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产品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张成龙

月刊

1671-9646

ncpjgxk@163.com

0351-4606085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东街124号闻汇大厦B座2102室

农产品加工/Journal 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查看更多>> 《农产品加工学刊》是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重点支持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媒体,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和科技部万方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农产品加工•学刊》以从事农产品加工科研和教学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要读者群和作者群,为从事农产品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让平台。《农产品加工•学刊》创刊以来为全国50多所大、专院校的5 000多位师生和科研人员发表了论文5000余篇,目前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贮藏分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的会刊,在农产品加工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08年6月《农产品加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烟缩水糖料的分组制备工艺研究

    李国智左雯张霞朱雪峰...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卷烟糖料制备工艺缺少行业规范的现状,设置溶解分组类别、预处理方法、工艺条件等参数,构建卷烟缩水糖料的分组制备工艺.以A牌号卷烟糖料为研究对象,对糖料中各单体的溶解、分散特性展开研究,按照配方用量,设计溶剂组别、加料顺序、溶剂量分配、溶剂温度、溶解时间等参数,形成6种不同的A牌号卷烟缩水糖料分组制备工艺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试验和比对分析.采用分组制备工艺,糖料样品中的不溶物质含量比采用传统制备工艺时平均降低64.14%;且优选方案制备出的料液样品中不溶解物含量降低66.67%,成品糖料经放置48 h,流动性良好,料液均匀、稳定,达到预期效果,满足生产应用.与传统的糖料制备工艺相比,分组制备工艺具有显著优势.且可将分组制备工艺研究思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糖料制备工艺中.

    卷烟缩水糖料糖料单体溶解特性分组制备工艺

    竹笋中水胺硫磷农药残留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曾永明栾洁莫玉茗覃勇杰...
    60-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竹笋中水胺硫磷残留量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运用气相色谱法对竹笋中水胺硫磷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立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分量及来源,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是水胺硫磷标准工作曲线、重复测量和标准溶液配置.当竹笋中水胺硫磷残留量为0.90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9 mg/kg(k=2).该模型适用于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磷残留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不确定度气相色谱竹笋水胺硫磷

    短小芽孢杆菌中果胶裂解酶BpPL1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郭书涵杨越胡彦波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胶裂解酶是一类通过β-消除机制降解果胶的裂解酶,对果胶降解及修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短小芽孢杆菌中异源表达了一种新的果胶裂解酶BpPL1,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BpPL1的蛋白质量浓度和比活力分别为0.24 mg/mL和164.61 U/mg,最适pH值和温度为9.5和50 ℃;此外,浓度为5 mmol/L的Ca2+溶液能够有效地提高BpPL1的酶活力至原来的147.2%.利用橘皮果胶为底物,BpPL1可将其部分降解为寡糖,此研究结果有利于实现果胶的降解和寡糖的制备.

    果胶裂解酶重组表达分离纯化酶学性质

    2018-10 2015-9 H012三个茶树新品系的适制性鉴定及其香气分析

    郭春雨黎敏邓倩胡启明...
    71-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鼎大白茶(CK)、黔湄809(CK)、2018-10、2015-9、H012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分别将其制成红茶和绿茶,通过感官审评、儿茶素含量与香气成分对比分析,探讨3个茶树新品系的适制性和香气特征.结果表明,绿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表现为H012(93.80分)>2018-10(92.15分)>福鼎大白(92.05分)>2015-9(90.70分),红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表现为2018-10(93.00分)>2015-9(92.95分)>黔湄809(92.00分).H012适制绿茶,其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46.55%)、酯类(14.69%)、醛类(10.79%)、酮类(9.27%)、碳氢类(8.89%);2018-10适制绿茶和红茶,其绿茶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26.31%)、碳氢类(21.62%)、醛类(16.40%)、酯类(12.05%)、含氮类(10.81%)、酮类(6.50%)、其他类(1.71%)、酚类(1.51%);2015-9适制红茶,其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46.78%)、醛类(26.82%)、酯类(8.34%)、碳氢类(8.25%)、酮类(4.87%)、其他类(3.80%).

    茶树新品系适制性鉴定儿茶素GC-MS香气

    绿色低共熔溶剂提取柚皮中多酚类物质的鉴定

    姜浩郑晓青程子贤文芷懿...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化生产中,一般采用传统有机溶剂对柚皮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以梅州柚柚皮和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低共熔溶液为试验材料和提取溶剂,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所提多酚进行鉴定分析.共检测出柚皮多酚提取物的819种物质,包括43种类黄酮、108种黄酮、78种酚类物质等,进而定量11种多酚化合物,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没食子酸、橙皮苷、槲皮素、异槲皮苷、儿茶素、表儿茶素、甜橙黄酮、异甜橙黄酮、异鼠李素、山奈酚、甲基橙皮苷的含量.其中,甲基橙皮苷和异鼠李糖的含量最高,异甜橙黄酮、甜橙黄酮次之,川陈皮素、儿茶素、表儿茶素、山奈酚、异槲皮苷含量较低.

    柚子多酚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成分鉴定液质联用

    芝麻素松脂素及黑芝麻产品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生成影响

    夏晓洋桂常青王云海安妤婷...
    86-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芝麻富含芝麻素、松脂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滋养脾肺、补肝益肾、养发黑发的功能.毛发颜色与毛囊内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激活促进黑色素的生成水平密切相关.以人体黑素细胞结构较相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为对象,研究黑芝麻中芝麻素、松脂素及黑芝麻产品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素和松脂素可提高B16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生成.核桃芝麻黑豆粉和黑芝麻丸产品醇和水提取物也具有促进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因此,芝麻素和松脂素及黑芝麻产品能有效促进黑色素生成,可能具有乌发潜力.

    黑芝麻松脂素芝麻素酪氨酸酶黑色素

    铁皮石斛多糖提取鉴定及其修护功效研究

    陈冬球杜冰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新鲜铁皮石斛茎条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铁皮石斛多糖粉末样品,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试其多糖分子量,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并研究的铁皮石斛多糖用细胞划痕愈合试验验证其修护功效.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从铁皮石斛鲜茎条中提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率约为23.45%,其分子量(Mw)约为410 000 Da,占比为大于94%,其余分子量约为3 500 Da,其中甘露糖含量约为66%,葡萄糖含量约为12.87%,且可明显促进细胞划痕愈合率,预示其具有优异的修护功效.

    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修护

    甘薯膳食纤维的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梁叶星李雪杨世雄高飞虎...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甘薯加工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甘薯渣,大多被丢弃或少量用作饲料加工,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且生产环保压力较大.甘薯膳食纤维是甘薯渣中重要的组分,对其进行加工应用,可提升甘薯经济价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综述国内外关于甘薯膳食纤维在饲料加工、食品加工及医药保健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展望,为推动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甘薯膳食纤维甘薯渣加工研究进展

    膳食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控制研究进展

    莫星忧欧仕益毋福海吴帅...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攀升并年轻化,已经跃升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发展与遗传、肥胖症、环境、性别及膳食等多种因素相关,机体尿酸合成增加或排泄降低都可导致高尿酸.通过总结近年相关文献,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膳食因素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通过膳食控制尿酸水平进行综述,为预防、控制人体尿酸水平和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膳食高尿酸控制高嘌呤高脂肪高果糖

    基于GC-MS分析淡水产品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普明斌胡广地孙翰昌张奇斌...
    105-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风味物质分析方法,系统综述淡水产品风味物质种类包括羰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醇类、脂肪酸和烃类等,将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顶空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法等几种淡水产品风味物质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归纳电子鼻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淡水产品中关键风味成分的应用,为淡水产品的风味物质分析提供参考.

    淡水产品风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