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莆田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莆田学院学报
莆田学院学报

宋一然

双月刊

1672-4143

ptxyxb@163.com

0594-2680423

351100

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133号

莆田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uti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办刊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面向科技、教育工作者;并直接为莆田市地方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等提供学术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闽方言特征词"洋"的使用与语义演变

    郑丽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和地名语料库统计,发现"洋"作为地名通名在闽方言区具有普遍性,最早用于田地名,后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地名;剖析"洋"的语义演变史,它最初指代某一条河流,衍生出"水势盛大、水面宽广"或"宽广"的形容词性意义,又在语言经济原则和缩略语取首原则的指导下,"洋田"缩略为"洋",获得"田地"义,一块田地,可以作为一处地点的地标,地标可用来给地点命名,"洋"成为地名词.

    闽方言特征词地名语义演变

    聚合类英汉词典APP评价体系构建

    陈玉珍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电子词典评价体系对推动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词典批评理论,拓展电子词典学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ew&Szarowska的双语在线词典评估框架,为聚合类英汉词典APP 构建一个"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四级评价体系,涵盖词库来源、收词范围、词条处理、检索结构、信息呈现、附加功能 6 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均包含若干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再细化为若干项具体的评价标准,同时提供建议的评价方法,以期推进与数字化时代相适应的词典批评研究,为电子词典编纂实践和用户词典选择提供参考.

    英汉词典APP聚合类评价体系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论黄滔的"声文相应"说

    陈毓文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滔在《答陈磻隐论诗书》等文中提出"声文相应"说,倡导诗歌刺上化下的教化功能,强调言为心师,主张"着物象"与"动人情"的统一.这一主张的提出既根源于唐末五代时期闽地儒学良好的发展生态,也与其诗文创作实践密切相关.它反映了唐宋之际儒学在闽地的传承与变化,也构成了儒学南方化进程中重要一环.

    黄滔声文相应儒学南方化

    现当代中国画人物创作中光影的运用

    杨幼梅王涵阳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光影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运用及表现形式;论述现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光影表现,从三个方面论述光影对现当代中国画人物创作的意义;结合徐悲鸿、蒋兆和、田黎明等现当代画家的人物作品和笔者的创作实践,探讨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如何传承和发展光影技法.

    光影传统中国画现当代中国画中国人物画

    数字经济时代构建中国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策略分析

    沈惠娜刘京华
    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脉络梳理、统计数据分析等方式,剖析数字经济时代构建中国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增长迅速、出口目标市场集中度较高、数字文化贸易成为文化贸易的主体;当前存在研发投入滞后、数字服务贸易限制、发达国家数字平台垄断、市场需求消费偏差、文化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构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文化贸易新优势.

    数字经济时代文化贸易竞争优势实现路径

    《初学记》附《严陆校宋本异文》考论

    张伟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本梳理,考证中华书局排印本《初学记》卷二十五后所附《严陆校宋本异文》的真伪性.所谓的《严陆校宋本异文》来自于严可均从王昶旧藏本中抄录的与明徐守铭本完全绝异的文字,这些文字又藏于我国台湾的郑氏宗文堂刻本《初学记》中;指出严氏所录已非郑本原貌,《严陆校宋本异文》实为后人伪造,严可均误认为真,这一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学者对《初学记》明清版本的认识,成为安国所得底本为残本说,乃至《初学记》有安国活字本说.

    《初学记》严可均版本异文

    福源探微:先秦儒家福文化观念解析

    吉峰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阐释福文化观念.福文化观念始于先秦,儒家使其成系统架构.在内涵规约层面,先秦儒家认为福是上天神鬼恩赐,天子可施福泽,明确了"五福"范畴并使其具象化.在物质方面,先秦儒家认为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制民恒产"构建了福的实践机制.在精神结构维度,先秦儒家认为福以仁为核心、礼为约束,"德福"密切关联,并提出"君子三乐",主张辩证看待福祸关系.福文化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成活态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

    先秦儒家福文化观念内涵规约物质基础精神结构当代价值

    《莆田学院学报》2024年总目次

    后插1-后插4页

    近现代莆仙书画家作品选粹

    文寿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