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xk@163.com

0351-4606085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Journal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查看更多>> 《农产品加工学刊》是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重点支持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媒体,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和科技部万方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农产品加工•学刊》以从事农产品加工科研和教学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要读者群和作者群,为从事农产品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让平台。《农产品加工•学刊》创刊以来为全国50多所大、专院校的5 000多位师生和科研人员发表了论文5000余篇,目前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贮藏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的会刊,在农产品加工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08年6月《农产品加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响应面法优化预制菜肴菌菇卤肉加工工艺

    王兆强林奥刘少刚王海梅...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预制菜肴菌菇卤肉的加工工艺出发,利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使其口感更佳.单因素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得出在原料规格为10 mm,勾芡添加量为2%、焯水时间为2 min、烧煮时间10 min时制作出来的菌菇卤肉感官评分较高.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其最佳加工工艺为原料规格10 mm,勾芡添加量2%,焯水时间2 min,烧煮时间10.5 min.采用此工艺烧煮出来的菌菇卤肉色泽红亮、汤汁浓稠均匀、猪肉口感软烂、味道醇正.

    预制菜肴菌菇卤肉感官评分响应面优化

    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研究

    吴坤孙亚南陈珊珊石菲...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用水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MRM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及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限均为0.03mg/kg,草甘膦加标回收率为106.0%~111.3%,氨甲基膦酸加标回收率为96.0%~106.3%.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更加合理,有利于操作,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草甘膦氨甲基膦酸茶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山药降血糖活性成分筛选及其活性验证

    徐元苟美玲连尧王丹...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虚拟筛选和分子对接方法筛选出山药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并进行药效学试验验证,揭示山药药效物质基础.把山药中所含已知的12种化学成分构建为分子库,与根据其功效确定的各作用靶点模型进行虚拟对接,再考查筛选出的多靶点活性成分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环氧合酶(PTGS2)、丝氨酸蛋白酶(PRSS1)有理论活性的成分远多于其他靶点;②部分成分对多个靶点均显示较强的理论活性;③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虚拟筛选所确定的活性成分中薯蓣皂苷元(Diosgenin)、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Brassinosteroids)、熊果苷对硝酸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有明显影响.为阐释食药同源物质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快捷途径.

    山药糖尿病活性靶点虚拟筛选药效学试验

    荣昌猪不同部位肉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刘东茹李星张晓春钟正泽...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荣昌猪不同部位肉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为猪肉汤产品的工业化加工筛选适宜的制汤部位提供理论参考.测定4个部位荣昌猪肉(背最长肌TB、颈背肌肉TM、前腿肌肉TQ、后腿肌肉TH)的基本营养指标,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4个部位荣昌猪肉加工制成的猪肉汤产品进行风味分析,并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探究 4 组猪肉汤关键风味物质的差异.4个部位猪肉的基本营养成分表明,背最长肌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颈背肌肉的脂肪含量最高.4组猪肉汤感官评价发现TM组猪肉质地细嫩,肉汤味香醇、鲜味较足、风味最优.电子鼻分析发现4组猪肉汤的整体挥发性风味存在明显差异,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部位的肉汤.利用SPME-GC-MS从TB、TM、TQ、TH样品中分别鉴定出38,54,63,6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醛、醇及酮类物质.除烃类物质外,TB组中醛类物质最多,其次为酮类和醇类;TM、TQ、TH组中醇类物质最多,其次为酮类和醛类.通过ROAV确定各组的关键风味物质分别为10(TB)、7(TM)、9(TQ)、10(TH)种,其中共有物质为6种,分别为辛醛、壬醛、2-十一烯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桉叶油醇.PCA和载荷图结果表明,4组猪肉汤样品之间分离良好,且1-辛烯-3-醇、2,4癸二烯醛、2-十一烯醛、已醛可以作为区分4组猪肉汤的重要风味物质.荣昌猪不同部位肉的基本营养指标不同,炖煮后肉汤的挥发性风味也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颈背肌肉炖煮后肉汤的整体风味最佳.

    猪肉汤感官评价电子鼻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风味物质

    TurboFlow在线净化/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五氯酚残留量

    蓝草欧阳少伦
    65-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基于TurboFlow在线净化/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Turbo Flow Online Purifica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TF-QE-Orbitrap-HRMS)快速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的分析方法.采用2%乙酸乙腈提取目标物,提取液经在线净化柱 CycloneTMP(0.5 mm × 50 mm,50 μm)净化、富集,通过 CORTECSR T3 分析柱(100 mm × 4.6 mm,2.7 μm)色谱分离,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全扫描/平行反应检测(Full Scan/P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五氯酚在0.005~0.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 8,定量限为0.2 μg/kg,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5.6%~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1.9%~4.9%.该方法前处理高效简单、结果准确、无基质效应,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五氯酚的大规模检测,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在线净化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五氯酚动物源性食品

    茶叶中铁含量分析技术的比对研究

    岑水斌郑智源吴文罗富康...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明前绿茶、大红袍茶和普洱茶3种常见市售茶叶中铁含量.研究发现,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在0~2.000 0 μg/mL和0~5.000 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铁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7.3%~103.8%和97.6%~102.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

    茶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型原子吸收光谱法

    冬虫夏草料渣发酵产乙偶姻的研究进展

    吴爽爽段晓姣安璐闫建英...
    75-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偶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和多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制药、化工、酿酒等领域.传统生产乙偶姻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方法.随着乙偶姻应用范围的拓展及产量的不足,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微生物转化产乙偶姻具有效率高、污染小等符合绿色发展的优点,并符合天然香精的食用安全要求.冬虫夏草是国内传统名贵药材,在食品、药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实际工艺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冬虫夏草料渣无法利用,冬虫夏草料渣中葡萄糖的含量为7.11%~7.51%,需要进一步降解与利用,发挥更大的价值.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含有乙偶姻的冬虫夏草料渣发酵液,有利于拓展冬虫夏草料渣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提高冬虫夏草料渣的价值,赋予冬虫夏草料渣相关产品具有独特的奶甜香气风味特征.

    乙偶姻微生物发酵冬虫夏草料渣应用前景

    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降焦技术浅析

    刘丹阳邱敏王梅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烟草制品健康风险认识的加深,降低卷烟焦油含量已成为烟草行业的重要课题.针对烤烟型卷烟的叶组配方降焦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通过培育低焦油品种、提高烟叶钾含量、添加烟草薄片及膨胀烟(梗)丝、叶组配方结构改革,以及通过加工工艺提高填充力等方法对降低卷烟焦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卷烟的焦油含量,同时保持卷烟的香气和吸食品质.此外,还提出在不增加优质烟叶使用比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叶组配方和优化加工工艺来实现降焦的目标,为烟草行业提供一种平衡降焦效果与产品品质的新途径.该成果对于指导烟草企业在叶组配方端采取有效的降焦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降焦烟草薄片膨胀烟丝叶组配方加工工艺

    浅析影响烟叶纯度的因素及对策

    毛娟樊良鑫许跃奇常栋...
    84-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叶作为卷烟产品的原料,等级纯度直接影响卷烟制品的质量.从平顶山市烟叶等级纯度的现状和影响烟叶等级纯度的因素着手,把提高烟叶纯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指出从生产到收购的主要环节中的重点问题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科学的烟叶生产技术路线、实施精益管理等改进措施,破解制约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提出了改进方法和措施.

    烟叶等级纯度科学生产精益管理

    丹青泡椒的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概述

    吴光辉贾德翠雷艳刘昱卉...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青泡椒原产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丹青镇,通过天然发酵和苗家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在保留了辣椒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形成了清、香、脆、辣的独特口感,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辣椒制品.通过介绍丹青泡椒的由来及特点、加工原理及加工技术要点,分析丹青泡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丹青泡椒发酵加工工艺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