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毛俊雄 李春岩

双月刊

1006-351X

nysjjbzz@vip.163.com

0311-66002451

050000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Brain and Nervous Diseas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以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及交流临床实践经验为宗旨。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并重,贴近实际与临床。既有科研成果及实验研究,又照顾到基层医务工作者,共同提高与受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颅脑术后并发癫痫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杨燕妮王雪华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颅脑术后并发癫痫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纳为癫痫组(n=86),选择同期行颅脑术后未发生癫痫患者115例纳为非癫痫组(n=11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方式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影响因素.采用R4.1.2软件包及MS程序包建立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价值.结果 癫痫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3~15分、光反射(正常)占比明显低于非癫痫组,机械通气、脑疝、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占比明显高于非癫痫组(P<0.05).癫痫患者修补材料自体占比明显高于非癫痫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13~15分是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保护因素(P<0.05),机械通气、脑疝、颅内血肿是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R软件绘制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显示,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95%CI:0.778~0.941),敏感度为91.53%,特异度为70.00%.结论 机械通气、脑疝、颅内血肿是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GCS评分13~15分可降低癫痫发生风险,根据以上因素建立颅脑术后并发癫痫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颅脑术后并发癫痫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早期评价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

    颅脑术后癫痫列线图模型构建临床应用

    血清触珠蛋白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研究

    贺蕾张芮娟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触珠蛋白(H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AD患者113例作为A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1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P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分析血清H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对AD易感性的影响,对比AD组不同认知障碍程度患者血清H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分析血清HP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A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 AD组血清HP水平为(2.16±0.68)μg·mL-1,高于对照组(1.38±0.41)μg·mL-1(P<0.05);经检验显示,HP基因型分布具有人群代表性(P>0.05).经秩和检验显示,两组HP1-1、HP2-1、HP2-2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2检验显示,AD组等位基因HP1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血清HP高水平、HP1-1基因型、携带等位基因 HP1 会显著增加 AD 易感性(RR=3.133、2.210、2.053;95%CI 为 2.288~4.289、1.736~2.814、1.654~2.547,P<0.05);AD组重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HP水平(2.86±0.63)μg·mL-1>中度认知障碍患者(2.16±0.40)μg·mL-1>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83±0.31)μg·mL-1(P<0.05);经秩和检验显示,AD组不同认知障碍程度患者HP1-1、HP2-1、HP2-2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x2检验显示,AD组重度认知障碍患者等位基因HP1频率>中度认知障碍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P水平、基因型HP1-1、等位基因HP1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HP高水平、HP1-1基因型、携带等位基因HP1会显著增加AD发生风险,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为临床诊治提供新靶点.

    阿尔茨海默病触珠蛋白血清水平基因多态性易感性认知障碍

    杂志社版权页声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社
    76页

    AAV9-OPTN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自噬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温迪李秋生李媛媛王燕燕...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以自我互补双链腺相关病毒9为载体介导的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AAV9-OPTN)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SOD1-G93A转基因模型小鼠自噬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ALS的转基因SOD1-G93A突变型小鼠动物模型,在其出生后30~40 d龄时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鞘内注射AAV9-OPTN,对照组鞘内注射AAV9-GFP.在注射40~50 d后,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腰髓中OPTN含量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PTN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自噬通路相关蛋白p62、TBK1、LC3的染色情况及荧光含量变化.结果 蛋白印迹结果显示鞘内注射AAV9-OPTN后,腰髓中OPTN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FP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OPTN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均P<0.01).对自噬通路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AV9-OPTN治疗组中TBK1、LC3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62的荧光强度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AV9-OPTN可以转导至小鼠腰髓中并诱导OPTN蛋白表达,能够激活SOD 1-G93A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自噬通路.

    肌萎缩侧索硬化SOD1-G93A转基因小鼠腺相关病毒9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自噬通路

    丙泊酚通过miR-301a/PI3K/AKT轴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黄德勋周晋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在脑胶质瘤(glioblastoma,GBM)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凋亡和迁移、侵袭.生信数据库和qRT-PCR分析miR-301a的水平.蛋白印迹法分析PI3K/AKT通路活性.结果 丙泊酚抑制GB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miR-301a在GEB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丙泊酚通过抑制miR-301a的表达抑制GBM细胞的恶性进展.此外,miR-301a过表达可以促进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而丙泊酚处理部分减弱miR-301a过表达对p-PI3K和p-AKT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丙泊酚通过可能介导miR-301a/PI3K/AKT轴抑制GBM进展,这项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使用丙泊酚,以期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获得更好的患者预后.

    丙泊酚miR-301aPI3K/AKT通路胶质瘤增殖迁移

    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徐冰泉季灵刘晓卫周园园...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医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205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79)、认知功能正常组(n=126),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以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模型在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居住地、受教育年限、饮酒、眩晕程度、卒中次数、病灶部位、脑白质疏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酒、高血压、重度眩晕、病灶部位在额叶、脑白质疏松是影响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饮酒、高血压、眩晕程度、病灶部位、脑白质疏松因素构建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曲线下面积(ROC)曲线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在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预测敏感度85.34%、特异度为57.33%,AUC为0.782.结论 基于饮酒、高血压、重度眩晕、病灶部位在额叶、脑白质疏松的预警模型可以有效评估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脑卒中眩晕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风险预警模型

    p150Glued缺失导致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能轴突变性

    郑佳音王昕宇于佳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佩里综合征相关蛋白p150Glued在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特异性敲除p150Glued的cKO小鼠和对照组(Ctrl)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目变化及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的结构.结果 cKO小鼠中脑中ALDH1A1阳性和ALDH1A1阴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均显著丢失,纹状体中ALDH1A1阳性和ALDH1A1阴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也显著丢失.cKO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明显肿胀,且肿胀的轴突中存在异常积累的VAMT2阳性囊泡和Cathepsin D阳性结构.结论 p150Glued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及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结构的完整性所必需,p150Glued缺失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运输功能障碍.

    p150Glued佩里综合征多巴胺能神经元纹状体多巴胺能轴突

    体感诱发电位联合血清学指标对AI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仝霖万万罗辉孙贇...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接受药物干预和标准化康复治疗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常规内科药物及肢体康复治疗.测定急性期的SEP和血清指标,于患者发病后48 h、3 w、12 w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患者上肢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分析SEP、S-100β及两者联合时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预测指标最佳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44例.患者48h、3w和12 w的FMA和mRS评分具有中等以上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 0.585,P<0.001).患者48 h内的FMA评分与3 w和12 w时的FMA评分均强相关(P<0.001);患者48h内的mRS评分与3 w和12 w时mRS评分均显著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20潜伏期和S-100β是影响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20潜伏期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22.03ms;S-100 β的最佳截断值为151.82ng·L-1.当两者联合时,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预测的敏感性为73.57%,特异性为91.16%,AUC为0.917;其中AUC大于N20潜伏期和S-100 β单一预测(Z=5.427和5.516,P<0.001).结论 AIS患者的FMA评分和mRS评分具有相关性,急性期的N20潜伏期和S-100β是影响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具有预测价值.当两者联合时,预测价值更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体感诱发电位S-100βFugl-Meyer评定法改良Rankin评分

    山莨菪碱通过抑制ATF6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延缓颅内动脉瘤疾病进展

    陈兵冯浩邹成功唐辉...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anisodamine)延缓颅内动脉瘤(IA)疾病进展的疗效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小鼠.模型组小鼠建立IA小鼠模型.体外细胞实验,使用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进行,分为3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LPS+山莨菪碱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Willis环动脉瘤血管壁组织和HUVECs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质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因子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上述组织和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 在体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Willis环动脉瘤血管壁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质因子转录激活因子-6(ATF6(p50))、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核转录因子κ B(NF-κ B(p-p65))亚基水平上调(P<0.05),ATF6(p90)水平下调(P<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因子凋亡相关蛋白(Bax)、裂解-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水平上调(P<0.05),B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2(Bel-2)水平下调(P<0.05).AKT和NF-κ B(p65)亚基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 β)的水平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上述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HUVECs细胞实验,与对照组相比,LPS 组 ATF6(p50)、p-AKT、NF-κ B(p-p65)亚基水平上调(P<0.05),ATF6(p90)水平下调(P<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因子Bax、cleaved Caspase-3水平上调(P<0.05),Bcl-2水平下调(P<0.05).AKT和NF-κ B(p65)亚基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上调(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脂多糖+山莨菪碱组逆转了上述检测指标的水平(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抑制ATF6通路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或许可延缓IA疾病进展.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山莨菪碱

    雷帕霉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曹齐李文杰王强陈原...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雄性SD大鼠SAH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RAP组和三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各20只.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潜伏期时间及穿越原平台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评价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严重程度,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器超微结构,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4组间大鼠潜伏期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Beclin-1和LC3-Ⅱ表达水平、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潜伏期时间由短到长、穿越原平台次数由多到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由低到高均依次为sham组、RAP组、SAH组和3-MA组,Beclin-1和LC3-Ⅱ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sham组、3-MA组、SAH组和RAP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P可增强自噬活性,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为临床治疗早期脑损伤(EBI)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雷帕霉素蛛网膜下腔出早期脑损伤自噬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