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魏成富

月刊

1672-612X

mysyxb@163.com

0816-2200069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仙人路1段30号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以繁荣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己任,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身体、自然和地方:《家》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解读

    戴勐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家》,主要以虚构人物弗兰克和妹妹茜的个人叙事困境,揭示美国官方"黄金年代"叙事下的暗哑面.故事中,莲花镇以及莲花镇上的黑人女性群体给予弗兰克兄妹走出困境并找回黑人族群文化的力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后现代主义思想.本文运用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的生态后现代主义理论,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尝试挖掘莫里森为边缘化弱势群体廓清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托妮·莫里森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家》生态后现代主义

    晚唐蜀才子李远诗校补——以《夹注名贤十抄诗》为中心

    郭殿忱金成林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国高丽朝文士编选《十抄诗》,收录晚唐蜀才子李远十首七律.其中六首为久佚之诗,包括为说唱文艺留下宝贵资料的《转变人》.其后,该国僧人子山旁征博引中土文献加以注释,遂以《夹注名贤十抄诗》之名传世.注文虽保存了同为散佚之书《十道志》《三秦记》中的吉光片羽,但诸多瑕疵引来后人旳讥评:"字颇舛错""注多鱼鲁".而今我们不揣浅陋,依据名物制度变化、历史地理因革、语言文字发展等因素综合考量,逐一给出是非优劣之按断.

    《夹注名贤十抄诗》晚唐蜀才子李远校补

    宋词对《莺莺传》的引用及影响

    张悦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莺莺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经典名篇,以一种典范性的爱情题材被后代的宋词所借鉴引用.宋词对《莺莺传》的引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对《莺莺传》内容的引用;二是对《莺莺传》典故的引用;三是对《莺莺传》诗句的引用.宋词在对《莺莺传》情节、诗句及人物原型引用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引申、发挥,颠覆了其中的"忍情""善补过"之说,为《王西厢》《董西厢》情节的转变做了铺垫,架起西厢故事流变的桥梁,加强了《莺莺传》经典化的生成.

    宋词《莺莺传》唐传奇引用

    以画释杜:陆俨少《杜甫诗意图册》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艺术转化

    夏荣林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俨少一生在杜诗上倾注了大量心力与精思,不仅学诗以杜甫为宗,还积极地创作杜甫诗意图.这些诗意图融入了陆俨少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匠心:画幅中的人物是陆俨少心中的杜甫形象;画面上的构图、色彩、空间关系的处理等都体现着陆俨少对杜诗的独特理解.绘画史上的《杜甫诗意图册》推动了杜诗的经典化以及在近现代的传播,并且这一举措在画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极具文化史意义.

    陆俨少《杜甫诗意图册》以画释杜艺术转化

    面子与里子之间:宋代却贡探微

    陈攀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却贡即退还贡品,是中国古代朝贡制度中的特殊现象,降及宋代,其出现频率拔升.宋朝通过却贡以满足在政治上维护"天朝上国"地位;军事上保障边境和国内安全;经济上减轻负担的现实需求.此外,还会出于厚民生、显仁德的道德使命感对奇珍异兽、劳民伤财的物品进行退还或禁止进贡.宋代却贡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规范和完善了古代的朝贡制度,其中暗含的生态观念对当今仍有重要启示.

    宋代却贡罢贡朝贡制度

    唐后期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理——以募兵制为中心

    黄波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后期募兵制取代府兵制成为全国的军事制度,唐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军事管理亦依托节度使招募、训练军队,并组织使府军队戍边和作战.崔宁、韦皋、李德裕等剑南西川节度使不断改革军队体系,提高剑南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历任节度使的整顿,唐后期西南地区的军队体系呈现出相当明显的混合型特征.更重要的是,西南地区使府军队承担着戍边与对外作战的军事职能,尤其是面对吐蕃、南诏屡次入寇,西南地区使府军队为巩固边陲发挥了重要作用.乾符以后,随着边疆威胁的解除,西南地区使府军队逐渐成为节度使争权夺利的工具,已基本丧失戍边和对外作战的功能.

    唐后期中央政府西南地区募兵制

    浅析凉州六谷吐蕃的外交政策——以联宋抗夏为例

    钟嘉瑜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代宋初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分布有吐蕃、回鹘与党项羌等众多少数民族.其中,凉州六谷吐蕃联盟是河西吐蕃历经唐末、五代宋初发展以来的第一次统一政权,它的建立也成为河西吐蕃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转折点.在凉州六谷吐蕃联盟建立初期,政权统治者折逋游龙钵确立了联宋抗夏的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同样被该政权的后续统治者潘罗支、厮铎都所继承.探究宋初凉州六谷吐蕃联盟联宋抗夏外交政策的表现及影响,对厘清凉州六谷吐蕃政权发展变迁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宋、甘州回鹘之间的联系交往和对夏的军事博弈具有重要意义.

    六谷吐蕃外交政策联宋抗夏

    安大简《仲尼曰》"古之学者自为"析义

    陈楚玥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对安大简《仲尼曰》"古之学者自为"之"自为"存在两种理解:一种是"自己做";另一种是"为自己"."自己做"与下文的"为人"不能形成对比,与原文古今对比的言说方式不契合;"为自己"与"为人"的旨归都是实现一己私利,与孔子思想不符.然而,"为自己"的内涵除了满足私利的物质层面外,还包含追求道德圆满的精神层面.从孔子思想和《仲尼曰》"自为"与"为人"的对举来看,"古之学者自为"显然倾向于道德圆满.战国时代兴起的黄老思想较多使用、讨论"自为",并将其视为人性.《仲尼曰》的传抄者可能受其影响,加之"自为""为己"意义相近,遂产生了错讹.

    《仲尼曰》《论语》"自为""为己"黄老思想

    陈与郊传奇《詅痴符》版本源流考

    王鹏宇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与郊所撰《詅痴符》自晚明流传至今,已成为传奇中彩藻浓艳的创作风格和文人案头化倾向的典型代表.其版本情况如源流、著录、传藏、特征、优劣等惜未详明.今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版本调查与考辨,通过全面深入地挖掘文史材料,讨论《詅痴符》创作与版本情况,可增进对作品各版本的认识、整理和利用.

    陈与郊明传奇《詅痴符》版本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