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宁东

双月刊

1009-3621

njyxb@126.com;nnzd@chinajournal.net.cn

0771-3854737

530003

广西省南宁市五里亭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及特色:坚持党的基本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突出实践性、地方性、民族性。本刊有三个特色栏目:《饮食文化研究》、《服饰文化研究》和《中国-东盟发展研究》。这三个栏目在《人大复印资料》的转载率均为100%,在《中国知网》的下载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8.0%提高到2006年的15.3%,已成为大多数海内外学者关注的品牌栏目。本刊从2008年起为双月刊,单月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管理研究

    邓俊华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政府出资、整合资源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职业院校学生、企业职工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在机制、资金、市场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等,以期促进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节省运营管理成本,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广西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中的职业教育变革

    常志勇李烈高美滋杨以翠...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一体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内,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之间实现紧密的连接和协同发展,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强调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在职业教育中,教育一体化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外国的成功案例表明,职业教育的变革需要多方合作,包括学校、企业、政府和学生本身.职业教育变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即政府政策与法规支持、教育机构的创新和改革、科技企业与产业界的合作和支持、教师培训与素质提升、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

    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变革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陈鑫洋李水明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企业实践是教师职业发展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主要面临教师身份认同困惑,成果产出有限;实践学习资源供给失衡,转化学习低效;实践深度不足,能力提升低速;利益主体冲突,可持续发展低质等现实困境.对此,需要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消除教师企业实践身份认同危机;丰富企业实践资源供给,为教师转化学习提供支撑条件;构建企业实践能力模型,助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实践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教师企业实践标准和考核体系,提升教师企业实践的输出效率.

    职业院校企业实践校企合作身份认同实践教学能力

    数字技术赋能高职学生数字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胡伟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职学生数字创业能力培养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逻辑起点,以串联数字创业能力培养全周期为逻辑价值,以推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逻辑旨归.其关键点在于明确数字创业的特征,找准数字创业能力提升的着力点;优化数字创业流程,提升数字创业能力培养效率;厘清数字创业企业内核生成过程,助力数字创业项目向实体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创业能力培养的技术路线包括"高职学生-数字技术-创业教育供给主体-外部环境"四螺旋路线和"学习-行动-塑造"循环路线.数字技术赋能高职学生数字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树立数字创业目标,注重学生的数字创业体验,加大数字创业的支持力度.

    高职院校数字技术数字创业能力

    "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中文工坊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

    刘振平李楚楚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文工坊是"中文+职业技能"的特色项目,是促使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中文工坊目前还存在主体参与力度不够强、师资力量较为匮乏、课程体系建构不够完善、教材研发力度不足、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困境,中文工坊建设各方应进一步树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实施"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构建"语技相长、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立体全面、赛教互通"的教育资源,建立"标准引领、政策支撑"的保障体系,以全面助推中文工坊的高质量发展.

    中文工坊"中文+职业技能"国际中文教育职业教育

    高水平对外开放视域下职业院校在地国际化的三重逻辑、现实挑战、实践路径研究

    门超方绪军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国际化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应然路径,也是提升学生国际化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技能的可行路径.职业院校在地国际化有政治、经济、教育三重逻辑,受国际复杂环境所制约,同时存在课程资源偏少、师资水平存在差异、线上教学条件不成熟等现实挑战.因此,职业院校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包括: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向,制定双高专业为核心的在地国际化顶层设计;以建设国际化资源为窗口,共建共享在地国际化优质课程资源库;以打造专兼师资为内核,构建"外引内培"的高水平国际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现代化技术工具为抓手,搭建数字化智慧平台的"云课堂".

    高水平对外开放职业院校在地国际化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效果——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吴梦婷蓝文永
    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重大变革,迫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制造、运营和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优化其企业价值链活动,而且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柳工股份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经验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当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优化企业价值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果;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柳工股份广西企业

    城乡融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韦艳肖王威峰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高效率发展模式、创新"延链条"发展方式、实现强主体发展成效,但当前仍面临农村生产要素外流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业价值链开发不足、农业经营主体单一等现实挑战.城乡融合能够推动农村产业集约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催生农业新业态、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此,需进一步加强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全面完善多元配套政策、畅通城乡基础设施联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联结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城乡融合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农业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要素回流联结机制财税支持

    征稿启事

    封2,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