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高青

季刊

1671-8372

xbsk@qust.edu.cn

0532-88957768,88957897

266061

青岛市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开展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注重学术创新,勇于理论探索。本刊影响因子2005年名列全国同类期刊第6位,山东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1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

    张明斗王文旭
    1-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流域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对其2013-2022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区域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10年间,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波动上升,年均增幅为1.05%;多极化趋势减弱,形成"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空间格局重心分布在中、下游地区界限附近,且呈现向西向北迁移的迹象.第二,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尼系数波动下降,整体差异缩小;中游地区内部差异最显著,下游地区内部差异扩大;上-下游区域间差异最小,为0.058,中-上游区域间差异缩小幅度最大,为5.88%;超变密度的平均贡献率为39.27%,高于区域内差异贡献率(32.37%)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28.26%),是区域差异的核心来源.第三,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具体障碍因素为建成区面积占比、人均水资源量、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建议从因地制宜施策、健全区域间开放合作机制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三个方面提升黄河流域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缩小区域差异.

    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演变区域差异障碍因素黄河流域

    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空间分异、动态演进规律及收敛趋势——278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潘明明张杰刘子祥
    1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我国共同富裕评价体系,以278个地级市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分析和收敛模型,探究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空间分异、动态演进规律及收敛趋势.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各地级市共同富裕水平均逐年上升,但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大幅领先中、西部,长三角共同富裕水平大幅领先其他经济圈,一线城市共同富裕水平大幅领先其他规模等级城市.第二,组间差异是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但三大地理经济分区和五大经济圈的组内差异也不容忽视.第三,无论在全国整体层面还是在不同地理经济分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方面,共同富裕水平均缓慢攀升,且相对、绝对差距均逐步缩小,但动态演进中的路径依赖、降级风险、部分区域和规模等级城市极化发展等问题也突出.第四,全国整体、各分区和规模等级城市共同富裕水平均支持收敛,共同富裕水平落后城市对领先城市形成追赶态势,我国各地共同富裕水平最终将趋于一致.立足上述分析,我国开展共同富裕工作应从提升城市共同富裕水平和增进城市间共同富裕均衡程度两方面共同发力.

    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动态演进收敛趋势

    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

    李勋来葛云云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税三期工程试点推行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来探究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显著抑制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发生,发挥一定治理效应;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表现更为显著,具有企业异质性.在数字监管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及税务机关应科学提高税务稽查力度,积极助力金税四期工程实施建设,企业应提升信息透明度,优化内部税务管理.

    金税三期工程非效率投资数字化税收征管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ESG表现、新质生产力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占贞王宇凡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5-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ESG表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机制变量,企业良好的ESG表现通过优化劳动力配置、改进生产工具质量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非制造企业、重污染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快推进企业ESG治理,加强ESG实践与战略规划的整合,强化ESG信息披露与评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新质生产力;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实施差异化战略,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持续增长,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ESG表现新质生产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

    谢丽彬高鹏怀徐国立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基于金融科技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机理的分析,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OLS、GMM、Ⅳ-2SLS、SDM方法对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发展对乡村振兴整体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三个子维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治理有效及乡风文明维度的影响不显著;第二,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本地金融科技发展对关联省份乡村振兴具有抑制作用.由此提出加强农村地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区域协同发展、推动金融科技产品服务创新、深度融合金融科技与乡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金融科技乡村振兴空间效应

    环境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保民姜世巍
    57-6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股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会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主要通过提高融资约束和交易成本、降低创新产出等途径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且对于处于低成长期、内部控制水平较低、董事会成员背景丰富度较低的企业抑制作用更明显.因此,企业应通过进一步优化管理层结构、完善预决算制度、强化风险管控,政府通过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落实好复合型人才引育政策、创设高效的金融机制等,共同推进制造业企业提高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环境不确定性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融资约束创新产出交易成本

    数字经济赋能碳减排的机理、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刘立峰朱风慧刘琴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2011-2021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直接促进城市碳排放量下降;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碳减排的重要路径;第三,数字经济对山东省碳排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促进本地碳减排的同时,能够对周边城市碳减排起到较好的推动效果;第四,各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应挖掘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突出龙头城市引领作用,加强配套措施联动.

    数字经济碳排放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溢出效应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多元体系并行冲突问题与专门化进路

    高志明董敏
    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是一种关联特定地域产品的公共品牌,地理标志权是介于商业标志与创造性智力成果之间的一种独特知识产权.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包括商标法律及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规章体系,地理标志产品规章体系,农林产品地理标志规章体系.然而这种多元并行的法治体系,由于缺乏统一性与专业性,存在着相互掣肘与彼此冲突的问题.从地理标志保护的法理、历史与现实,可证成我国地理标志专门化保护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因此,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应当由多元化体系并轨为专门化保护,完成其体制并轨;通过制定统一的、专门化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完成其规范升级;通过设立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部门,完成其机构专设,从而实现对地理标志的统一管理和有效保护.

    地理标志多元体系并行冲突专门化保护

    来稿须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83页

    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全球规制的法律争议与中国方案

    李浩梅黄惠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部分,为了有效规制国际航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际海事组织正在制定具有全球约束力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机制.然而,国际社会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中的适用问题仍存在争议,各国在减排措施的具体设计上也存在很大差异,欧盟对国际航运碳排放的单边规制,使建立全球多边体系进一步复杂化.为推动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规制,化解相关争议势在必行.因此,在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多边谈判中,中国应维护国际海事组织的统筹地位,坚定倡导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规则的多边主义立法方向,完善中国方案,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机制.

    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争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