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吴式瑜

双月刊

1005-8397

mtjgly@163.com

010-64251130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东河沿乙7号楼307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Journal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覆盖领域:煤炭洗(筛)选加工,洁净有效利用,煤炭成型,煤化工,煤质分析及化验,煤炭燃烧及炉具,低热值燃料发电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寺河选煤厂末煤洗选系统能力提升的优化实践

    王浩林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寺河选煤厂将末煤干法脱粉工艺改为先干法脱粉再湿法脱泥的工艺,把不可避免进入系统的煤泥提前从系统中分开,避免这部分煤泥进入重介分选系统,降低末煤重介分选系统介质回收系统的压力,降低分选过程的介质消耗,经过调试,末煤洗选系统小时生产能力可提高 178~183 t.

    选煤厂脱粉工艺系统调式磁选机尾流煤泥含量实践

    亭南选煤厂班组自主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汪才飞徐芳司书明杨鹏...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企业班组管理粗放,职工文化水平低,技能素质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提出开展班组自主管理.以亭南选煤厂为例,分析了班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在开展创建"六好"厂部班组自主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做法,通过做实班组自主管理工作,切实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班组自主管理水平.

    选煤厂班组自主管理"六好"厂部

    精块煤筛下末各粒度级煤质指标差异分析及应用研究

    吴青竹朱辉杨兴伟范荣昌...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国能精块筛下末煤垛粒度分布特征及不同粒级组分的煤质差异,根据煤炭粒度筛分基本原理,通过对精块煤经自动筛分后堆垛的筛下末分层采样、分粒度级筛分,并对各层不同粒级煤炭分别化验,从而分析筛下末煤各层粒度分布、主要煤质指标变化及各层煤质情况.从试验结果可知:筛下末下层粒级在13 mm以上的占比超70%,下层煤炭水分低、灰分低、热值高,品质相对较好;随着粒级变小,全水分逐渐升高、灰分先降低后升高、热值先升后降.研究结果对解决筛下末各批次出库煤质差异、满足用户对筛下末煤质均匀性的需求提供了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精块煤筛下末粒度筛分粒度分布煤质

    库仑法测定高含量硫的剖析

    李明蒋林志谢凯辉张德强...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中有害元素硫不仅危害环境,也腐蚀锅炉,造成安全隐患,含硫量过大的煤需要脱硫处理,因此准确测定煤中全硫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使用红外法还是库仑法测试样品硫含量,必须先了解测试样品硫的形态,硫的不同形态在测试过程中释放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依据硫的不同形态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

    高含量硫平衡点平衡电压过电解指示信号

    国能榆林能源化验站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杨阳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化验站煤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验站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及建议,以实现煤质数据精准,为选煤厂选取洗选工艺和矿井生产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煤质管理质量控制全过程化验站

    煤灰成分中Al2O3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夏函雯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利用氟盐取代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煤灰成分中Al2O3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对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在此基础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终确定扩展不确定度后报出测定结果.所测试样按照文中方法评定的煤灰成分中Al2O3测量结果为:wAl2O3=(29.53±0.44)%,k=2.

    煤炭煤灰成分Al2O3不确定度

    移动颗粒床在线除尘技术在煤炭低温热解中的应用

    徐亚旭刘德博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低阶煤热解工艺中,热解以后产生的高温含尘气体在线除尘一直是困扰低阶煤热解的根本性难题.低阶煤干馏后产生的气体具有温度较高、成分复杂、含尘量大、易冷凝析出等特点,易堵塞管道以及降低煤焦油品质,导致热解工艺不能连续生产以及无法满足后端焦油制加氢需求.目前热解气的"油尘"分离成为限制低阶煤热解利用的卡脖子问题.所以高温含尘气体在线高效除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于提高煤炭低温热解过程中能量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颗粒床除尘技术是一种新发展的适合温度高、腐蚀性强的工况条件下的干式除尘技术,解决了高温含尘气体在线净化的问题.其中移动颗粒床过滤技术因兼顾效率与压降、经济性好、对苛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为解决煤炭热解过程中高温含尘气体净化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低阶煤低温热解高温含尘气体净化移动颗粒床应用

    VOCs治理技术在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薛飘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直接液化是将原料煤、氢气、补充硫、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在此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水质波动大、生物降解难度大等特点.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过程中会有大量VOCs逸散,易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通过选用先进可靠的废气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气的生物毒性,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企业及地区整体形象提升.

    VOCs煤直接液化液化污水组合式生物法多重生物氧化废水零排放

    华北煤田不同矿井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对比研究——以东滩煤矿为例

    张宏乐骆祥波赵子通万光龙...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东滩煤矿上下组煤矿井水中DOM的来源、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组煤矿井水DOM含量为0.17~3.10 mg/L,均值为1.57 mg/L;下组煤矿井水DOM含量为0.12~3.76 mg/L,均值为0.69 mg/L.矿井水共有3个荧光组分,为大分子类陆源腐殖质物质,小分子类陆源腐殖质物质和类蛋白物质.相比上组煤矿井水,下组煤矿井水DOM具有较高的E2/E3、SR、BIX、FI和SUV254值,较低的HIX和β∶α值,这可能与乳化油的泄漏有关.

    矿井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因子分析

    吸附+管式微滤工艺处理矿井水中CODcr的应用研究

    史元腾邴喆赵泽盟李航...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山西某矿井水气浮产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吸附+化学反应管式微滤工艺去除产水中的CODcr和悬浮物,实验比较了不同吸附材料对CODcr和悬浮物的吸附、过滤效果,详细研究了管式微滤中PFS投加量、PAM投加量及管式膜孔径对水中CODcr、悬浮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吸附+化学反应管式微滤联合工艺处理后,采用0.1 μm孔径管式膜的技术经济指标最佳;CODcr和悬浮物去除率达到80%以上,产水CODcr稳定低于20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要求.

    矿井水CODcr吸附管式微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