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丁斐

双月刊

1674-7887

xbbjb@ntu.edu.cn

0513-85051570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本院及教学医院和全国交通系统医疗卫生单位,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基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和航海医学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医学论文。高水平的编委会和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部班子是保证本刊质量的关键因素。本刊作为中国科技情报所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对象被列为国内主要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季添翼邱思桐曹国锋周彦...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1-9 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多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onventional thre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CLA)组(30 例)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SILA)组(30 例),对两组患儿的术前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BMI、WBC计数、CRP等术前一般资料,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ILA组手术时长较CLA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LA孔组的术后外观满意度明显优于CLA组(P<0.05).结论:SILA与CLA临床疗效等同,在外观满意度上更具优势,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急性阑尾炎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儿童

    不同氧疗方案对小鼠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徐峰夏静邵雅楠李丹...
    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给氧方案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模型小鼠肾组织炎症性损伤及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ICR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PS(5 mg/kg)建立小鼠AKI模型,随机分成:(1)空白组(Control组),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2)模型组(LPS组);(3)纯氧治疗组(LPS+100%O2 组);(4)2.0绝对大气压(atmosphere absolute,ATA)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组(LPS+2.0 ATA HBO组);(5)3.0 ATA HBO治疗组(LPS+3.0 ATA HBO组),治疗后 24 h,通过流式微球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实验分别检测肾组织和外周血中促炎因子IL-1β、IL-6 和TNF-α,以及抑炎因子IL-10 水平.此外,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炎症性损伤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IL-1β、IL-6 和TNF-α在LPS诱导 24h后均显著增加;100%O2 和 2.0 ATA HBO治疗均可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6 和TNF-α的释放,且 2.0 ATA HBO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 或P<0.01);此外,LPS+2.0 ATA HBO组抑炎因子IL-10 水平显著增高(P<0.01).HE染色结果表明,与LPS组相比,100%O2 和 2.0 ATA HBO治疗后,肾组织炎症性损伤均有所减轻,且LPS+2.0 ATA HBO组改善效果最好(P<0.05 或P<0.01),而LPS+3.0 ATA HBO组肾组织损伤未改善.结论:100%O2 和 2.0 ATA HBO治疗均可明显改善AKI小鼠炎症性损伤,且 2.0 ATA HBO改善作用更好.

    急性肾损伤氧疗高压氧常压氧炎症细胞因子小鼠

    PCNL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分析

    付振宇陆珂胡俊石鸣...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治SIRS发生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月—2020 年 12 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行PCNL 9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尿WBC、肾周脂肪条索影(perirenal fat stranding,PFS)、结石长径、手术通道、手术时间的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结石长径、手术通道、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尿WBC、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BMI、糖尿病、术前尿WBC、PFS、手术通道和手术时间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WBC阳性、存在PFS是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NL术后发生SIRS和术前尿WBC阳性、存在PFS相关,关注术前尿WBC和PFS,必要时给予充分的抗感染治疗可能是减少SIRS发生的重要措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经皮肾镜取石术肾周脂肪条索影危险因素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薛朋李辰龙蒋智豪潘静莹...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高危肿瘤,消化道肿瘤在全球的前 6 大高发癌症当中共占据 5 个.癌症进展除了受癌细胞自身的影响之外,也受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影响.在TME 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最重要的一种间质细胞成分,对肿瘤的发生有较大影响.本综述将重点阐述CAFs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总结靶向消化道肿瘤中CAFs的相关抗肿瘤策略,以期为今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消化道肿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微环境靶向策略

    ELN基因对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淑娟杨熠陈蔻斓杨晋娴...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ELN基因位于 7q11,参与全身各处细胞外基质中弹性蛋白的合成.血管壁的弹性和抗张能力主要由90%的弹性蛋白和 10%的微纤维共同组成的弹性纤维赋予,ELN基因的缺失或异常改变对血管壁的弹性和抗张能力都有显著影响,进而导致以动脉狭窄为特征的不同程度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故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主动脉瓣上狭窄、Williams综合征、收缩期高血压、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为探明相应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疗方向提供切入点及参考.

    ELN基因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收缩期高血压主动脉瓣上狭窄Williams综合征

    基于老药新用二甲双胍抑制卵巢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宇恒李玥潼王越丁琳...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因卵巢癌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疾病发展的终末期,常伴有腹、盆腔积液和癌细胞转移等,同时卵巢癌细胞易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药产生耐药性,且对复发耐药患者目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耐药细胞对卡铂、紫杉醇、二线化疗药(多西他赛、多柔比星脂质体)等没有明显反应,导致卵巢癌的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延缓复发,有必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与研究新药相比,挖掘传统非肿瘤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一种安全且高效的研究思路.其中二甲双胍是"老药新用"的一个典型代表,二甲双胍属胍的衍生物,主要适应证为2型糖尿病.近来,随着人们对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以及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发现它有潜在的抗癌作用.二甲双胍对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有AMP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改善铂类耐药、癌细胞转移抑制、改变免疫细胞功能、敏感性等.本文就二甲双胍抑制卵巢癌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卵巢癌二甲双胍糖尿病作用机制化学治疗耐药

    基于护士主导的衰弱全程管理对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

    王青陈英王兵毛蓓珏...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衰弱全程管理模式对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2022 年 12 月苏州市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行胃肠肿瘤择期手术的老年衰弱患者 60 例,其中 2021 年 1-12 月入院的 30 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2 年 1-12 月入院的 30 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护士主导的衰弱全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Borg疲劳评分、营养状况、自理能力、衰弱状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 6 min步行距离、营养状况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Borg疲劳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 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衰弱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衰弱全程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活动能力和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衰弱程度,而且能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肿瘤手术护士主导衰弱管理老年患者干预效果

    平面疗法及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联合治疗儿童偏瘫的应用效果

    章波赵晓冬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平面疗法及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联合治疗儿童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门诊诊治的偏瘫儿童 70 例,分为两组,各 35 例.对照组予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一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平面疗法及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两组均持续康复训练 12 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前臂旋后角度、握力,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患儿的前臂旋后角度、握力,BSID、FMFM评分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平面疗法及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联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上肢肌力、活动范围、精细运动及日常社会活动等,实现预期康复效果.

    脑瘫偏瘫平面疗法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儿童

    rTMS对脑卒中后CRPSⅠ型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

    陈文雅王海高松年徐可可...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Ⅰ型患者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从 2022 年 7月—2023 年 6 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后CRPSⅠ型患者中选取 60 例,采用随机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中提取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均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rTMS治疗.在治疗前、治疗 2 周及治疗 4 周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结果:治疗前组间FMA评分、MBI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FMA评分、MBI指数、VAS评分比较,治疗 4 周,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治疗2 周,FMA评分、MBI指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两组VAS评分、FMA评分、MB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TMS用于治疗脑卒中后CRPSⅠ型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上肢活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

    阻生牙行正畸牵引的临床研究

    陈双喜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前牙埋伏阻生行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区埋伏阻生牙患者40 例,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其口腔颌面部扫描及三维重建,通过影像学和临床判断设计阻生牙的萌出路径,转口腔颌面外科开窗,在裸露的牙面上粘结舌侧链行正畸牵引.牵引结束后拍摄CBCT,对影像资料进行测量,分析阻生牙及对侧同名牙治疗前后牙体长度的变化.结果:32 例阻生牙牵引至正常位置,牙体稳定、牙髓活力及牙周组织正常.牵引成功的阻生前牙牙体长度增长量为(2.05±1.60)mm,显著大于对侧同名牙(0.99±1.25)mm(P<0.05),牵引前及治疗后阻生牙的长度均显著小于对侧同名牙(均P<0.001).结论:正畸牵引能促进阻生牙发育,但和正常萌出的牙齿还有差距.

    阻生牙正畸牵引舌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