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制造
模具制造

杜贵军

月刊

1671-3508

Dctr@163.net adver@163.net

0755-89632809

518111

深圳市平湖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五金化工塑料区M08栋128号

模具制造/Journal Die & Mould Manufa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对广大模具企业的读者,文章主要来自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以实践为主,经验介绍,我社有专人负责约稿,并给予较高稿酬,邀请了全国本行业的专家作为本刊编委会,定期开会讨论办刊过程,由于本刊实用性较强,对工厂企业很有帮助,因而订阅量不断增长。目前,本刊的发行量在行业内居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服务"平陆运河"的中职港口机械运行与维修专业智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覃晓
    64-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力于研究并实践服务平陆运河的中职港口机械运行与维修专业的智能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当前中职港口机械运行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平陆运河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特点,创新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技术的港口机械运行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范式.该模式旨在通过智能化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应用,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以更好地满足平陆运河迅猛发展的实际需求.

    港口机械运行与维修智能人才培养模式

    新能源汽车机械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谷松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的机械系统结构复杂,包含电机、电池、传动装置等多个核心部件,任何一环出现故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常见的故障包括电机过热、电池失效、传动系统异常等.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故障,需要不断提高故障诊断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以便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机械系统的性能,确保车辆在各种场景下都能稳定运行,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

    新能源汽车机械系统故障诊断技术

    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张艳姣史新民付天宇
    70-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校产业学院为研究载体,分析了目前产业学院建设中机制不完善、企业积极性不高、合作不深等实际困难.探索产业学院通过组织架构、机制建设、风险防范来完善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建设,积极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迈进,为企业输送更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共建机制多元主体

    基于OBE理念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慧李翔英钱正春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OBE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中,设计了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随时访问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讨论.线下实践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机会.再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跟踪和评估,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成课程目标.

    OBE混合式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改革

    中职机加工技能课程综合化研究

    丁超
    76-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机械加工类专业综合化技能教学为切入点,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以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为依据,将机加工核心技能整合形成综合化技能教学项目,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内容目标、方法路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7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机加工技能课程综合化研究.中职机加工技能课程综合化,有效显现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的功能性、过程的趣味性,体现了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通、教学过程体现相关工种的有效衔接.

    机加工技能课程综合化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胡艳黄盼盼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速铁路概论"课程为例,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的相关路径.首先,对课程定位和思政融入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主要原则;最后,从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组合运用两个宏观层面,以及3个微观层面,给出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其它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高速铁路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探索

    智改数转背景下机械制图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桂红樊新波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持续演进与普及深化,制造业正步入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鲜明标志.在此背景下,机械制图课程作为装备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手绘图纸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图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与方法,旨在提升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工程能力.

    智改数转机械制图数字化教学教学改革

    逆向思维引导下项目式理实融合教学在数控课程中的应用

    魏鹏赵首彩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陈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对数控技术加工教学进行优化.提出了以逆向思维引导下项目式理实融合教学,即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将理论编程、计算辅助设计、仿真模拟、机床操作这几门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项目式模块化教学,既由一名双师型教师呈现基础化、智能化、立体化、真实化、融合的教学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保持足够的关注.构建数控技术理实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以此推动我校数控技术教学的发展.

    数控现状逆向思维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助力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探究

    王颖李维勇孔枫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中,通过重构课程内容,紧密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考点和技能大赛的要求融入教学过程.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成效表明,课程思政助力下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校企合作综合育人模式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融合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

    陈潮宇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与智能制造的融合点,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领域、智能制造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新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融合策略,包括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与智能制造的结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专业课程融合应用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