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袁月萍

双月刊

1009-2323

mdj6955905@163.com

0453-6955905

157013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服务,为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书评的中国原创图画书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

    李牧云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原创图画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原创图画书对外译介的步伐加快,其海外接受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海外读者评价是衡量中国原创图画书英译本接受效果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李健创作的"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亚马逊、好读网两大平台的相关网络书评开展定量、定性研究,探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原创图画书英译本的接受情况,继而从受众锚定、题材选择、主题内涵、翻译改写的角度对其译介传播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译介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网络书评中国原创图画书英译海外接受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王敏容王连坤
    5-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需要培养具有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针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改革、产教融合育人和创新创业育人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新工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数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错配优化路径研究

    赵蒙张帅叶爱山李晓华...
    8-1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深刻的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当前存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错配,资源错配的问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背景下被放大的现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数字化教育时代,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高等教育资源错配的问题.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要通过加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推进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实施精准资助和扶持政策、优化课程和教学方法、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流动、鼓励产学研合作以及建立持续优化机制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数字化高等教育资源错配

    智启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何奥
    11-1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和复杂数据处理能力,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不仅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了沉浸式学习体验,还极大地助力了学术写作与研究.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高等教育也面临着知识可靠性验证、数据隐私与伦理保护以及学术诚信与监管等多重挑战.为了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力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高等教育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战略与规划,进而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并不断完善学术诚信与监管机制,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优化策略

    数智化场域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锟鹏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化时代人工智能是驱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因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思政课主体、客体、内容、形式、载体等要素的融合发展趋势日趋显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迭代的必然要求.数智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角色"模糊"、角色"焦虑"、角色"缺位"等一系列困境,具体表现为:算法推荐赋权,教育者陷入"去主体化"迷茫;信息素养偏低,不能适应人机协同的教育变革;盲目依赖AI,导致立德树人成效减损.数智化场域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过程等方面的智能化,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精准化、协同化和生活化的变革趋向.数智化场域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具体表现为:通过人机互动,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合力;通过智慧转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化要素;通过空间拓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在迭代中加强.

    数智化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政技术赋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主题分析的AI与VR融合赋能设计教育策略

    徐涛涛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虚拟现实(VR)技术在设计教育中的融合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主题分析的策略,以提升设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研究指出,AI 和 VR 技术的结合既能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又能通过智能分析和个性化反馈,促进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AI与VR 融合赋能设计教育存在着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提高、教学资源建设仍需加强以及教学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AI 与 VR 融合赋能设计教育策略需要从数字素养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方面着手,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设计教育主题分析教育策略

    数智时代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许祥云刘海泱胡林燕
    25-2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智时代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文科的研究领域,还使文科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新文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和交叉专业.文章从数智时代背景下探讨新文科的建设路径,从明确目标定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以及强化价值引领和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推动新文科的深入发展,积极适应数智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数智时代新文科价值意蕴实践路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难题与优化路径

    崔楠张东旭
    28-3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是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现实难题,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风险难控,面临"不敢转"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遭遇"不会转"困境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不合理,陷入"不能转"沼泥.因此,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应增强"转意识",将其视为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其次,提升"转能力"是实现转型的关键环节;最后,优化"转组织"结构则是确保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数字素养优化路径

    终身教育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探讨

    张炼
    33-3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社会变革频率加快,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个体持续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推动个人和社会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推动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探讨终身教育思想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联,分析终身教育如何通过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知识更新、推动教育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和应对全球竞争等方面对新质生产力产生作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终身教育新质生产力价值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生成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实现路径

    胡庄方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这个最根本的能动要素上.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视角出发,对辅导员扮演的社会角色进行再梳理、再认识,进一步明晰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实践层面的审视和省思,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隐匿思想政治引领主题、过分依赖"权力"性影响力、无原则地迎合学生等悖离亲和力生成的做法.在剖析的基础上,从修德正身、修业明理、修诚正行、修艺求精四个维度探索辅导员提升素养修为,完成角色实践的路向.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角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