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河学院学报
红河学院学报

彭兵

双月刊

1008-9128

hhuxb123@163.com

0873-3694903

661100

云南省蒙自东郊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带一路"倡议下瑞丽地区缅籍人员南传佛教信仰实践与文化认同的田野调查研究

    张峰
    53-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丽是汉、缅、傣掸文化交往交流的重要场域.缅籍人员作为中缅边境重要流动群体,对南传佛教拥有悠久的信仰历史,文章将从这一身份群体的生机与信仰、信仰实践与文化认同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最终聚焦到以僧侣为例的在华缅籍人员对南传佛教信仰的实践状况.从缅籍人员的信仰实践中折射出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促进边境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深化理解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生动案例.

    "一带一路"缅籍人员南传佛教文化认同信仰实践

    量词"项"的范畴化过程及其认知动因阐释

    孙宝新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词"项"的范畴化过程通过隐喻实现逐层扩展,这些隐喻概念来源域的结构是在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通过认知主体规定并制约对该范畴的理解,在不同语义特征的作用下,致使内部成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获取不同的范畴地位,最终形成量范畴的多样化表达.

    量词"项"范畴化过程认知动因

    滇东北次方言苗语味觉词研究

    杨世恒
    64-7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味觉词作为苗语词汇系统内封闭的小类,虽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其音节形式上既有单音节也有双音节.除了基本概念义外,还通过通感、隐喻引申了大量的义项,故而在句法层面上凸显出更多的句法特征.文章以苗语味觉词为研究对象,从味觉词系统、评价对象、句法特征、语义体系及隐喻特征等方面对苗语味觉词进行深入描写分析,力图展示滇东北次方言苗语味觉词的全新面貌.

    滇东北次方言苗语味觉词语义隐喻

    "老鼠嫁女"故事中的主体意识表达

    廖春兰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卷书》中的"老鼠嫁女"故事流传广泛,异文丰富,寓意在不断变化.原故事取自民间,其蕴藏的女性主体意识与《五卷书》歧视女性的官方书写形成鲜明对比.异文中,鼠类通过不断寻找最强大者,对自身的力量、价值由不自知到幡然醒悟和自我肯定,隐喻了底层民众主体意识的萌发;有的鼠不满所处底层现状,与命运抗争试图消弭社会等级、力量的差距,彰显了个体主体性的确立.故事中流淌的女性的、底层民众的、个体的主体意识在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

    老鼠嫁女民间故事主体意识

    论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自我意识嬗变

    张旭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苔蕾丝·德斯盖鲁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笔下的经典女性形象,她在父权社会中反思自身处境并积极反抗,突破传统社会对女性主体的生存空间限制与精神阉割,实现从家庭妇女到现代独立女性的转变,颠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想象.文章拟从女性主体的自我意识建构角度出发,剖析苔蕾丝自我意识嬗变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展示出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女性自我存在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也预示了女性主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苔蕾丝自我意识女性主体存在困境

    论雍乾时期对普洱地区的治理——以普洱"烟瘴缺"的设置为中心

    蔡飘由申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西南地区历来烟瘴盛行,族类复杂,再加上远离王朝统治中心,长期成为国家权力的真空地带,土酋扰乱、资源争夺、族群冲突等事相继发生.雍正年间,朝廷通过武力镇压滇西南地区的一系列动乱,并在澜沧江中下游以东地区设普洱府,实现改土归流.同时在此设置烟瘴缺,以保障流官有效开展治理.烟瘴缺的设置,标志着普洱政区层级建设的完成和流官体系的全面建立.同时,也保障了中央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措施在普洱的深入贯彻,使地方族群逐步纳入到儒家所建构的文化与政治秩序中去,推动了该地区纳入国家治理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瘴气改土归流烟瘴缺地方治理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A市农村乡镇快递网点建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张谯宁江许胜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递行业作为一种能够引导流通方式转型、挖掘消费潜力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电商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也随之愈加完善,但与各类条件都较好的城市地区快递体系相比仍存在末端网点服务能力较差、不稳定、利润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能够客观、科学的评价乡镇快递网点建设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乡镇快递网点建设能力评价体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构建的包含4个主因素共13个评价指标的乡镇快递网点建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和合理的,为快递企业科学地开展乡镇网点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快递业乡镇快递网点评价指标体系熵权TOPSIS模型

    论乡村振兴中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以蒙自蓝莓和孟连牛油果种植的利益分配模式为例

    陈航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依靠农民.利益需求是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内生动力,满足农民利益需求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云南蒙自蓝莓和孟连牛油果的"622"和"334"利益分配模式,通过联结农民利益、带动农民参与、助力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激发了农民主体内生动力.两种利益分配模式,是农民与农业经营主体结成的"共同协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利益调节关系,蕴含着以农民为主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以该机制保障农民获得更多产业收益,有助于突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动员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国家与农民的联结互动,巩固党在乡村地区的执政基础.

    "三农"问题乡村振兴农民利益联结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特色小镇旅游规划研究——基于寻甸县凤龙湾小镇案例

    杜凡
    95-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特色小镇的创建是协助云南省脱贫胜利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更是云南省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顺利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衔接点.文章以云南省寻甸县凤龙湾特色小镇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其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凤龙湾小镇的定位、整治、产业兴旺以及生态建构的成果.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凤龙湾小镇的科学规划对于推动寻甸县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议云南省其他特色小镇继续以"因地制宜"为后期建设的基础和准则,科学地扩大小镇区域范围并融入地方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文章从个案切入拓展了云南省特色小镇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对巩固民族地区与国家社会转型的良好衔接以及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色小镇旅游规划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寻甸县

    文旅融合视角下建水县紫陶旅游IP形象设计

    孙鹄晓小白永庆侯丁萍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讨建水县紫陶旅游IP形象设计的意义与价值.紫陶工艺中的诗意画意凸显其历史文化底蕴.随后分析了文旅融合对紫陶文化传播的驱动力,强调了文化IP形象在旅游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提出了建水县紫陶IP形象设计的方案,通过突出文化内涵和紫陶特点,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IP形象.紫陶IP形象设计在推动建水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传承创新紫陶文化、加强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文旅融合紫陶文化IP形象文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