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华洪兴

双月刊

2096-5648

ntnatural@163.com

025-8475517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灵谷寺路8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体育类院校学报中唯一的自然科学期刊,它以与体育学科相关的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也刊登一些训练学习方面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体育教育改革的进展,是相关的体育工作者,人体科学研究人员和教练员必备的学术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口结构因素对"村改居"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研究

    马德浩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探讨了人口结构因素对"村改居"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在"村改居"社区居民中,不同年龄段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呈"倒U"形趋势,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高于女性居民;不同年龄段男性居民在体育参与的频率和强度上存在差异,而不同年龄段女性居民在体育参与的频率和强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非农业户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高于农业户籍居民,且非农业户籍居民在体育参与上受社区环境满意度和体育健身类社团发展情况的影响较为显著.不同家庭规模对居民体育参与的影响显著,其中家庭人数为"3~4 人"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最高.不同婚姻状况对居民体育参与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中已婚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最高.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呈现出随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阶层位次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受教育程度、月收入、阶层位次对居民体育参与的频率和强度影响显著.

    中国"村改居"社区居民体育参与人口结构

    中国特色国际体育贸易中心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塑造

    姜嵘嵘李琛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体育贸易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丰厚的要素支撑和成熟的体育产业链支持,作为全球领先的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中国的体育贸易发展需要培育多个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和体育贸易城市.近年来,上海体育产业发展迅猛,体育贸易领域也展现出发展活力.结合上海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中心"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成中国特色的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已经成为现实可能.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人文地理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物质资源要素、资本资源要素、制度资源要素 6 个版块分析上海建设国际体育贸易中心的比较优势,并提出强化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体育人才流动、发展数字体育贸易、打造和提升体育品牌、优化体育总部经济环境、深耕自贸区和进博会窗口平台等具体实施路径,为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建设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国际体育贸易中心上海市要素禀赋比较优势

    重塑城乡体育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书评

    杨国庆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分析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从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国外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借鉴、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我国城乡体育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我国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困境及路径等方面展开探究,为体育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乡村振兴城乡体育融合内在机制发展路径

    公众参与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基于fsQCA方法

    秦余邹月辉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众参与是提高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其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有效性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2022 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项目的12 个项目绩效评估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范围和主动性共同作用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性,形成了范围驱动型路径和深层反馈型路径2 种条件组态模式.其中,参与深度作为核心因素,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性呈正相关;而参与的范围相对灵活,在不同购买项目中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参与的广度和主动性则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建议:建立信息透明机制、提供多元化参与渠道、制订社区参与计划;制定明确的政策标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开展社会效益评估;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形成实质性反馈机制、组织公众教育和培训.

    公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有效性fsQCA

    体育市场监管中的守信激励措施研究

    吴叶乾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和完善体育市场监管是深化体育改革、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内容.在强化信用监管基础作用的背景下,体育市场监管中的守信激励措施成为了一种新选择、新方向.其不仅具有风险行政的坚实理论基础,同时蕴含对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均有益的两重功能.具体来看,在不同监管阶段,体育市场监管中的守信激励措施可以建构起丰富的内容:在事前监管中,可以从放松程序性限制与放松实体性限制入手;在事中监管中,可以表现为压缩检查事项、降低检查频次、转换检查形式等;在事后监管中,可以立足于进一步健全"首违不罚".

    体育市场监管守信激励措施风险行政

    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下乡村体育赛事推广路径研究——以贵州"村超"为例

    李龙李卫东刘宇航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村超"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榕江实践,火爆全网的背后是赛事宣传推广的价值体现.基于创新扩散的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贵州"村超"发展沿革的基础上,分析贵州"村超"的创新特征、传播渠道、时间过程和社会体系等创新扩散要素,凝练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各地乡村体育赛事的推广路径:敢于创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赛事;整合渠道,建立多元融合传播体系;推动决策,善用意见领袖与社交媒体;提供保障,基层政府营造支持环境.

    体育赛事乡村推广路径创新扩散理论贵州"村超"

    探索未来健康:青少年高血压患病风险与体适能关联指标的筛选

    李晓晨陈佩崔毅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公共健康议题.研究旨在探讨体适能评价指标在预测青少年高血压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未来通过体适能训练有效控制青少年高血压的可能性.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因子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体适能要素中,仰卧起坐是青少年高血压患病与否的保护因素,身体质量指数、握力和坐位体前屈是高血压患病与否的危险因素;握力在四分位数Q3 水平上高血压患病风险最大,身体质量指数四分位数Q4 水平上高血压患病风险最大;男生身体质量指数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切点值为26.65kg/m2;女生握力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切点值为25.05kg.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青少年的肥胖和肌肉力量问题,并采取适宜的运动和均衡的饮食习惯来维持良好的体适能水平,从而为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整体健康水平,还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未来风险,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青少年高血压患病风险体适能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对策研究

    许智勇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际,剖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的实然困境,并提出优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实然困境为:理论层面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认识程度仍显不足;课程资源层面对于体育课程思政资源融合拓展力度、广度不够;学科层面体育教育领域尚未建构出体育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实践层面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课程的理解与操作能力不足.对此,研究提出了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应然对策:学术界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思政建设内涵的探索;加大对体育课程思政资源融合拓展的力度和广度;建构体育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持续提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课程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学校体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新时代

    中国传统哲学视野下传统武术育人观论绎

    吴宣廷吉灿忠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武术"育人观"是一种传统武术对习练者产生的简朴凝练又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育人观念,它揭示了传统武术的育人之道与方法模式,深层呈现了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核与文化思维.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内省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视野,诠释传统武术在"育人"过程中遵循的独具中国文化特性的育人观.研究认为,传统武术育人观主要包含5 个方面,一是传统武术对"身心培育"突出"整体观":"打练一体"练养整体思想、"身心完整"培育生命精神;二是传统武术对"思维练养"遵循"辩证观":"阴阳交融"练养辩证思维、"武风化育"锻造稳定心智;三是传统武术对"美育塑造"依照"审美观":"肢体锤炼"塑造形神之美、"技理赋能"练养审美智慧;四是传统武术对"处世磨炼"强调"和合观":"刚柔并济"体悟和合智慧、"动态把握"铸牢宏大格局;五是传统武术对"精神化育"推崇"德性观":"德艺兼修"化育高尚品性、"练悟神会"超拔精神境界.以此育人观为思想主线和价值引领,传统武术架构起独特的育人体系,在新时代凸显出育人优势,为"以武育人"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武术理念与中国智慧.

    传统武术育人观武术教育武术精神武术文化

    《诗经》中的水上运动记述与当代体育借鉴

    王娜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记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 余年间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形成以前的为数不多的文献之一.整部《诗经》约三分之一内容均与水有关,其中包含了很多与水相关的活动,最早关于游泳的记载就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所见水上活动主要源于生产生活和出游的需要,主要方式有徒涉、腰舟渡、游泳、潜水、乘筏、泛舟等,基本特征表现为:"勇"是早期水上活动的重要精神,与同时期陆上体育活动相比水上活动发展较慢,但初步具备了追求身心健康的功能.《诗经》中所记述的很多水上活动对当代体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徒步渡河、扎筏泅渡、抢滩登陆拓展训练和龙舟竞渡等当代水上运动都是对《诗经》中水上活动开拓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诗经》水上运动来源方式当代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