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冯克俭

双月刊

1001-7550

mdjyxyxb@126.com;mdjyxyxb@periodicals.net.cn

0453-6984206

157011

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街3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医学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550,国内统一刊号CN23-1270/R。本刊以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侧重报道最新医学科研、教学成果。设有论著、经验交流、综述、护理、新技术与方法、教育研究及管理等栏目。欢迎广大医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癌症患者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研究进展

    张瑞王玺羽张晓娜余红...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癌症症状求助行为作为连接癌症患者和医疗系统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逐渐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促进癌症患者早期症状发现和早期诊断、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癌症症状求助行为的相关概念及模型、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癌症癌症症状求助行为

    PBL+CTTM双轨教学模式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

    杨勤军薛倩刘锋郭锦晨...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亦是沟通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必修桥梁课程,为解决伤寒论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内容与临床脱节等问题,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核心的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as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CTTM),将伤寒论条文与具体临床案例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为主导引导,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搭建起伤寒论六经辨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衔接的桥梁,有助于提升教学规范性和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

    伤寒论CTTM+PBL双轨教学模式理论探讨

    危险预知训练在实习护生针刺伤预防中的应用

    徐春晖卜凡莉韩美玲曹梅杰...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柯氏评估模型评价危险预知训练在实习护生针刺伤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4 月至 2023年 12 月在我院实习的 106 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54 人,采用危险预知训练进行培训,对照组 52 人常规方式进行培训,于实习第 1 月、3 月、5 月、7 月进行集体培训.培训结束后基于柯氏评估模型分别评估实习护生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的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对临床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师资团队、教学环境、教学安排和考核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及风险识别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柯氏评估模型规范实习护生教学培训评估方法,有利于全面评估实习护生的培训效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实习护生针刺伤柯氏评估模型危险预知训练血源性职业暴露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专业性动画视频的创作和教学探索

    薛莲刘伯玉夏丹丹张俊玲...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医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正面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大挑战.研究团队以《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为重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由学生主导动画脚本撰写和动画技术应用,成功制作了 30 余个系列动画视频,包括《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革兰染色》等代表作.这些视频内容直观、生动,便于学生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学习,有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研究的动画制作不仅激发了本科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创作教学辅助动画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对于培养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新医科医学微生物学动画视频教学效果

    药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同质化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价的探讨

    殷勤何丽霞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式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实现高质量层次同质化培养目标.方法 选取药学院 2021 年上半年 30 名医院药学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带教;2021 年下半年 27 名医院药学实习生为观察组,采用同质化培养模式进行实习带教.评价两种模式的教学质量.参考质量管理学科中的过程质量能力指数,引入T/6 的概念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实习生培养的同质化程度.结果 门诊药房实习成绩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考核观察组成绩良好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技能考核同质化程度较高且优于对照组(P>99.9%);观察组学生药房教学满意度和临床技能的自我评价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同质化培养平台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并且提升实习效果的稳定性,实现临床实习培养高质量层次下的同质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药学服务能力和实习满意度,在药学实习带教中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药学专业临床实践同质化培养质量评价

    教学效能感在"双师型"护理教师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

    韦欢欢史敏李远珍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教学效能感在"双师型"护理教师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 275 名双师型护理教师,采用工作投入量表简化版、教师效能感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以SPSS 27.0 软件为为工具,采用相关分析,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果显示工作投入与教学效能感呈正相关(r=0.632,P<0.01),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r=-0.644,P<0.01)和教学效能感(r=-0.471,P<0.01)均呈现负相关.教学效能感在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10.4%).结论 "双师型"护理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和教学效能感有关,工作投入可直接或通过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职业倦怠,应提高"双师型"护理教师的工作投入和教学效能感.

    双师型护理教师工作投入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中介效应

    《牡丹江医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牡丹江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