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袁月萍

双月刊

1009-2323

mdj6955905@163.com

0453-6955905

157013

牡丹江市光华街476号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服务,为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范维强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多样化,但存在合作浅层化、沟通反馈不足、合作不够持续和稳定以及校企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构建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推进课程体系的协同开发,采用项目导向学习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并注重持续性和变革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校企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财会专业智能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李艺萍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财会岗位不断迭代,传统简单重复的低层次工作逐渐被财务机器人或更高阶的智能流程所取代,传统财会人才亟需向智能财会人才转型,高校财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以新文科跨界融合理念为基础,分析了财会专业智能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从"知识——技术——工具——业务——就业"五步重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阶递进课程群教学体系和"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打造校地企合作育人共同体,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产教融合、课程思政等方面设计了智能财会人才培养体系.

    新文科智能财会人才智能化转型

    基于协同-共生的产业学院发展路径研究

    张宛儿范水生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寻求产业学院转型升级,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理念,梳理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逻辑,立足教育生态系统现实,分析现代产业学院教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发展环境,借助协同共生理论,构建由政府、产业组织、高校和用户为共生单元的协同-共生系统,在多元主体、利益分配、协同模式、激励机制等框架下构建共振-共创-共生的发展路径,为现代产业学院转型升级提出可行意见.

    协同-共生教育生态体系产业学院产教结合

    数智时代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现实空间、障碍与突破路径

    刘万海张圩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为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关键在于教师.乡村教师信息素养全面提升既是数智时代的总体要求,也是信息技术与乡村课堂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保障.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有着独特的时代内涵与特征,而政策环境、学校场域及教师自主创新发展构成其素养提升的现实空间.当前影响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障碍来自于教师个体意识淡漠、素养评价体系不健全及信息技术利用度不高等方面.突破路径可尝试从进一步优化智能研修模式、深挖乡土教育资源及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几方面展开努力.

    数智时代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现实空间突破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研究

    刘俊现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加社会贡献力以及促进教育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经济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面临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模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实践环节薄弱等挑战.文章认为构建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模式、提升师资力量和强化实践环节等措施将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核心竞争力教育改革培养策略

    运用底线思维提升大学生党员培育质量的路径研究

    孙芳郑灿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党员培育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育质量直接与大学生党员能否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密相连.底线思维是新时代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方式,运用底线思维从培育过程、长效机制、联动主体、实践平台出发提升大学生党员培育质量,以实现大学生党员培育工作从"遇见"到"预见"的转变,"有守"与"有为"的结合,"谋定"与"谋进"的部署.

    底线思维大学生党员培育质量

    法治思维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为例

    李宝佳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诸多困境,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从法治视角给出具体的解决路径,文章以"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为例,探讨如何以法治思维助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进而做到坚定立场、知行合一.

    法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价值向度、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

    许梦麟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社会生产力深刻变革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探讨了新质生产力时代产业组织形态新模式,剖析了专业集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文章指出在新时期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学科壁垒、产教融合机制不完善以及资源配置滞后等现实问题和困境挑战,提出应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核心领域,构建校内、校际、区域等多层次专业集群建设框架,促进学校、产业、政府等多元主体深度融合,进而推动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更好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听说教材使用方法研究

    邱瑜毅
    74-7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出导向法"的提出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材使用也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在使用依据"产出导向法"编写的《新一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系列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设定明确的产出目标,以"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以及"选择性学习假设"为基础,通过"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调整、修改以及增补,有效避免了过分依赖教材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产出质量,实现了"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以及"全人教育说".

    "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听说教材使用《新一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

    苏文瑾林贵有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任务,还肩负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通过语体选择、话语内容、言语行为、语法与词汇选择、称谓语选择等语用策略来构建自己语言知识传授者及思政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语用身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具有策略多模态性及语境顺应动态性的特点.

    语用身份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身份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