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管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

李维安

双月刊

1008-3448

nkgl@163.com

022-23505995 022-23498167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管理评论/Journal Nankai Business Review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相得益彰:数据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闭环的构建机理——盒马案例研究

    王烽权江积海蔡春花
    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驱动和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相得益彰,这使得构建数据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闭环成为可能,然而这→过程机理仍不甚清晰.本文基于数据网络效应理论,以"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生成—数据网络效应"为逻辑主线,通过盒马案例研究,系统探索出数据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闭环的构建机理.研究表明:数据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闭环构建是数据资源行动和数据能力生成互动的过程,包括"闭环启动""闭环扩容"和"闭环加固"三个阶段,表现为"全触点体验优化→价值网络拓展→竞争优势实现"的动态循环,其背后体现出数据网络效应的理论逻辑.具体而言,"闭环启动""闭环扩容"和"闭环加固"三个阶段可分别被提炼为"场景匹配""连接协同"和"提效增值",正是有了"场景匹配→连接协同→提效增值"的动态循环,数据网络效应助推数据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闭环构建的理论逻辑才得以体现.

    数据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闭环构建机理数据网络效应盒马

    数字化转型下知识耦合如何重构组织边界——基于创业警觉的认知逻辑

    王琳陈志军崔子钰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的边界重构是知识的动态交互联接,从此视角打开组织边界重构的过程机制,对提升企业敏捷性、共生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归纳式单案例研究,通过对制造企业多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通过知识耦合进行组织边界重构的机制.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运用知识重组(关键点识别、资源编排、匹配)、知识整合(数据挖掘、知识验证、跨界融合)、知识解耦(主动遗忘、流程调优、技术替代)三种知识耦合过程机制来重构组织边界.同时,研究发现创业警觉是潜在的边界重构认知逻辑,制造企业依靠创业警觉认知能力,从不同的行动领域设计边界重构决策.本文研究结论展现了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知识的交互联接重塑组织边界,以彰显、获取知识权力;为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的组织边界重构提供了新的、系统化的见解;对企业维持与发展知识权力优势、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边界重构知识耦合创业警觉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供应链碳减排——基于国网浙江电力的案例研究

    宋华韩梦玮于亢亢葛巍...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加剧,数字技术被认为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经济社会碳减排的关键抓手.本文从数字网络赋能的商业创新循环(NEBIC)理论视角出发,以国网浙江电力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数字技术助推供应链碳减排的过程机制及数字技术发挥的独特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协助识别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网络、动员数字化关系网络、聚合数字化知识网络和促成数字化价值网络这四个环节来助推供应链碳减排.本文提炼了数字技术推动供应链碳减排机制的理论模型,洞察了数字技术在推进供应链碳减排过程中所发挥的反映赋能和能动使能的独特双重作用,明晰了数字技术对供应链多方关系形态重构的影响,以及对供应链碳减排知识外溢和信用外溢的关键作用.本文深化了碳中和愿景下数字技术对供应链碳减排的作用机制的探索.

    数字技术供应链碳减排供应链金融案例研究

    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的实现机制:可供性—实现视角下Bilibili案例研究

    崔淼钱金芳王之澜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的用户生成内容是平台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发展的基础.现有文献多采用因素视角探究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而对多重因素"如何"系统地发挥作用、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这一过程性问题尚不清晰.本文基于可供性—实现理论视角,通过对Bilibili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内容平台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的AIGA模型,揭示了内容平台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的过程.研究发现:内容平台为内容生成提供信息可供性和社交可供性(A),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在两种可供性的基础上进行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I),平台企业设计包括用户筛选、内容生产者激励、内容生产者教育、内容消费者自监管及活动组织等治理机制(G),它们被用来促进互动过程,最终内容生产者获取经济资源、机会资源、社会声誉、情感依恋,两类可供性实现结果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内容平台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A).这一研究有助于完善用户生成内容理论体系,并推动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理论研究从因素观向过程观发展,对内容平台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将可供性实现过程研究从单一的技术使用者视角,拓展至技术使用者和技术提供者双重视角,对可供性实现理论形成有益补充.

    内容平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可供性实现案例研究

    花开并蒂: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案例研究

    邹波杨晓龙唐倩吴瑶...
    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出满足用户个性化场景需求的产品开发机会,既是理论前沿问题,也是实践难题.本研究以美的集团利用AI协同开发生活电器产品为例,回答两个问题:人与AI协同识别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的过程机制是什么?这一过程机制反映的机会识别逻辑是什么?本研究发现:(1)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过程由全场景机会洞察、焦点场景机会发现和个性化场景机会创造三个阶段构成;(2)与以人为单一主体的机会识别逻辑不同,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是协同互补逻辑.该逻辑通过经验与数据的动态交互与持续验证,既规避了仅凭经验判断的草率创新,也克服了仅由数据决策的欠完备.据此,本研究构建了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模型,并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的协同互补逻辑,形成理论创新.同时,本文结论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高效识别产品开发机会具有启示价值.

    场景化机会识别人与AI协同协同互补逻辑案例研究

    目标公司控制主体变更及其溢价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企业并购的证据

    孙世攀田昆儒杨青徐霞...
    64-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主体变更将给目标公司带来新的治理能力来源,从人本角度将会改变目标公司的经营轨迹,对目标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上述设想,本文沿"控制主体变更—新控制主体—控制主体来源—股权遗留"这一主体变更细节分解思路,详细分析了不同控制主体和遗留股权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并以1996-2019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对上述理论设想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控制主体变更的目标公司存在显著溢价;利用和放大目标公司的独特性资源优势及提高管理效率是新控制主体掌控公司后提升公司绩效的重要抓手,构成了控制主体变更后实现公司溢价的重要内推机制;内源性和外源性控制主体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本文还探讨了原有控制主体的股权遗留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遗留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稳定.本文对拓展并购价值研究、指导中国企业并购实践和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控制主体变更股权遗留目标公司溢价效应企业并购

    公司掉队与相对业绩评价使用

    滕蕙阳陈冬华
    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掉队意味着公司在行业内的相对位置发生明显下滑,这既非时有发生的业绩下降,也非积重难返的公司危机.然而,公司在掉队情境下应如何应对以重新焕发竞争活力,在以往研究中较少被关注.本文以2005-2018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发生掉队的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掉队前后相对业绩评价机制(RPE)的使用变化,发现公司在掉队后比掉队前更可能使用RPE.机制检验显示,掉队能够引发公司所有者的危机意识和变革动机,继而带来高管激励方案的调整;RPE能够以较低成本相对准确客观地提供监督所需信息,调动高管工作热情,满足所有者的监督和激励需求,因而在掉队后会比掉队前得到更多使用.结合公司未来经营结果发现,这一现象在未来成功摆脱掉队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对掉队情境下的RPE使用变化予以考察,对公司经营实践具有现实性启发.

    相对业绩评价公司掉队高管激励公司治理

    专利平台驱动的企业创新模式:基于38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组态分析

    施宇王节祥盛亚夏季...
    87-9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企业转变创新模式,从"技术拿来主义"的"外源式"创新走向平台驱动的"内源式"持续创新,专利平台是内源式创新的重要支撑.尽管现有研究关注到专利平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对专利平台的内涵和特征刻画研究不足,导致难以回答"什么样的专利平台在什么条件下能够更好地驱动企业自主创新".本文创新性地采用"基础区块强度"和"区块赋能强度"来刻画专利平台的内涵,并基于企业结构、战略与环境适配的经典框架,分析企业专利平台结构特征、研发战略导向与外部环境特征的组态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专利平台是驱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由其驱动的自主创新组态有4种,具体可归纳为核心专利型平台驱动和专利衍生型平台驱动两类.尽管缺少专利平台驱动的企业也可能获得高自主创新绩效,但本文发现在市场或技术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境下,这种创新模式难以持续.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创新管理与平台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对新时期中国企业转变创新模式及如何依托专利平台驱动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

    自主创新专利平台研发战略导向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组态分析

    拥挤会唤醒游客负面情绪吗?基于泰山观日情境的实证研究

    胡婷张朝枝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拥挤是遗产地旅游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但现有研究对拥挤是否导致游客负面情绪并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问题存在分歧.本文以登顶泰山看日出的游客为研究样本,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通过问卷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实证检验了拥挤与游客情绪、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游客拥挤感知包括物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拥挤感知三个维度,且三者之间存在依次递进的关系;(2)三种拥挤感知对游客负面情绪的影响具有相应递进性,当物理空间拥挤、个人空间拥挤上升到社交空间拥挤时,拥挤限制体验产生的负面情绪超越旅游情境带来的正面情绪,游客的负面情绪被唤醒;(3)拥挤通过游客情绪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即只有当拥挤导致游客负面情绪时才会负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本文揭示了拥挤与游客负面情绪、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对游客情绪管理与容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拥挤感知负面情绪旅游体验遗产景区管理泰山

    中国上市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违规行为的影响——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异质性作用

    陈金孙晓刘力钢邵剑兵...
    106-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利用沪深A股30家旅游上市公司2011-2019年数据,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在解决了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回归结果显示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投入力度加强时,公司违规次数减少.本研究发现,在旅游企业违规行为研究中企业声誉不是有效的中介变量,这可能与旅游企业所处行业差异和企业发展阶段、声誉机制作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声誉信号无法有效传递等有一定关联.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旅游企业违规行为的异质性影响,本研究发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公司违规行为发挥间接的激励型规制效果,推动地区内旅游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不断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旅游经济高速增长对公司违规行为没有发挥应有的环境规制效果,高质量发展较高速增长对旅游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违规行为企业声誉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旅游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