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莆田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莆田学院学报
莆田学院学报

宋一然

双月刊

1672-4143

ptxyxb@163.com

0594-2680423

351100

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莆田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uti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办刊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面向科技、教育工作者;并直接为莆田市地方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等提供学术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女性赋权背后的父权——论《甜牙》中的双重叙事进程

    曲涛孙星星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小说《甜牙》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伊恩·麦克尤恩的经历细读文本发现,《甜牙》存在双重叙事进程.在显性叙事进程中,女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凸显了不畏男权压制的主题意义,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解放事业持乐观态度.在隐性叙事进程中,女性受男权左右,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揭示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侵蚀,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独立的质疑和担忧.双重叙事进程并列前行,展现了女性复杂的社会处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主题意义.

    父权女性赋权伊恩·麦克尤恩《甜牙》双重叙事进程

    伍尔夫短篇小说情节张力的认知美学探索——以《幽灵之屋》为例

    蔡凤梅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认知美学视角,梳理显性和隐性情节张力的构建机制,并基于伍尔夫短篇小说《幽灵之屋》的文本表征分析,揭示其情节张力构建和主题内涵实现机制,以厘清读者对情节审美体验的认知理据.研究表明:1)《幽灵之屋》通过"梦境"到"现实"的转换构建显性情节张力,"梦境"世界通过空间隐喻的距离逼近和悬念设置增加张力;2)隐性情节张力则通过文本变异表征(如时态变化、重复句式下遣词变化以及含混意象逐渐聚焦等)实现,增加了文本厚度且增强了情感共鸣;3)两者都凸显了生命哲学隐喻.研究结果可为情节张力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是对伍尔夫短篇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补充.

    伍尔夫情节张力认知美学隐性情节

    论《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中的生命意识

    徐国庆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本分析,挖掘华文文学作家周励的散文集《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中蕴含的浓厚生命意识:关于历史与当下的生命之寻,关于他者与自身的生命之思以及彰显激情与热爱的生命之力.通过对生命意识的分析,揭示周励对不同历史时期与生命个体的真挚情感,浓厚的人文关怀以及坚定的非虚构创作姿态,以期对周励的华文文学创作研究提供参考.

    周励《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生命意识华文文学

    基于DIMT模式的传统村落文创产品设计探析

    韦锦城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基于东方广义符号学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为传统村落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基于李思屈提出的"言-象-意-道(DIMT)"模式,分析该模式的基本特点与研究现状;改进李思屈的DIMT模式,形成"文以载道-因言入象-立象尽意-超言绝象"的设计方法;以福建传统村落西浦村文创产品设计为例,验证该方法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DIMT"模式传统村落文创产品设计路径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俗与大戏

    吴刚毅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日据时期台湾的民俗与大戏,以文献为基础结合调研进行综合分析论述;认为台湾的民间戏曲活动具有两大特色,一是与民间信俗关系密切,二是借此处理人际关系;论述台湾早期民间戏曲主要源自大陆闽、粤地区,可分为大戏、歌舞小戏、偶戏三大类,在日据时期台湾盛行的大戏包括南管戏、北管戏、四平戏、歌仔戏及京戏.

    台湾日据时期民俗大戏

    莆田城市形象在抖音短视频中的媒介化建构——基于用户视角分析

    刘志余越黄鑫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莆田城市形象的媒介化建构,分析用户生成内容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了特定时间段内的短视频样本,说明城市形象的建构是一个由用户互动和多样化内容共同推动的动态过程;认为莆田城市的硬环境形象通过用户的个人视角得到展现,软环境形象以妈祖文化为核心,功能形象则通过美食等元素体现;指出普通用户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而官方与普通用户的合作对塑造全面的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莆田城市形象短视频媒介化建构

    新媒体时代下莆仙戏的传播现状及策略

    李涵玙张丽娟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后羿采集器、微词云等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莆仙戏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情况;发现新媒体为莆仙戏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但莆仙戏传播也面临传播内容同质化、观众流失以及运营策略不当等问题;提出开发多元化内容、吸纳多元受众以及差异化传播等以推动莆仙戏在新媒体时代的有效传播与发展.

    新媒体莆仙戏同质化传播策略

    作品选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