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163.com

0351-4606085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商务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综合刊/Journal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专业媒体,得到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以宣传党中央和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展示农产品加工业成果,交流农产品加工经验,提高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辐照杀菌全蛋液贮藏期间抗氧化物活性及过敏源特性变化分析

    戴妍韩兆鹏范蓓卢嘉...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对照组、巴氏杀菌组和辐照杀菌处理组(2,4,6 kGr)对4℃贮藏期间(0,10,20 d)全蛋液抗氧化物活性及卵白蛋白过敏源特性变化影响,抗氧化物活性指标包括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抑制率和还原力等指标.结果显示,辐照杀菌处理组(2,4,6 kGr)全蛋液在第10天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组(p<0.05);第0天和第20天辐照杀菌2 kGr处理组巯基含量与对照组和巴氏杀菌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辐照杀菌处理并没破坏全蛋液中重要过敏源——卵白蛋白.

    辐照杀菌DPPH自由基抑制率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过敏源全蛋液

    几种蔬菜腌渍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研究

    王凡
    6-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研究几种蔬菜在不同腌渍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为目的,选用白萝卜、茴子白、黄瓜为原料,将其分别进行泡制、酱制、腌制,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其成熟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绘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用同种方法腌渍的过程中,白萝卜首先达到亚硝峰,其次分别为茴子白和黄瓜,亚硝峰值的大小依次为白萝卜>茴子白>黄瓜;同种蔬菜用不同方法腌渍的过程中,泡菜首先达到亚硝峰,其次分别为酱菜和咸菜,亚硝峰值的大小依次为泡菜>酱菜>咸菜.

    蔬菜腌渍盐酸萘乙二胺法亚硝酸盐含量

    灰树花菌丝体发酵培养及提取纯化的研究

    杨庆伟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灰树花菌种经过14 d种子培养,发酵培养90h时达到生物量和多糖含量最大值,分别为8.0,1.4 g/L,并对灰树花菌丝体进行提取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组分GF,经过Sepadex G200柱层析证明GF为均一组分.

    灰树花多糖菌丝体

    山药皮提取物中功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张森旺徐建国顾震徐刚...
    12-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重结晶和柱分离法对山药皮提取物中功效成分尿囊素和皂苷进行同步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AB-8型大孔树脂为皂苷的吸附树脂,吸附流速2mL/min;吸附完成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其洗脱率可达90%;收集洗脱液并对其进行真空浓缩后,再进行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的皂苷产品,经法定机构检测,其纯度为71.5%,得率为0.17%;将含尿囊素的浓缩液进行结晶,温度为0~4℃,时间为24 h.所得晶体再以水作为溶剂,在料液比为1∶3的情况下重结晶2次,干燥后得到纯度为85.8%的尿囊素产品,得率为0.25%.

    山药皮提取物功效成分分离纯化

    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番薯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

    王军程晶晶韩胜男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番薯粗粉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振动超微粉碎处理,研究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对番薯全粉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薯粗粉经过超微粉碎处理5min后,平均粒径减小到28.58±2.84 μm,比表面积和离散度分别为0.57±0.08 m2/g,2.96±0.37,达到超微粉级别.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番薯微粉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减小,微粉颗粒大小更均匀,颜色更为白亮、更均匀.与粗粉相比,番薯微粉的休止角和滑角均增大,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均小于粗粉.当超微粉碎处理时间为15 min时,所得番薯微粉持水力、持油力、吸湿性、溶胀度和溶解性分别为1.15 ±0.01 g/g,0.71±0.03 g/g,3.20±0.15%,2.88±0.30 mL/g,45.17±0.70%,加工特性最佳.超微粉碎处理可以显著改善番薯全粉的颗粒均匀性、颜色均匀性、吸湿性、溶胀度、溶解性等物化特性.

    振动式超微粉碎番薯全粉物化特性

    贝达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谢俊云姚笛郭瑜佐兆杭...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一株葡萄酒发酵后期的主导菌,试验对贝达葡萄酒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经菌落形态鉴定,并进行酵母分离株26S rRNA的PCR扩增,进一步通过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贝达葡萄酒的酵母菌菌落总数为3.4×107 CFU/mL,分离的酵母菌菌株Y3,Y5,Y13均为酿酒酵母.因此,贝达葡萄酒发酵后期的优势菌即为酿酒酵母.

    贝达葡萄酒酵母菌鉴定

    黑豆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尹潞海余佶余兆硕吕雯姣...
    22-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豆为原料,探讨水酶法及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豆油工艺条件,对酶解条件和超声波预处理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1∶8(g∶mL),碱性蛋白酶用量2.0%,酶解pH值8.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黑豆油提取率为89.2%.超声波辅助处理可有效提高黑豆油提取率,在超声功率420 W下处理20 min可将黑豆油提取率提高至94.5%,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高出5.3%.对黑豆油进行GC-MS分析,其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19.33%,亚油酸46.17%,油酸18.73%和硬脂酸7.18%等10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68.34%.

    黑豆油超声波辅助提取水酶法脂肪酸组成

    内蒙古牛肉干加工工艺技术革新研究

    高秀兰包志华赵涛郭奇慧...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内蒙古传统牛肉干的研究,发现其加工工艺和生产品质均存在生产效率低、耗能大、出品率低、色泽风味差、保质期短等问题.对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改变传统加工工艺中的预煮、复煮、恒温干燥,采用冷冻、分阶段干燥脱水、微波干燥、2次调味、真空包装等技术来加工牛肉干,经实践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牛肉干革新研究新工艺

    利用美拉德反应改善大麦糖化液风味的工艺研究

    马永强赵姗马月姜昌颜...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大麦糖化液的美拉德反应条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美拉德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探讨了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风味物质产生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1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h.通过感官评价可以确认,美拉德反应可以改善大麦糖化液风味;还探讨了添加氨基酸对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产生的影响,当亮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的添加量达到0.2 g/100 mL时,可以明显改善大麦液的风味.

    大麦糖化液美拉德反应感官检验风味

    酸橙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分布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蒋展沫孙杰易阳闵婷...
    3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酸橙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在含量及抗氧化贡献上的差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的四因素回归模型,优化酸橙果肉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提取测定酸橙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采用HPLC-MS法分析其酚类物质组成,并评价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酸橙果肉多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g∶mL),乙醇体积分数46%,pH值2.5,浸提温度39℃,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达0.45%.酸橙中酚类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其中游离酚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橙肉>橙皮>橙籽,而游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橙皮>橙籽>橙肉;酸橙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橙肉>橙皮>橙籽.

    酸橙酚类物质提取分布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