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管理

赵玉民

双月刊

1001-8611

nykjgl@126.com nykjgl@cjaas.com

0431-87063159

130033

吉林省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农业科技管理/Journal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融探索性、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始终把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学科建设奉为最高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高质量发展途径研究

    张凯蔡彦虹张慧李岩...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自2015年成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 目管理专业机构,先后承接了"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北方干旱半干旱与南方红黄壤等中低产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等10个重点专项及"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1个重大专项的具体管理任务.成为专业机构以来,中心聚焦服务产业发展关键任务目标,不断理顺关系、创新方式、苦练内功、优化服务,扎实推进一流专业机构建设,切实体现了"接得住、管得好"的改革精神,探索出项 目管理专业机构管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 目的有效路径.文章综述了中心专业机构建设过程中,在理顺关系、创新方式、苦练内功、面向产业、党建引领等方面的有效探索,梳理了对农业系统相关司局、事业单位重点工作的科技支撑案例,并对下一步专业机构建设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科技管理提供借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成效支撑案例粮食安全绿色发展耕地保护精准扶贫

    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践与思考

    刘海礁王瑛李永鑫杨帆...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基本情况,总结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如健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梳理赋权清单、建立负面清单、简化赋权流程等,阐述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践,分析了河南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模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及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的对策建议.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践模式河南省

    加强辽宁省、市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崔玥晗孙大为宋晓东孙振宇...
    11-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协同合作是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辽宁省已经初步构建了具有辽宁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和体制变革,其在体制机制、结构和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市两级农业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在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着力培育重大成果、加强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探索激励机制与加强监督考核等推进辽宁省、市农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辽宁省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河南省为例

    孟凡李国领郭振华张志杰...
    16-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突出引领作用.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是我国粮油生产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农村人口大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体系、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等推动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创新链视角下地方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创新效率测度研究

    池敏青刘用场张梅黄健...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创新链理论,将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DEA-Malquist指数法测算2011-2020年21家福建省属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效率.结果表明:10年间,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均表现为退步状态,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下降5.10%,成果转化阶段下降3.20%,可见两阶段均有较大提升空间;21家机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差距明显,47.62%的机构科技研发效率处于退步状态,创新指数最大差距达0.756,38.10%的机构成果转化效率处于退步状态,创新指数最大差距达0.919;机构创新发展模式差距大,23.81%为集约型,9.52%为粗放型,28.57%为研发高效-转化低效型,38.10%为研发低效-转化高效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快推进科技政策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引导机构形成学科布局、技术积累与产业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科研组织模式等内部因素,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创新链公益农业类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创新模式DEA-Malquist指数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案例分析——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例

    王红梅杨琼张永进胡双双...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机构的建设背景、科技支持案例,分析了该机构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并从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促进自身供血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旨在为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事业单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质量提升研究——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罗晶陈萍黄微吴斯骏...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农业科技供给的重要动力来源,其科技服务质量对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三农"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该院科技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强化科技支撑、畅通需求表达通道、稳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科技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新形势下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王森沈昆仑罗奕秋颜伟...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推动种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中处于关键环节.新时代背景下,种业科技创新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从加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与深度挖掘利用、健全种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条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相关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撑.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服务管理机制江苏省

    甘肃省农业科技现代化综合评价研究

    张丽丽张东伟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综合评价甘肃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状况,对于准确研判全省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文章分析了甘肃省14个市州2022年农业科技发展相关数据,构建了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组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进行排序,并依据贴近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了 3个类别层次.研究表明: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普遍不高,呈现出从西部到中部,再到南部依次降低的趋势,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科技基础条件不足、研发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体系不优,依然是制约各市州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提升的短板.基于此,提出了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科研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效率等促进甘肃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甘肃省农业科技现代化综合评价熵权TOPSIS组合评价方法

    金融科技助力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研究

    操晓燚施若石政英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畜牧业作为贵州省12个特色产业之一,在贵州省兼有保供、脱贫、生态三大功能,对于贵州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为金融科技在贵州省生态畜牧业的应用提供了保障.文章分析了金融科技助力贵州省生态畜牧业的机制,梳理了贵州省金融科技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从中剖析出当前金融科技助力贵州省生态畜牧业面临的困境,并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完善畜牧业数据征信体系和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对贵州省生态畜牧业的推动作用.

    金融科技生态畜牧业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