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夷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夷学院学报
武夷学院学报

杨江帆

双月刊

1674-2109

0599-5136599

354300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大道16号

武夷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ping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的办刊宗旨是:推出学术精品、促进学术交流、催生科研成果,扶植学术新人,繁荣科学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朱熹题刻"溪山第一"考略

    邱添乾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熹一生足迹遍布长江以南,所经之处,留下不少题刻,其中又以所题"溪山第一"为最多.现今见于史料、文献记载及各地题名的,福建境内8 处,浙江境内2 处,广东境内1 处;此外,尚有3 处待考证,另有 2 处已被证实非朱熹本人亲题.朱熹对"溪山第一"情有独钟,有受其父朱松熏陶和影响的原因,也与小时候生活环境、其理学思想实践、晚年政治挫折等密切相关.

    朱熹"溪山第一"题刻

    文化叙事与饮食共情:朱子家宴的具身意涵及其旅游融合

    吴剑豪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子家宴是福建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历史悠久且文化内涵丰富,是朱子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地方饮食,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家宴选用当地乡土食材、采用传统烹饪技艺,具有养生滋补的饮食功能.通过分析旅游者"身体-感知-情境"的具身意涵,提出以民间叙事、纪录片叙事、短视频叙事等文化叙事形式推动旅游开发;重视朱子家宴饮食文化的"在地"和"飞地"空间开发;围绕"期许-事件-影响"建构饮食共情参与研学体验的EEI模型;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文化研学、餐饮体验、技艺培训等活态传承、创新运营活动等非遗保护实践,以期实现朱子家宴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朱子家宴具身文化叙事饮食武夷山市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术语革命"

    黄小彤陈静宜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系统性概括,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崭新的中国方案.大势所趋,自文明"术语革命"的角度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深度,成为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从和而不同、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西方中心论、文化冲突论、强国必霸论进行了结构性超越、系统性辩驳、总体性解构.新时代,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的文明话语革命,既能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意蕴,也能为世界文明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价值指引.

    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话语革命文化冲突论西方中心论强国必霸论

    共同富裕理论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超越

    张新璐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贫富差距、经济发展问题,分配制度既要做到公平的分配,也要做到效率的提升.罗尔斯正义原则和共同富裕理论均体现了对这两个问题的有益探索,两者措施有相同之处.同时,共同富裕理论又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注重贫富差距、注重精神财富、注重共商共建共享四个方面超越了罗尔斯正义原则.对两者辩证地加以分析以有助于认识当今国家关于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共同富裕正义原则罗尔斯分配制度

    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视角下志愿服务制度化路径探析

    周振兴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纳入到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范畴,既有利于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进行价值引领,塑造全社会关爱青年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也有利于推动褒奖诚信、惩戒失信的良好声势,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当前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探索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视角下的志愿服务制度化路径意义重大.

    青年信用志愿服务

    福建公众使用数字政府App参与城市管理的影响因素——以"随手拍"为例

    冯倩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扩展有利于激发公民积极性的感知趣味性因素,构建公众使用数字政府App"随手拍"参与城市管理影响因素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在数字中国的发源地福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和态度对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显著正向影响使用行为.根据研究发现,从实现有用、易用、爱用以及提高好感度和满意度的方面提出措施建议,以期提高公众使用数字政府App参与城市管理的意愿.

    数字政府App"随手拍"城市管理使用意愿

    基于网络文本与IPA分析的太姥山旅游形象游客感知与官方传播对比分析

    施婷婷欧阳欢王帅高菁菁...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已成为获取和传播旅游形象的重要工具,大量网络文本为研究旅游形象提供了全面且科学的数据.研究旅游形象对于提高旅游经济质量及旅游服务品质,构建更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太姥山为研究区,以游客在线评论和网络游记以及官方传播文本为样本,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文本分析,对比研究太姥山游客感知形象与官方传播形象.在此基础上,构建IPA模型,划分供给过度区、重点改进区等象限.研究表明:太姥山的旅游形象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设施与服务、历史与文化等 4 个主题.官方与游客对于太姥山的情感评价皆以中性评价为主,其次为积极评价,最后为消极评价.官方对于太姥山的整体形象评价较为全面,但游客对太姥山的整体形象评价则是凝聚于旅游资源.太姥山的官方营销投射现阶段可以划分为供给过度区、重点改进区两个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太姥山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旅游形象网络文本IPA分析法太姥山

    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杨旭张渤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公园是森林经营的一种形式,公园内的自然资源既是其建设的依托,也是其建设的目的所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是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森林公园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还存在着盲目开发、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法律法规不完善、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对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的外延进行界定,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即正确处理森林公园开发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根据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特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全民参与保护森林公园中的自然资源.

    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开发

    福建茶文化视野下的石雕茶器皿发展探析

    张雅平张文山何冬冬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福建茶文化的推动下,茶叶产业链促进了茶配套兴起,石雕茶器皿因受加工工艺与设计限制,发展平波缓进.通过分析福建茶文化精神,思考石雕茶器皿在工艺与设计上的实质性结合,从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入手,将传统工艺赋予茶文化生活美学内涵后以符合当今社会审美的形式进行展现,起到传播福建茶文化生活美学价值的同时也传承发展石雕工艺.

    茶文化石雕茶器皿工艺传承设计创新

    基于BIM数字化模态的建筑室内空间优化设计

    闵睿熙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建筑室内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存在的空间使用效率较低、空间适应度不足与噪音影响评分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数字化模态的建筑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研究.应用Revit软件构造BIM模型,以BIM数字化模态信息为基础,提取建筑室内空间拓扑关系——空间拓扑连接图,确定建筑室内空间优化设计目标,应用衍生式设计方法——核心为改进遗传算法,通过不断迭代运算获取最佳的建筑室内空间优化设计方案,执行最佳优化设计方案即可实现研究目标.实验结果显示:提出方法应用后,建筑室内空间使用效率为 90%,空间适应度最大值为 0.95,噪音影响评分最小值为0.09.

    空间优化设计数字化模态信息空间配置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室内空间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