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学研究
宁夏大学
农业科学研究

宁夏大学

谢应忠

季刊

1673-0747

xuebaon@nxu.edu.cn

0951-2061795

750021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农业科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国内公开发行,以反映我院科研成果为主,集学术性、实用性于一刊,系大农业综合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农学、林学、园艺、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农田水利、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及有关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综述、应用技术及简报、简讯等。可供有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农业技术管理人员、农业行政管理干部、有关企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多年免耕与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袁海燕袁汉民赵万伏董立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保护性农业技术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麦—稻水旱轮作双免耕(以下简称麦稻轮作免耕)11年定位试验,采用常规土壤养分测定方法,对连续多年麦稻轮作免耕下土壤养分、质地、pH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连续多年麦稻轮作免耕和常规耕作(CK)0~20 cm土层土壤质地差异不明显。与CK相比,连续7年麦稻轮作免耕后,0~10 cm,尤其是0~5 cm表层土壤养分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这种增加趋势在深层土壤中也有所体现。此后连续4年冬小麦单作免耕(共计11年免耕)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质量比呈现随时间推移下降的趋势;全钾、速效钾质量比低于CK;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质量比呈下降趋势,有效铁质量比却呈略上升的趋势;全磷、速效磷质量比高于CK,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免耕与合理轮作是保护性农业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免耕轮作土壤养分保护性农业

    土地面积法定单位及其大致使用场合

    6页

    14份老芒麦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马小梅杨小霞雍佳熹何彩虹...
    7-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评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质资源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测定14份老芒麦种质的12个农艺性状指标和5个营养成分质量分数,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利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茎直径、茎节数、种子宽、千粒质量、株高、分蘖数、鲜干比、叶茎比、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种子产量、粗蛋白质量分数、粗灰分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其中干草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75%,中性洗涤纤维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8%。分蘖数与鲜草产量显著相关,叶茎比与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相关,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主成分分析将18个指标归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65%。利用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4个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E4、E5、E7、E10,在以后的育种工作中可将这4个种质作为候选亲本或核心种质加以利用。

    老芒麦农艺性状营养成分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宁夏农牧交错带不同饲用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刘定鑫武育芳彭文栋马锋茂...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农牧交错带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在宁夏盐池县四墩子开展不同品种饲用高粱种植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8个供试高粱品种的株高、茎直径、叶绿素SPAD值、干鲜比、叶茎比、干草产量、粗蛋白(CP)、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相对饲用价值(RFV)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的株高、茎直径、叶绿素、干鲜比、叶茎比、干草产量、w(CP)、w(Ash)、w(NDF)、w(ADF)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丹草多维、海牛的干草产量较高,达26 106。66、21 893。33 kg/hm2;中科甜438、高粱大奖1230的株高较高,分别为274。13、232。86 cm,其茎秆也较粗,分别为12。52、13。12 mm,w(CP)分别为7。51、6。45,品质较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中科甜438和高粱大奖1230的表现较好,适宜在农牧交错带地区推广种植。

    农牧交错带高粱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移栽期和密度对泽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彭志芸苟才明刘小波杜勇利...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移栽期和密度对泽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于2021年在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开展大田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因素1为移栽期(X):8月17日(X1)、8月27日(X2)、9月6日(X3);因素2为移栽密度(Y):12。0万株/hm2(Y1)、13。5万株/hm2(Y2)、15。0万株/hm2(Y3),测定泽泻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移栽期和密度对泽泻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随移栽期推迟和密度增大,泽泻干物质质量和产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育前期,以X1的泽泻干物质积累较好,移栽后35、50 d分别比X2、X3的群体干物质质量高12。18%/28。15%、5。43%/12。61%;在中后期则是X2的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产量较X1、X3分别高9。53%、10。70%。不同密度处理下单株干物质质量大小依次为Y1、Y2、Y3,群体干物质质量在全生育期以Y2的最大,主要表现在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的协同增大,产量最优,较Y1、Y3分别高13。36%、7。63%;而密度过大、过小均不利于群体物质生产,导致产量不高。综合而言,以8月27日移栽结合13。5万株/hm2移栽密度,泽泻干物质积累最优,产量最大,达2 524。01 kg/hm2。

    移栽期密度泽泻干物质产量

    超敏蛋白与壳寡糖对微咸水灌溉下番茄幼苗的影响

    闫海静冯玺王嘉欣李建设...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微咸水育苗中盐害的缓解方法,合理利用超敏蛋白(HP)、壳寡糖(COS)制剂,以番茄品种玉林达为试材,于温室进行穴盘育苗,设置浸种、叶面喷施、灌溉方式共8个处理:CK1为全阶段淡水;CK2为全阶段微咸水(可溶性盐质量浓度为2。5 g/L);A1为淡水+500倍液HP+微咸水;A2为淡水+800倍液HP+微咸水;B1为200倍液HP+800倍液HP+微咸水;B2为400倍液HP+500倍液HP+微咸水;C1为200倍液HP+800倍液COS+微咸水;C2为400倍液HP+500倍液COS+微咸水,筛选超敏蛋白与壳寡糖制剂的最适处理浓度和方法。结果表明:在微咸水灌溉下,播前采用淡水或HP浸种,苗期叶面喷施COS或HP制剂可以显著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相比于CK2,A2的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277。15%;B2的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了34。96%,丙二醛含量、脯氨酸质量比显著降低;C2的气孔导度显著提高了8。33%;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升了221。13%和14。64%。主成分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播前以400倍液HP浸种,苗期叶面喷施500倍液COS处理对缓解番茄幼苗盐胁迫的效果最优。推荐当地利用微咸水进行番茄育苗时采用该方案培育壮苗。

    微咸水番茄幼苗超敏蛋白壳寡糖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抗氧化能力

    植物工厂LED灯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王静马玲田兴武王晓敏...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甜瓜品种M147为试验材料,在植物工厂设置6种LED灯光照强度处理:T1(300 μmol·m-2·s-1)、T2(420 μmol·m-2·s-1)、T3(480 μmol·m-2·s-1)、T4(540 μmol·m-2·s-1)、T5(600 μmol·m-2·s-1)、CK(360 μmol·m-2·s-1),测定植株株高、节间距、茎直径、节数、叶绿素质量比、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植株和叶片生长性状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生长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植物工厂甜瓜植株生长最适宜的光照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P<0。05),其中T3处理(480 μmol·m-2·s-1)最适宜甜瓜植株生长,株高增长量最大,为180。67 cm,节间距增长量达到7。7 cm,茎直径为12。7 mm,节数为33。

    植物工厂光照强度甜瓜生长

    垄沟间作甜玉米密度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陈鹏博
    39-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陕西商洛地区甘薯、玉米争地问题,充分利用甘薯田间的光、热、水、肥资源,进一步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和效益,以甘薯商薯19和甜玉米苏克甜1506为试验材料,商薯19采用大垄双行水平对栽法栽培,在垄沟内间作苏克甜1506,研究苏克甜1506的4种不同密度处理对商薯19产量的影响规律,筛选综合效益最佳的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苏克甜1506种植密度的增大,第1商品果穗数也相应增加(P<0。01);第2商品果穗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0。01);而商薯19产量持续减少(P<0。01)。对于收获的甜玉米商品果穗数,苏克甜1506 的密度不宜高于889株/667 m2;对于综合净收益,当苏克甜1506的密度为667株/667 m2 时,甘薯产量为2 801。4 kg/667 m2,甜玉米果穗商品数为1 284穗/667 m2,每667 m2净收入为5 903。88元,收益最高,较甘薯单作收益增长770。86元/667 m2。

    商薯19苏克甜1506间作产量效益

    分期播种对日光温室板蓝根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苏兵张亚红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分期播种对日光温室板蓝根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不同播种期下板蓝根苗期和定植后的生长指标、定植后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板蓝根出苗时间相应提前,全生育期逐渐缩短而后又延长,苗期及植株各项生长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质量比均有所下降。试验得出,宁夏地区板蓝根设施栽培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最佳定植期为6月上旬—7月上旬,5月20日播种的板蓝根产量高,经济效益高。

    板蓝根播种期生长发育产量品质

    枸杞LbSPL6重组蛋白的纯化和复性

    张金金张真露石晶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花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调控植物适应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PL蛋白中含有高度保守的SBP功能结构域,通过特异性结合基因的启动子元件,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对已获得的枸杞pET28a-LbSPL6融合蛋白进行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并对形成的包涵体蛋白进行纯化和复性。结果表明:诱导温度37℃、c(IPTG)=1 mmol/L诱导4 h后,LbSPL6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原核表达的LbSPL6蛋白,在各种诱导条件下的存在形式都为包涵体;通过超声破碎回收包涵体,并将沉淀在变性缓冲液中进行溶解复性,利用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从而获得有活性的重组LbSPL6融合蛋白。蛋白免疫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纯化后的蛋白为LbSPL6重组蛋白。试验纯化得到的重组LbSPL6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枸杞LbSPL6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枸杞LbSPL6重组蛋白蛋白质纯化蛋白质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