线性阻尼比可提升系统的隔振性能.

    仿生隔振系统惯容器静力学动态特性

    经济增长、机动化发展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李宏夏聪明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机动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道路交通的 日益发达,在带来更多便利和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直接推动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逐步扩张.为深入解析机动化发展、道路交通安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了有权威统计以来的省域面板数据,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缓解内生性,并控制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城镇化、人口统计特征和政府干预等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变量的影响,对机动化发展给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动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显著推动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扩张,其对事故死亡率的弹性估计值在2.20~2.42左右,而针对事故直接财产损失的弹性估计值则在5.31~6.98左右.基于实证分析和讨论检验,本文提出应坚持多措并举和多主体参与、应对机动车保有量和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调节,以及应提高交通安全治理投入和重点关注不发达区域与农村地区等对策建议.

    机动化发展经济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发展与安全

    碳交易背景下社区生鲜平台供应链决策与协调研究

    邹筱张佳琪李丹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团购作为新零售的核心形式,因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品质和便捷性的需求受到大众青睐,但线上购买的增加所带来的高频运输也大幅提高了供应链的碳排放.为维持社区生鲜平台供应链低碳且稳定地发展,本文基于1个社区电商平台、1个生鲜供应商和1个社区团长所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研究自营物流模式下社区生鲜平台供应链各决策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该模式下各供应链主体的最优保鲜、订货与定价策略,以及合作契约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探究其内生决策机制.研究发现: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升,社区电商平台需要承担更大的碳减排责任,系统利润会先降低后增加.在采用组合契约时,只要两部收费契约的固定费用都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自营物流模式下的社区生鲜平台供应链系统就可以实现完美协调.

    碳交易生鲜产品社区团购供应链协调

    基于MS-VAR模型的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周期研究

    贺剑武曹兴中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催生旅游新业态以及增强市场灵活性等为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关于数字经济是否能对旅游经济周期产生影响仍未有学者深入探讨.本文利用来自31个省市 自治区2010-2022年面板数据,结合MS-VAR模型与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周期波动显著大于旅游经济,数字经济在促进旅游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愈加增强.

    旅游经济数字经济周期MS-VAR时空异质性

    供应链突发事件下制造企业即兴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阮国祥白云辉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供应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组织即兴已成为企业开展供应链应急管理的重要方式.基于资源依赖观和组态理论,以国内创业板30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应用fsQCA方法从企业内外资源视角探讨冗余资源、技术能力、连锁董事、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探索式和开发式即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探索式即兴的驱动路径有2条,开发式即兴的驱动路径有3条;连锁董事有利于开发式即兴的发生,但对探索式即兴未必有利;沉淀性冗余资源较多和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开发式即兴,而沉淀性冗余资源较少和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则倾向于进行探索式即兴;供应商集中度对即兴行为不起主导作用,客户集中度不利于企业即兴.研究揭示了探索式即兴与开发式即兴的驱动机制存在的非对称性关系,为企业通过组织即兴应对供应链突发事件提供了建议.

    供应链突发事件探索式即兴开发式即兴组态定性比较分析(Q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