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实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实用技术
汽车实用技术

刘大鹏

月刊

1671-7988

aenchina@126.com

029-83388574

710043

西安市幸福北路39号

汽车实用技术/Journ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汽车实用技术》杂志创刊于2003年,是面向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及科研院所广大师生专门刊登各类学术论文的科技期刊,杂志全面报道国内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材料、工艺装备以及生产制造等方面的应用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P神经网络在离心压缩机叶轮优化中的应用

    董志强于根亮董逸飞陈义恒...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设计效率并降低计算资源消耗,针对遗传算法优化中计算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少量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效率与叶轮参数的映射关系,结合 IPSO优化其参数,同时利用遗传算法(GA)确定叶轮的最佳性能参数。研究表明,改进的IPSO算法通过增强粒子群的动态适应性和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优化效率。优化后的叶轮等熵效率提高 1。34%,多变效率提高 1。04%,流量增加 10。4%。该方法显著提升了离心式压缩机叶轮的设计效率和性能,为复杂流体机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离心式压缩机CFD仿真叶轮参数优化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基于DoIP协议的车辆刷写设计

    高健周焕宇吴明睿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在整车研发中基于以太网实现车辆高带宽诊断通信无疑已是工程师们热议的话题。目前,车载诊断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没有标准的开发体系来约束。文章基于以太网和诊断功能测试,实现了诊断生态平台完整闭环操作,且使用基于以太网协议的诊断通信(DoIP)具有诸多优势,如更快的诊断响应、传输大量数据的时间更短等。文章将结合实际案例从UDSonDoIP数据库开发、DoIP诊断通信连接和 DoIP刷写实例三个方面来阐述 DoIP功能,同时提供DoIP刷写速度与控制器局域网(CAN)刷写速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oIP的诊断数据传输不仅提高了诊断仪与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同时缩短了传输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数据传输性能,对以太网诊断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太网技术车载诊断DoIP协议ECU刷写

    一种新型外置式可变进气格栅系统研究

    柯朝东束萍萍鄂明宇
    68-7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问题,可变进气格栅系统(AGS)在新能源车型上越来越广泛应用。文章结合某车型的实际开发案例,从属性目标设定、布置要求、结构设计要点以及性能要求等方面为外置式进气格栅的设计方案提供了全方面的解析和说明。区别于传统的内置式AGS,外置AGS对于整车降风阻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增加了整车的可玩性和科技感,可以为后续新车型设计提供借鉴。

    乘用车可变进气格栅智能化风阻热管理

    基于AMESim的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研究

    张俊甲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P-EPS)系统为对象,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多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上,与实际模型相比,数学模型往往忽略了实际参数影响与实际系统有较大偏差。结合目前电动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已有研究基础,采用AMESim半物理仿真软件建立了 P-EPS系统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一种适合该系统的三控制两补偿的控制策略,结合所搭建半物理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 AMESim搭建的P-EPS控制性能效果良好且易于实现,为P-EPS控制策略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仿真研究控制策略AMESim

    基于LS-DYNA的某车型轿车正面25%偏置碰撞仿真研究

    李声元刘宇飞刘彩娟黑中垒...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因车辆碰撞导致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文章基于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试验规程,以某车型轿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正面 25%偏置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从整车形变与假人伤害值两方面评估汽车在小偏置碰撞中的安全性能,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A柱最大位移量由 159。38 mm下降为 94。73 mm,减小 40。73%;Shotgun最大位移量从优化前 60。52 mm下降为 50。56 mm,减小 16。44%;前围板最大侵入量从优化前226。78 mm下降为 203。29 mm,减小 10。36%;假人头部伤害指标(HIC)降低 39。89%,假人胸部粘性指标(VC)降低 32。48%。该研究可为后续小偏置碰撞试验及整车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有限元法C-IASI正面25%偏置碰撞仿真分析

    重型国六柴油车后处理故障对NOX排放影响研究

    王儒梟夏坤尚勋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车辆后处理故障对车辆排放的影响,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辆在用国六重型柴油车进行传感器和劣化件故障模拟排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氮氧上游温度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上游温度传感器故障及废气再循环(EGR)劣化和中冷器故障会导致车辆氮氧排放明显恶化,氮氧排放超标准排放限值,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上游温度传感器故障会导致氮氧排放超限值,但影响较小,而氮氧下游温度传感器故障则不会导致车辆排放超限值,同时车载诊断(OBD)系统能有效识别车辆故障并报警。

    故障模拟OBD检测车载排放测试重型车后处理

    基于DOE的座椅头枕抖动评价标准研究

    李忠良王华峥赵金华韩自锋...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座椅头枕行车时抖动,显著降低用户体验,影响用户购车意愿,现行评价难以反映座椅头枕抖动的实际水平。文章识别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并加以规范,同时针对抖动加速度测试,从传感器选型、粘贴、测量及信号处理等步骤方面,规范试验过程;应用试验设计(DOE)方法筛选影响抖动的关键因子,基于DOE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主、客观评价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并建立主、客观评价指标回归方程,制定头枕抖动的加速度标准值,指导座椅头枕抖动验收评价。

    座椅头枕抖动主观评价加速度评价标准试验设计

    钢制汽车前下控制臂优化设计方法

    张桂银李颖姜煜胡礼...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量产钢制汽车前下控制臂为优化对象,提出了一种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设计域预处理、优化参数、几何重构等拓扑优化关键步骤的设计方法以及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合冲压工艺探讨了控制臂形貌优化及形貌重构方法;阐述了模态的敏感区域识别以及频率优化方法。重新设计的控制臂具有质量轻、性能优的特点,文章阐述的方法为钢制汽车前下控制臂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前下控制臂拓扑优化形貌优化概念设计详细设计

    2000MPa级一体式激光拼焊门环关键性能

    李宁张景李文中李静...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整车的侧面碰撞和轻量化效果,文章简述一体式激光拼焊和热成型门环关键性能技术,采用三种不同料厚的 1 000、1 500、2 000 MPa强度的热成形钢板方案。从焊缝位置拉伸、维氏硬度、极限尖冷弯、低温冲击、延迟开裂五个实验去验证。结果表明,2 000 MPa一体式热成型激光拼焊门环为最佳方案。该研究为后续一体式门环设计开发提供了经验。

    热成型钢门环关键性能激光拼焊

    "岗课赛证"融通下新能源汽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王康俊吴壮刘丹丹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提出为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为切实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核心课程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为载体,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岗位需求、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证书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进行任务驱动式课程设计及实践评价。探索了一条提升"岗课赛证"深度融通的教学设计方法与路径。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培养适应现代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岗课赛证教学改革故障诊断新能源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