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周志锋

双月刊

1001-5124

xbrwb@nbu.edu.cn

0574-87600508

315211

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Liberal Art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及学术综述、书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代中国人的洗浴史

    黄道炫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洗澡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源于人追求身体愉悦的本能.历史上,洗浴曾一度被仪式化.近世以来,洗浴回归人们的基本生活日常,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代中国人的洗澡,多数还是就地取材,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洗澡习惯.澡堂是近代社会兴起的集中洗浴场所,它除了完成洗浴功能,还承载着一些社会功能,显示了近代社会趋于组织化后,各个方面都被笼罩进政治大网的发展方向.

    洗澡澡堂泡澡淋浴

    经典翻译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辛红娟
    13页

    论理雅各对《礼记》否定词的翻译

    林泽欣
    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礼记》是儒家礼学的集大成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伦理思想的重要文献.作为规劝和陈情用礼准则的典籍,否定词的使用是《礼记》的特色之一.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和"原型—模型"理论视野下,理雅各翻译《礼记》门类众多的否定词时"显隐"特征显著,他能精准把握不同否定词的发音、词义、搭配,配合"直译为先""反说正译""显化翻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作忠实通达的转化;但是,他的翻译也存在对否定词否定程度把握不当、对否定词引起的情感变动无法完善转译的情况.这些由于"文化真空"造成偶有的翻译"失真"现象,并未消解他上佳的译文质量.

    《礼记》否定词翻译方法理雅各

    《道德经》在西班牙语世界的译介转型及传播特征

    张照辛红娟
    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经》在西班牙语世界的译介历经了五次转型,呈现出较为独特的汉学研究与东西文明互鉴轨迹.早期传教士囿于宗教和政治的束缚,以"索隐"方式诠释《道德经》,对中国哲学文化多有扭曲与误读.20世纪前期出现的专业汉学家开始重视《道德经》文本内在思想逻辑,明显提升了中国哲学经典的"教育价值".20世纪中后期,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两种帛书《老子》,推动了西班牙学院汉学团体的发展,《道德经》文本作为哲学经典的"学术价值"得以凸显.21世纪推出的诸多普适型、多媒体、多模态《道德经》译本为20世纪末心灵迷茫的芸芸众生寻求内心均衡的生活智慧提供重要指引,道家智慧的"社会价值"获得彰显.新时期(2009-)以来,中国译者的《道德经》西译在引导西方对中国文化认知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开展世界古典学研究的新范式.

    《道德经》西班牙语译介汉学传播特征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江南地理空间的转换与重构

    张一楠吴雨平
    3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故土情怀是文学创作与表达的一个重要母题,作家往往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独特的故乡风貌,构建特殊的地理空间.在文学作品的跨语际和跨区域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译文读者的地理空间体验对原文地理空间进行适度调适或转换,从而在译入语中再现这些地理空间.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在长篇小说《黄雀记》中创造了"香椿树街"的虚拟文学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江南地理空间.这一独特的江南地理空间主要体现在江南地方风物、环境气候感知、河流精神三个方面.英国汉学家蒲华杰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地理经验和空间感知,对原文中的江南地理空间进行了跨文化、跨地域的转换和重构.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来看,这种转换和重构是客体空间、主体空间、文本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的结果.

    翻译地理学江南地理空间苏童《黄雀记》

    旅沪甬商曹兰彬生平及其慈善事业

    李文辉
    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波商人曹兰彬通过经营顺泰木行致富,成为沪上著名的木业巨商.凭借血缘、姻缘、乡缘、业缘、趣缘等诸缘关系,曹兰彬广泛与社会各界交游.商业活动与社会交游中积累的财富、名望和人脉,成为曹兰彬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资源.旅沪甬商,佛教和鄞县地域文化的影响是曹兰彬从事慈善事业的动机.曹兰彬的慈善事业以宁波、上海两地为中心,包括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兴办教育事业、救济灾荒和修建公共设施等.以曹兰彬等为代表的宁波商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弥补了国家力量在近代慈善事业中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地方社会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曹兰彬宁波商人慈善叶澄衷顺泰木行

    富滇银行与唐继尧时期云南省政府内债的发借

    马金华毕学进
    6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滇银行是1912年云南独立后官方成立的金融机构,由"官"提设、由"官"出资、由"官"管理、由"官"经营,还拥有货币发行权,是一家官业银行.同时,富滇银行还具备存款、贷款、汇兑等商业功能,又是一家商业银行,具备"亦官亦商"的二重身份属性,这成为唐继尧主政云南省时巨额内债发借的关键金融载体.从公开发行的内债而言,富滇银行基于其商业优势,加上官方背景的加持,承担了"内债劝募者"角色,弥合了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非公开发借的内债而言,该银行又扮演了"货币提供者"角色,即通过商业化运作,将吸纳的社会性存款以内部拆借的方式借于政府,当银库提借一空之时,富滇银行又通过云南省官方赋予的货币发行权进行纸币超发,成为该省政府源源不断的"提款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云南省的财政困难,但也引发恶性通货膨胀,造成财政金融紊乱.

    富滇银行内债云南省恶性通货膨胀

    何以"现地":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再析

    潘嘉晖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成果虽颇丰,但研究模式固化、结论简单重复、逻辑方法硬套等问题尚待突破."现地"研究法,是一种既强调"当时语境"与"实际山川"因素,又注重以"人的研究"为基点的文史研究法.引入此法,在对该时期灾害史研究进行再探讨时,既需注重相关史料的"文本语境"与"历史语境",又要关注该时期的"变态环境"与"常态环境",还需强调"人的研究"这一理念,平衡"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此,不仅能为东晋南朝灾害史研究提供特定"语境"支撑,又可奠定客观"环境"基础,使其以"人与自然之交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人"为研究基点,从而使研究走向深化.

    东晋南朝灾害史"现地"研究法

    论近代陆王心学复兴的思想契机

    范根生
    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之际,"王学狂禅论""王学亡国论"等观点甚嚣尘上,学界掀起一股猛烈批判陆王心学的思潮."王学""陆王""心学"等术语多在负面或贬义的语境中使用,用来表达对陆王心学批判或否定的态度.清代中期,自李绂之后,陆王心学陷入长期的沉寂状态.直到晚清,陆王心学才在程朱理学的复兴潮流下重新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对象.近代"经世佛学"的兴起,打破了儒佛之间严格的界限,陆王心学逐渐摆脱"王学狂禅论"的思想包袱,不再因与佛学有类似的表达和观点而饱受质疑与批判.晚清,一大批知识分子东渡日本,在日本深受"日本阳明学"运动的影响,并且接受"阳明学为明治维新原动力"的观点,主张阳明学是日本立国兴国的关键因素.由此,陆王心学进一步摆脱"王学亡国论"的思想枷锁,不再被认为是空疏、无用、亡国之学.这些为日后陆王心学的强势复兴扫除了思想上的障碍.

    陆王心学经世佛学阳明学日本梁启超

    家务劳动时间对中国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垂直流动视角

    张云华吴嘉
    9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务劳动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长期存在,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从垂直流动视角量化分析家务劳动时间增加对中国女性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家务劳动时间增加,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减少,工资增长放缓,家务劳动时间对职业向上流动产生显著负效应,显示出家务劳动时间延长对女性职业发展构成了实质性障碍.家务劳动时间对不同女性的职业发展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相比于高学历女性,低学历女性的职业发展更易受到家务劳动的负面影响;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女性的职业发展更易受到家务劳动的负面冲击;相比于农村地区,城镇地区女性的职业发展更易受到家务劳动的制约;虽然现代化电器对家务劳动的直接替代性较弱,但其使用可提高男性对家务劳动的间接参与度,从而减轻女性家务负担.

    家务劳动女性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