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

月刊

1005-2798

coal@cnluan.com;coa1518@sohu.com

0355-5923708 5923645

046000

山西省襄垣县侯堡镇

/Journal Coal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发煤炭工在高产、高效集改化矿井建设中,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总结、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厚软煤层快速掘进工艺研究

    申志勇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梨园河矿特厚软煤巷道掘进速度慢、采掘接替紧张等突出问题,分析了影响巷道掘进速率的主控因素.通过采用顶板超前预支护结构,解决了掘进过程中松软顶板空顶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悬臂掘进机斜坡式分部割煤法,有效防止了割煤过程中顶煤受扰动导致大面积漏冒现象;同时,优化了掘支施工工艺,采用多工序交叉平行作业,大幅提升了掘进单循环效率.实践表明:巷道月平均进尺由 69m提高到139 m,掘进速率提高了 102%,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 16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 79 mm,满足安全生产需求.本研究成功解决了特厚软煤巷道漏顶问题,为特厚软煤层巷道安全快速掘进积累了实践经验.

    特厚煤层采掘接替快速掘进斜坡式分部割煤法

    特厚煤层采空区危险区域判定及煤自燃防控技术研究

    张伟徐顺钰李明辉王亚朋...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特厚煤层采空区危险区域判定及煤自燃防控技术,以金鸡滩煤矿 117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主采 2-2 煤层为工程背景,对已揭露 2-2 及 2-2上煤层鉴定为易燃煤层,易发生氧化作用而产生自燃且回采期间联行密闭漏风,为精准确定 117 工作面采空区的危险区域和采空区的浮煤自燃情况,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煤层采空区危险带进行划分,通过采空区预埋管路进行测温,分析气体的成分,得到采空区及联络巷的漏风规律,判定进风巷采空区 60~145 m、回风巷采空区 45~125 m这两个区域是煤自燃防治的重点区域,提出了胶体压注系统、注氮防灭火系统等相结合的集"阻化、惰化、降温"为一体的综合防灭火技术,研发适合采空区隔离墙及联络巷的密闭快速堵漏风技术及工艺,实现采空区的漏风控制和煤自燃防治成功应用,为我国类似矿井危险区判定和防(灭)火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特厚煤层现场监测采空区危险区域判定漏风规律煤自燃防控技术

    近距离煤层瓦斯异常区域采空区瓦斯综合治理研究

    高小峰梁文勖
    59-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台头煤焦公司上隅角瓦斯聚集问题,本研究对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对采空区瓦斯异常涌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邻近层瓦斯和向斜构造区域是采空区瓦斯涌出的主要原因,同时回采时未及时退锚导致采空区漏风,造成上隅角瓦斯聚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综合措施,包括使用长距离顶板高位钻孔、插管结合堵漏风等方法来治理采空区瓦斯问题.治理后,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成功降低至 0.5%以下,有效控制了邻近层瓦斯的涌出,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上隅角瓦斯聚集瓦斯抽采长距离顶板高位钻孔向斜构造

    添加CO后瓦斯爆炸反应变化规律分析

    朱历萍
    62-6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现阶段研究瓦斯爆炸气体时主要分析CH4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但是矿井发生瓦斯爆炸时不仅仅只有CH4 参与爆炸,爆炸气体内经常含有CO等气体,影响着瓦斯爆炸反应.为了分析CO如何影响瓦斯爆炸,通过利用 20L球形爆炸罐测定CH4 和CO混合气体的爆炸压力,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体的最大爆炸压力伴随CO体积分数不断升高时先升高后下降,当CO体积分数达到 2%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峰值,为 625.1 kPa.在 9.5%CH4 的爆炸混合气体中,CO作为燃料不断和O2 发生反应,而且加入CH4 和O2的链式反应.注入CO量少时,CO基本都作为燃料,促进反应物质浓度达到化学计量值,有利于提高最大爆炸压力;伴随CO体积分数不断升高,整个反应发生贫氧现象,同时因高浓度CO抑制了CH4 的链式反应,降低了最大爆炸压力.

    瓦斯爆炸爆炸压力基元反应温度敏感性自由基

    郭庄煤业3308工作面自动化喷雾降尘系统研究

    宋凯敏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因矿井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过高严重影响矿井工人的生产安全和身心健康,通常在煤层工作面采用喷雾的方法,但目前喷雾多为人工操作,自动化喷雾的地面控制联动还未大规模实现,除尘效率不高且喷雾开停不及时会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提高工程成本.因此为降低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和落实企业"算账文化",对郭庄煤业矿井 3308 工作面建立一套地面可控的自动化精准喷雾降尘装置,对 6 个测点喷雾前后粉尘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08 工作面经喷雾装置处理后,全尘质量浓度和呼尘质量浓度都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全尘质量浓度降低幅度为 81.30%~91.00%,而呼尘质量浓度的降低幅度为 78.50%~90.69%.该自动化喷雾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保障巷道安全环境和工人健康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节省工程成本.

    自动化喷雾装置全尘呼尘降尘效果

    薄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

    米红伟
    71-7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薄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提出在 6303 工作面通过控制采面配风、及时密闭挡矸支护漏风裂隙等措施有效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同时采用高位钻孔、低位钻孔及埋管方式抽采采空区瓦斯.现场应用后,采空区瓦斯抽采量稳定在4.5~7.2 m3/min,采面内及回风流内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 0.28%以内,在后续回采期间未出现瓦斯涌出异常、体积分数突然增高等情况.现场采用的控制采空区漏风+采空区瓦斯抽采方式实现了薄煤层切顶留巷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有效治理.

    薄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瓦斯治理

    高瓦斯煤层气水混压强化瓦斯抽采工程实践研究

    胡华张旭郭正平朱传杰...
    74-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一化增透瓦斯抽采的局限性问题,为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在某高瓦斯煤矿 21603 底抽巷进行气水交变驱替试验,基于实施区域条件,进行气水混压钻孔设计,测试注水注气后的残余瓦斯压力和含量,与实验区域原始瓦斯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同时监测瓦斯抽采流量和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瓦斯抽采工程中,气水交变驱替技术可充分降低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和压力,瓦斯抽采混合量大幅增加,与临近运顺掘进工作面单一水压增透瓦斯抽采纯量进行比较,瓦斯抽采纯量明显提高.气水混压强化瓦斯抽采工程可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确保施工安全,最终达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瓦斯增透抽采交变驱替

    设备列车自移与起重机构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郝志勇胡子豪熊华涛刘伟...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地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免去设备列车拉移过程的轨道安装和拆卸工序,确保井下辅助运输安全,实施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高效开采,设备列车安全高效运行,文章使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结合现有的大型设备提升机构,采用新的结构整体布置形式,设计了一种设备与轨道在大坡度巷道中的大步距交替自动前移,且能自主调偏的设备列车自移机构,以及一种能够随综采工作面的前移而前进的设备列车起重机构;并且对设备列车的平板车架与起重机构的支撑立柱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优化后平板车架与支撑立柱的质量分别降低了 11.17%和 12.84%,达到了机构轻量化设计要求.

    煤矿开采自移列车起重机构结构设计拓扑优化

    煤巷综掘机升级改造及智能化控制技术

    郝超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及安全保障能力,以 3306 回风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智能化技术对巷道掘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实现 3306 回风巷智能化掘进.依据 3306 回风巷现场地质条件、巷道掘进设备配备情况及智能化控制需求,给出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并分析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现场应用后,3306 回风巷内掘进设备可实现自主导航及自动截割等功能,工作人员在远离掘进迎头的安全位置进行遥控,巷道掘进速度可达到 380 m/月,实现了安全高效掘进.

    巷道掘进掘进设备智能化控制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快速回撤技术研究

    郝永强
    89-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11203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为工程背景,在分析采面地质、开采设备配备基础上,构建末采期间顶板控制及设备回撤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在 11203 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采用全断面掩护支架法可提高回撤通道顶板稳定性,同时使用架前撤架装置+铲板车+框式支架车协同方式提高液压支架回撤机械化程度、效率,实现液压支架回撤环节平行作业.现场应用后,11203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实现了快速回撤、减人增效的目标.

    综放开采液压支架快速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