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夷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夷学院学报
武夷学院学报

杨江帆

双月刊

1674-2109

0599-5136599

354300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大道16号

武夷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ping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的办刊宗旨是:推出学术精品、促进学术交流、催生科研成果,扶植学术新人,繁荣科学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朱熹的廉德思想

    李涛商小筑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廉德思想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未引起充分的关注.朱熹在理学的视域下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廉德思想,他信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倡导节欲修身;掘发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主张以廉养民;坚守"以天下为己任"的基本立场,提倡廉洁政治,惩治贪官.这些廉德思想在他的为人处世、为官为政上亦有所体现.目前,我国正在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探索廉政建设的正确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朱熹的廉德思想对当今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朱熹廉德思想廉以修身以廉养民廉洁政治廉政建设

    朱熹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代天喜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教育方面,他广泛借鉴前人的经验,善于总结自己的体会,在书院教育、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这对新时代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提升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朱熹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启示

    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宋宇洁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圣信俗文化是福建民间猴神信仰及其相关民俗文化意象的总和.随着海内外学者的不断挖掘,学界在福建大圣信俗源流、仪式活动、区域信俗、文学艺术、现代转型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作梳理,在肯定学界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对其仍存在的文献考述不够、区域研究不平衡、发掘程度不深等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展望,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福建猴神崇拜大圣信俗文化《西游记》

    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教育公平

    刘贤玲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目的和服务对象不断改变,教育公平核心评估域的历史定位随之发生变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历史定位.现实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催生教育公平范式的深度转换.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遵循,以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多元创新拓宽解决渠道,让教育公平兼顾到每一个人,让人人都能通过教育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高质量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范式转换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多元创新

    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陈思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蕴藏着许多创造性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启示意义:践行绿色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倡导生态民生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生态正义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正义观

    奥康纳生态学思想评析

    雷博华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詹姆斯·奥康纳认为生态问题的解决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促使他采用马克思主义劳动的组织方式这一视角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思考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为更好地发挥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作用,奥康纳尝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性,他以协作模式剖析文化、自然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的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位一体"理论,建构起独具特色的文化唯物主义生态学,在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视阈的同时复兴了马克思主义.但也应看到奥康纳生态学思想的局限性,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其理论,以便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借鉴.

    詹姆斯·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协作模式

    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问题、困境与对策

    高诗雨储著源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但是乡村人才严重不足.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乡村振兴若要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是根本所在.以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解决乡村人才问题迫切需要乡村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引育和支持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注入发展动力.

    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兴农

    外国运动鞋品牌形象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郭向东曾坚韧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应用Biel品牌形象模型,研究外国运动鞋品牌形象对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自我一致性的中介效应.运用SPSS22.0和AMOS24.0软件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购买意愿受外国运动鞋品牌形象和自我一致性的正向影响,自我一致性在购买意愿和品牌形象之间起着中介效应.

    品牌形象自我一致性购买意愿外国运动鞋中国消费者

    基于5W传播理论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茶文化传播策略——以加快"福茶"品牌建设为例

    林琴琴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5W传播理论,以加快"福茶"品牌建设为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茶文化传播的传播者——政府、传播内容——福建茶文化、传播媒介——"福茶"品牌、传播对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者、传播效果——福建茶文化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以"俭、清、和、静"为精神内核的福建茶文化,指出政府、茶企、闽茶工匠是"福茶"品牌的有力传播者;在分析福茶"品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成效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福茶"品牌建设对策,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茶文化有力传播.

    哈罗德·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一带一路"福建茶文化"福茶"品牌

    基于仿宋斗茶与茶叶感官审评的茶叶品质对比评价

    郑慕蓉谢寿桂秦荣基徐望铭...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读宋代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套仿宋斗茶评价体系,此体系丰富了现代茶叶评价体系与品饮乐趣.通过使用相同茶品进行仿宋斗茶与现代茶叶感官审评对比实验,发现白茶、红茶、绿茶与乌龙茶皆可进行仿宋斗茶,白茶斗茶效果最好;同一类茶品在两种评价体系中评价结果规律趋于一致,即品质优的茶品评分皆高,品质差的茶品评分皆低.同时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将理化成分与茶叶品质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发现,茶皂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酚氨比值低的茶品仿宋斗茶与点茶效果更好.实验结果可为宋代点茶、斗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新茶饮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启发.

    仿宋斗茶斗茶评价茶叶感官审评茶叶品质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