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南华大学

文格波

双月刊

2095-1116

znyxkxzz@vip.163.com

0734-816078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Journal Med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开设了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研究快报、个案报道、研究(成果)综述、学术动态(国外期刊摘译)等栏目。欢迎全国各界医学人士来稿,本刊实行最佳论文评选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根据论文下载次数或点击率,结合专家评审,每半年评出一篇优秀论文,给予一定金额奖励,并公布在该杂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6年—2023年岳阳楼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效果分析

    石锋刘丹
    66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岳阳市岳阳楼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6年—2023年岳阳市岳阳楼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的相关资料,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接种腮腺炎疫苗干预措施及效果。结果2016年—2023年岳阳楼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50。98/10万(4。45/10万~95。25/10万),其中5、6、7月份为流行高峰,2019年最高,之后快速下降,逐年降低,2023年发病率最低。发病人群以群居(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病年龄以0~9岁儿童为主,年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2019年对学生进行应急干预后腮腺炎疫情缓解,呈现低流行态势。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学龄儿童,接种腮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管理和干预,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主要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干预学校托幼机构

    不同b值ADC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的预测效果

    崔强王凡程华才丰斌...
    669-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穿刺并接受根治术治疗的62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术后Gleason评分分为中高危组(≥7分,n=39)和低危组(<7分,n=23)。采用ROC分析不同b值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 中高危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小于低危组患者(P<0。05)。前列腺癌患者DWI图均表现为高信号,但中高危组不同b值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均小于低危组(P<0。05)。ADCb50、ADCb400和ADCb800 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的AUC分别为0。690、0。703、0。775,3者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是否≥7分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b值为800 s/mm2时特异度和灵敏度最高,分别为87。2%和60。9%。结论 MRI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Gleason评分是否≥7分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b值为800 s/mm2时特异度和灵敏度最高。

    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表观扩散系数扩散加权成像

    致病性螺旋体黏附素的研究进展

    霍新卓符月何宇星李岱翰...
    673-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病性螺旋体的独特侵入、定植、播散和在宿主体内持续生存能力与其表面黏附素密切相关。螺旋体黏附素主要功能是介导其对宿主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表面受体、宿主血清和细胞外液成分的黏附。螺旋体黏附素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诱导保护性免疫、激活炎症反应,以及通过抗原变异和补体抵抗,导致螺旋体免疫逃逸和形成持久性感染。本文综述了梅毒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的主要黏附素在致病和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了解螺旋体的致病机制和设计新型螺旋体疫苗提供依据。

    致病性螺旋体黏附素致病性免疫保护性免疫逃逸

    数字化技术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黄楚斐廖俊琳韦壹谢聪...
    67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为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带来了更高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满意度。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信息、数据、图像等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通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对信息的准确捕捉和呈现,提高信息处理的精确性,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个性化的定制,进行信息的交互式展示和可视化。整形美容外科旨在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改善个体的外貌,以满足个体的美学需求或修复外形缺陷,具有个性化治疗、应用范围广泛、美学与医学结合、技术不断创新等特点。本综述主要从数字化医学人体测量、计算机辅助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3D生物打印技术、有限元分析法展开阐述。

    整形美容3D生物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技术有限元分析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腹腔脏器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蔡劲舟杨雨蹇冯耀光雷正文...
    681-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主要通过手术治疗。目前,术中采用的深(中)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虽然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但术后腹腔脏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康复和总体疗效。因此,术中腹腔脏器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将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腹腔脏器保护措施做一综述,旨在优化术中腹腔脏器保护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腹腔脏器保护灌注措施

    HBP、SAA、nCD64在颅内感染早期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亚宁胡涛王一鸣任子阳...
    685-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的严重并发症,其致残、致死率均较高。临床常规检测颅内感染指标的特异性、敏感性不足,脑脊液细菌培养耗时且阳性率低。近年来,肝素结合蛋白(HB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中性粒细胞CD64(nCD64)作为新型感染标志物,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且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在感染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从HBP、SAA、nCD64在颅内感染早期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肝素结合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中性粒细胞CD64颅内感染早期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