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唐萌

双月刊

1671-6264

bjb@pub.seu.edu.cn

025-83272483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前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60年创刊,1964年停刊,1983年复刊。复刊前学报作为第1卷,复刊后从第2卷起连续出刊,为半年刊。1987年起为季刊,1989年获准公开发行。随着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学报于2001年9月更改为现刊名,2003年改为双月刊。本刊现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公共卫生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以及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O缓释纳米粒子PEG-b-PAASNO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周晓姜大伟杜强张春...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供体聚合物胶束 PEG-b-PAASNO(PSNO)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影响.方法:构建PSNO并检测体外释放NO水平.分离并培养大鼠PASMC,CCK8 确定PSNO安全浓度范围和有效作用浓度.设立空白对照组、PSNO(250 ng·mL-1)组(PSNO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15 ng·mL-1)组(BB组)和PDGF-BB +PSNO(15 ng·mL-1 PDGF-BB +250 ng·mL-1 PSNO)组(BB +PSNO 组),用 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划痕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评估 PSNO 对PASM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评估PASMC增殖、收缩、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钙调蛋白(calpo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成功构建稳定释放NO的纳米聚合物胶束PSNO,连续释放NO超过48 h,效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SNO质量浓度为250 ng·mL-1时有效抑制PDGF-BB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与BB组相比,BB +PSNO组PCNA、calponin、α-SMA、cyclin D1 和CDK2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一种可以稳定释放NO的纳米聚合物胶束PSNO,其有效释放NO超48 h,功能上阻滞PASMC增殖、迁移,并降低PASMC收缩、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肺动脉高压纳米一氧化氮聚合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大鼠

    江苏省部分地区成年人脂肪质量分布特征分析

    徐海许登峰杨贤尹诗语...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江苏省部分地区不同性别成年人脂肪质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质量指数(body fat index,BMI)和脂肪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2 月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以及无锡市的体检人群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和体成分检测,并分析其脂肪质量随年龄变化情况.结果:共收集2 115 名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排除信息不全者46 名,共纳入2 069 名进行研究分析.30 岁以上成年人去脂体质量(fat free mass,FFM)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30 岁以上成年人的体脂肪量(body fat mass,BFM)、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of body fat,PBF)、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和体脂指数(fat mass index,FMI)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呈现上升趋势,BFM、PBF和去脂体质量百分比(percentage of fat free mass,PFFM)在40 岁出现显著上升,FFM和去脂体质量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在60 岁开始出现显著下降.男性FMI在40 岁出现显著上升,女性FMI从60 岁出现显著上升.全年龄段成年人FFM随着BMI和腰围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BFM、PBF和WHR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年龄段成年男性FFM显著高于女性,女性BFM、FMI、PBF和内脏脂肪面积显著高于男性.全年龄段成年人FFM随着BMI和WHR升高呈上升趋势.

    脂肪体质量指数去脂体质量江苏

    扬州市艾滋病自我感知风险人群暴露前预防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杨文彬李锦成杨惠民许纯...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扬州市艾滋病自我感知风险人群HIV暴露前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 年1 月至6 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扬州市6 个县区招募社区居民,通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经济收入状况、吸烟饮酒史、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和PrEP知晓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自我感知风险人群PrEP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461 份问卷纳入最终分析,扬州市艾滋病自我感知风险人群PrEP知晓率为5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了解艾滋病知识(OR =3.30,P<0.001)、有艾滋病检测经历(OR =2.13,P =0.014)和定期健康体检(OR = 2.13,P =0.001)人群更有可能知晓PrEP,但是30~44 岁年龄组人群(OR =0.55,P =0.018)和非常担心感染艾滋病的人群(OR =0.37,P<0.001)PrEP知晓水平反而更低.结论:扬州市艾滋病自我感知风险人群PrEP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30~44 岁、艾滋病知识缺乏、非常担心HIV感染和自我健康行为水平较低人群的宣传教育.

    艾滋病风险人群知晓暴露前预防扬州

    对比MRI与超声对唇腭裂的产前诊断价值:Meta分析

    王文轩母其文张利平李维...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US)对唇腭裂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查找比较MRI及US对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计算汇总诊断比值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验前验后概率及95%CI.结果:纳入文献6 篇,共 235 例.MRI和US合并灵敏度分别为 0.98(95%CI:0.94~0.99)和0.70(95%CI:0.35~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US合并特异度分别为 0.84(95%CI:0.76~0.90)和0.59(95%CI:0.2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AUC显著高于US的AUC(0.98 vs.0.84,P<0.05).结论:对于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诊断,MRI较US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产前US诊断的首要补充方法.

    胎儿唇腭裂产前诊断磁共振成像超声Meta分析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miR-106a、miR-20a表达与胸部X线表现及炎症的相关性

    赵肖依耿思思张雅尚吕晓倩...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微小RNA(miR)-106a、miR-20a 表达与胸部 X 线(CXR)表现及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393 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分叶核白细胞等,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表达.所有患儿均在入组后接受CXR检查.结果:MPP患儿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61,2.11)、1.06(0.73,1.67).根据中位值分组,与miR-106a和miR-20a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患儿CRP水平和肺实变患儿比例明显更高(P<0.05);miR-20a高表达组患儿胸腔积液患儿比例也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MPP患儿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与CRP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2、0.230,均P<0.001).肺实变组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实变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预测MPP肺实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11(95%CI:0.767~0.855)、0.807(95%CI:0.762~0.852),灵敏度分别为75.3%和77.4%,特异度分别为76.5%和76.4%,对应的截断值为1.20 和1.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高表达是MPP肺实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PP患儿外周血miR-106a和miR-20a过表达与CXR严重表现和炎症加重有关,两者可作为指示MPP严重程度和炎症进展的标志物.

    miR-106amiR-20a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炎症

    甲基莲心碱通过调节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减轻慢性皮肤溃疡大鼠的炎症反应

    齐淑静付改霞齐瑞霞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信号通路对慢性皮肤溃疡(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CSU组、Nef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Nef +Com-pound C组,每组18 只大鼠.除NC组外的其他各组大鼠通过剪开创口注射氢化可的松以及喷洒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CSU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Nef组和Compound C组分别将20%Nef、10 μmol·L-1 Compound C与50 mL的20%高渗盐水凝胶混合敷在伤口处,Nef +Compound C组将20%Nef和10 μmol·L-1 Compound C一起添加到20%高渗盐水凝胶中敷在伤口处,持续治疗2 周,NC组、CSU组用等量盐水凝胶处理伤口.观察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TNF-α水平;水解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HE染色检测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CL4、CCL2、CXCL12以及AMPK/mTOR/NLRP3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SU组大鼠可看到新生肉芽组织,并且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现象,CSU组较NC组IL-1β、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SU组相比,Nef组创面愈合率、HyP含量、p-AMPK/AMPK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IL-1β、IL-8、TNF-α含量、CCL2、CXCL12、CCL4、mTOR、NLRP3 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Compound C组趋势相反(P<0.05);Compound C消除了Nef对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减轻作用.结论:Nef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NLRP3 信号通路减轻CSU大鼠炎症反应.

    甲基莲心碱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慢性皮肤溃疡炎症反应大鼠

    过表达BMAL1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唐雯王志高郭仁楠肖东...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生物钟基因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BMAL1)过表达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影响.方法:将 40 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NC)组、BMAL1 组,每组10 只.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LC3)、BH3 域自噬蛋白(Beclin1)、PTEN 诱导激酶(Pink1)、E3 泛素-连接酶活性帕金森病蛋白 2(Parkin)、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 1(VDAC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NC 组比较,BMAL1 组小鼠LVFS、LVEF升高(P<0.05),LVIDd、LVIDs减小(P<0.05),血清中CK-MB、cTnI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变得到改善,TUNEL阳性细胞率减少(P<0.05),线粒体损伤减轻,心肌组织中LC3Ⅱ/LC3Ⅰ值升高(P<0.05),Beclin1、Pink1、Parkin、VDAC1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BMAL1 过表达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小鼠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脓毒症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大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样蛋白1线粒体自噬小鼠

    饮酒和体力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叶青秦真真陈一佳洪忻...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饮酒和体力活动与南京市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5 个区5 663 名18 岁以上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和体力活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联合作用.结果:5 663 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为39.8%(95%CI:38.5%~41.1%),调整年龄、性别、规律服药、职业、受教育水平、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和吸烟后,过量饮酒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是不饮酒/适量者的 0.73 倍(95%CI:0.64~0.83,P<0.001).与不饮酒/适量且体力活动充足者相比,过量饮酒且体力活动充足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为其0.76 倍(95%CI:0.66~0.87,P<0.001),过量饮酒且体力活动不足者为其 0.58 倍(95%CI:0.41~0.84,P =0.003).结论:饮酒和体力活动对血糖控制存在联合作用,过量饮酒者如体力活动不足会进一步降低其血糖控制率.

    饮酒体力活动血糖控制社区糖尿病患者

    童年创伤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的影响:抑郁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路月英孔兰兰王思琪刘淙淙...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抑郁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首次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214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童年创伤问卷、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童年创伤、抑郁、社会支持和自我伤害的关系.结果:(1)女性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伤害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童年创伤总分与抑郁、自我伤害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6、0.396,均P<0.05);抑郁与自我伤害评分呈正相关(r =0.477,P<0.05);社会支持评分与童年创伤、抑郁、自我伤害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0、-0.376、-0.523,均P<0.05).(3)童年创伤总分、社会支持和抑郁评分对自我伤害有预测作用(F =46.972,P<0.001),可解释方差变异的39.3%.(4)抑郁和社会支持在童年创伤与自我伤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 20.1%和 40.2%.结论:抑郁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具有双重中介作用.

    青少年抑郁症童年创伤自我伤害社会支持

    高糖环境下XIST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红振伏君戴琦岳肖...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 X-非活性特异转录本(XIST)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和高糖组,分析高糖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XIST表达的影响;设对照组、高糖组、高糖+XIST组、高糖+阴性对照组,分析过表达XIST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设对照组、高糖组、高糖+ XIST组、高糖+ XIST + pcD-NA3.1-Wnt1 组、高糖+XIST +pcDNA3.1-CON组,分析XIST通过Wnt1/β-catenin通路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1)高糖组XIST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0.05).(2)与对照组比,高糖组细胞增殖活力低,而凋亡率、Wnt1 和β-catenin水平高(P<0.05);与高糖+阴性对照组比,高糖+XIST组增殖活力高,而凋亡率、Wnt1 和β-catenin水平低(P<0.05).(3)与对照组比,高糖组细胞增殖活力低,而凋亡率高(P<0.05);与高糖组比,高糖+XIST组增殖活力高,而凋亡率低(P<0.05);与高糖+XIST + pcDNA3.1-CON组比,高糖+XIST +pcDNA3.1-Wnt1 组增殖活力低,而凋亡率高(P<0.05).结论:XIST通过负调控Wnt1/β-catenin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非活性特异转录本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