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燃机与配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燃机与配件
内燃机与配件

刘玲

月刊

1674-957X

nrjpjroot@sina.com

0311-89651802

052165

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大道66号

内燃机与配件/Jour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刊,由协会和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内燃机中的洛塞、洛塞环、洛塞销、气缺套、气门和轴瓦六大配件为主,是全国内燃机行业唯一一份专业技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EM燃料电池阴极侧分流式流道研究

    徐康方存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道是PEM燃料电池里面负责反应物运输和产物排除的场所,因此流道结构对PEM膜燃料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因为阳极通的是纯氢气,氢气扩散系数较大.阳极不会出现氢气量满足不了反应需要的情况,所以本文不研究阳极的反应情况.阴极侧是主要的反应场所,阴极侧流道需要让尽可能多的氧气参与反应同时要有更好的排水能力.基于传统流道的研究现状,设计了 1 种分流式的阴极侧流道.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对新型流道做了数值模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直流道相比,阴极侧采用分流式流道设计的燃料电池比阴极侧采用传统直流道设计的燃料电池能提供更大质量分数更均匀的氧气分布、减少水的质量分数、更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

    PEM燃料电池直流道分流式流道电流密度

    车身外鼓程度对侧风行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段金金方存光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的车身外鼓程度有助于实现车身周围的气压分布平衡,降低侧向气流对车辆行驶安全的影响,从而提高车辆在侧风中的行驶稳定性.通过改变汽车的车身外鼓程度,使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外鼓程度的汽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气动六分力系数,再使用Simlink进行车辆侧风运动学仿真.结果显示:汽车车身的外鼓程度与车辆侧风行驶的稳定性有明显相关性,外鼓系数在 0.005-0.03 范围内,数值越高,车辆在侧风中行驶的稳定性越好.

    汽车外形设计车身外鼓程度侧风行驶稳定性计算机仿真

    基于双怠速法的摩托车排放检测及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徐驰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车辆增加,摩托车尾气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日益突出.然而,摩托车定期排放检测没有联网,数据易变造,检测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国产和进口摩托车种类多样,转速测量仪和密封接管适用度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怠速法的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含了摩托车排放检测流程、分体式排气密封管以及数据传输的全套流程.目前,该技术方案已上海市建设了检测示范线,并实现了数据自动传输和示范应用.该技术为其他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提供经验,对排放监管和环境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支持和借鉴意义.

    车辆排放摩托车数据传输双怠速法环境质量

    基于响应面近似模型的车门轻量化仿真分析与研究

    郑宇航王铁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车门的轻量化,首先对车门的刚度与模态进行分析,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利用质量和模态频率的灵敏度分析结果筛选出车门部分部件的板厚作为设计变量,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的试验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仿真模型求解数据采集用来构建二阶响应面模型的基本数据,在二阶响应面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第二代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车门质量降低 4.45%.

    轻量化刚度近似模型优化算法

    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仿真分析与研究

    段小运王铁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力电池散热性能对电动汽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寻求更好的散热方法,改善动力电池散热效果,以动力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作为评价指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的冷管以及不同数量的管道对动力电池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 4 因素 4 水平的正交试验比较得到结果表明,冷管类型和管道冷却液流速均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并选出了较优的散热方案.

    动力电池热管理液冷散热

    基于弯曲疲劳试验的发动机曲轴疲劳试验设计探讨

    唐晋昝雪松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发动机曲轴部件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某汽车发动机曲轴为试验对象,将其分成多个单拐试样,分别使用电磁谐振加载法与电液伺服加载法进行弯曲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液伺服加载法对弯矩的控制更为合理、精准;电磁谐振加载法可以有效缩短试验时间,减小试验成本;不同试验方法下获得的疲劳极限值并不相同,要结合曲轴试验目的选取适宜的试验方法;两种试验方式下曲轴失效形式均是连杆颈辊压槽处出现断裂.由此可以得出:两种加载方式得到的疲劳极限数值偏差幅度为 4.4%;发动机曲轴部件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在连杆颈辊压槽处.

    弯曲疲劳试验发动机曲轴电磁谐振加载法电液伺服加载法

    基于某装载机高原环境下NOx排放的模拟研究

    王小雷王勇翟军强冯磊...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工程机械在高原环境下的燃烧排放特性,本文以某装载机柴油发动机为原型,建立高原环境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该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的燃烧排放特性.结果表明:NOx的产生与发动机缸内温度密切相关.且当发动机转速不变时,随着海拔的上升,发动机NOx的排放有着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海拔不变时,发动机转速提高,其NOx的排放也逐渐增加.

    装载机柴油机高原环境NOx排放数值模拟

    内燃机试验对曲轴轴心轨迹影响的研究

    段景辉张卫罗松灿郝利强...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燃机台架试验时需要与测试设备连接,其中连接时的对中精度和连接方式直接影响试验质量.本文研究了不同对中精度对内燃机轴心轨迹的影响,确定了对中精度控制范围,通过试验过程振动与转速的对应关系测量,确认保养和连接方式影响,为内燃机开发试验过程的对中精度、保养和连接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对中精度超过 0.5mm时可能会引起轴心轨迹偏离;试验过程定期保养可减少对中劣化的影响;高速内燃机应监测主轴承的振动情况,根据测量结果制定连接方案.

    测功机传动轴对中轴心轨迹

    某柴油机平衡轴系统噪音问题分析

    卢艳坤张思君张良超雷芝...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异响发动机零件的交叉验证,最先锁定导致发动机平衡轴异响的相关零件平衡轴和滚针轴承.146/160 阶次啸叫跟随滚针轴承,212 阶次啸叫跟随平衡轴平衡轴.然后通过鱼骨图分析方法和异响发动机、非异响发动机零件的差异对比找出平衡轴系统鬼阶啸叫的根本原因,平衡轴滚针轴颈波纹度差是引起 174/212 阶次啸叫的主要原因;滚针波纹度差引起 146/160 阶次啸叫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措施即优化零件波纹度,优化后零件通过试验验证,平衡轴系统鬼阶啸叫消失,问题解决.

    平衡轴鬼阶啸叫滚针轴承波纹度

    基于质量控制方法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开关开裂的问题研究

    龙泉祝文魁苏用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开关外壳一般通过注塑成型制得,是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触发接口.针对某车型售后开关开裂问题,通过采用质量控制方法探究开关外壳开裂的原因,对各个末端因素进行了逐个确认,最终明确失效的直接原因是退火的工序执行不到位,并据此制定了改进策略,从而有效改善了开关外壳质量,为类似塑料制品开裂问题提供了参考.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开关开裂质量控制退火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