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华洪兴

双月刊

2096-5648

ntnatural@163.com

025-8475517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体育类院校学报中唯一的自然科学期刊,它以与体育学科相关的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也刊登一些训练学习方面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体育教育改革的进展,是相关的体育工作者,人体科学研究人员和教练员必备的学术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ChatGPT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模式解析

    宋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政策视角为切入点,探究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的政策环境、行业要求与现实进展.继而,结合ChatGPT的技术背景与实施进展,回顾了其在促进要素聚集、革新产出方式、增进交易信任、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优势.进而,探讨了ChatGPT在上述两大领域的应用模式与技术路径,提出了ChatGPT作用于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之道,为新时代ChatGPT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促进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智慧体育ChatGPT体育产业全民健身服务应用模式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价值、困境与路径

    王一琳李理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阶段下,发展更具融合性的新质生产力,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与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新质生产力为切入视角,探寻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在塑造全民健身文化、营造"想健身"的体育氛围,助力智慧场馆建设,提供"哪健身"的纾解之策,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满足"会健身"的群众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有助于弥补全民健身短板,加速全民健身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交织融合,推动全民健身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仍面临数字技术与应用间的精准衔接性弱、基础硬件设施不健全、治理主体协同能力欠缺与数字赋能发展环境滞后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加速技术走进体育生活、推动基础设施无障碍与均衡化发展、以标准化建设强化部门间协同共治能力、营造健康数字发展环境等优化路径.

    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全民健身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助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逻辑进路与实践方略

    牟家俊吉灿忠吴宣廷王武杰...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回应.新质生产力向民族传统体育涌入和渗透的过程,为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围绕新质生产力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助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高等人才智库助力民族传统体育优质化,高端技术设备助推民族传统体育智能化,高级生产材料助推民族传统体育高效化.新质生产力助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必须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制度环境补给缺位、科技转化效能低迷、空间载体建设滞后、高端人才储备亏匮等现实困囿.为此,必须以新质生产力为契机,紧贴业态发展新趋势,补齐民族传统体育政策牵引力、依托科学研发新平台,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科技创造力、立足智能运载新环境,强化民族传统体育载体复合力、调整体制机制新战略,筑牢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凝聚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民族传统体育向"新质"发展质量跃升.

    新质生产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

    论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魏贤军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新质生产力的视角探讨体育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问题与选择路径.针对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体育产业结构不均衡,供给端与需求端难以精准匹配;缺乏配套性制度保障,外部治理环境系统有待完善;数据协同机制不完善,专业程度不足整体效能低下;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对传统路径和模式过度依赖.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优化服务体系,提升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政策法规,打造健全的制度环境;建立协同机制,增强产业发展的效益;促进技术创新,激发体育产业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

    双碳目标驱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瓶颈及跃迁路径

    白雪王常安李兵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深度剖析双碳目标驱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瓶颈及跃迁路径.研究发现:双碳目标驱动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助于在政策层面,适应新质生产力驱动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产业层面,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层面,动态平衡市场供需关系;企业层面,驱动企业经营模式变革创新;消费层面,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但现行政策层面,宏观—中观—微观产业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产业层面,产品标准与绿色低碳发展运行机制缺失;市场层面,尚未健全产业标准体系与碳汇数字平台;企业层面: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等瓶颈问题.针对现实瓶颈提出跃迁路径:政策导向,健全宏观中观微观产业政策体系;产业赋能,构建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为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场驱动,打造产业碳数据管理平台和完善碳市场机制;理念引领,健全绿色低碳消费法治体系.

    双碳目标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质生产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困境与实践路径

    王柯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为体育教育治理体系优化以及提高治理效能带来重要的机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径.内在逻辑: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体育教育治理效果;促进课堂创新,增强体育教育治理成效;加快数字转型,增进体育教育治理效率.现实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风险引入体育教育治理领域;数据孤岛现象显著,限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功效;体育教育治理体系局限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实践路径:健全体育教育治理体系;增强体育教育治理水平;建立体育教育治理框架.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体育教育治理教育现代化

    腰背肌筋膜炎健身操改善患者功能的效果研究

    梁峻铭石宇轩赵斯鸣余秋爽...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腰背肌筋膜炎病理编排和检验腰背肌筋膜炎健身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2023 年2 月至2023 年6 月期间,筛选30 例轻中度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 例.对照组给予DMS治疗、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实验组给予DMS治疗、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和健身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腰背肌筋膜炎恢复程度.结果:(1)健身操训练组的功能受损程度恢复有效率100%,显著高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组的60%(P<0.05).(2)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总分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健身操训练组的总分显著低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组(P=0.004 5).结论:相较于核心稳定性训练,腰背肌筋膜炎健身操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简易性和疗效循序渐进等优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效果更加明显.

    运动康复腰背肌筋膜炎健身操功能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建设——论黄汉升教授对当代体育学发展的贡献

    杨霖雨戴羽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日趋完善,大步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在体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一批体育学者们的努力,黄汉升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黄汉升教授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探讨其对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的贡献.研究认为,黄汉升教授对于我国体育学发展和完善的贡献主要为4 个方面:(1)对国外训练理论的译入与科研方法的总结;(2)以国外体育分支学科的发展经验为国内体育分支学科的发展提供路径借鉴;(3)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提供改革建议;(4)主持体育学教材专著编写,助力学科体系完善.通过研究,希冀把握国内体育学科发展脉络,更利于我们立足中国体育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向我国体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体育学的学科建设,并使之不断向世界先进行列迈进.

    中国特色体育学黄汉升学科体系体育人才

    论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路径

    朱江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推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明确高校课程思政与枟体育与健康枠课程内在逻辑、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主要包含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体育价值观、体育德育3 方面内容.为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设计必须做到:开展学情分析,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落实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建立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有: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团队,将思政教育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培育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确立形成性考核评价,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课程思政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策略

    "双减"理念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张红信刘坚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内外部驱动力的契合点与催化剂,"双减"助推中小学体育教学重塑育人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和保障教学公平,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从应然走向实然.然而,在"双减"持续推进的新机遇下,传统弱势的体育学科面临育人共识、质量供给、教学评价等多维度困境.为此,"双减"理念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进路在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体育教学育人质量的提升;以"具身认知"的学习方式促使体育课堂教学质效双增;以"素养立意"的体育教学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