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连湘

双月刊

1672-6987

xbzr@qust.edu.cn

0532-88959017,88959018

266061

青岛市松岭路99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因学校名称的变更曾用《山东化工学院学报》、《青岛化工学院学报》刊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获奖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等的来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收录,并己加入台湾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工程与制药、环境科学、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或研究简报,以及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学科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纤维三维编织预制体渗透特性实验研究

    周胜兵姜又强宁慧铭胡宁...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用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开展了预制体材料渗透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模具为厚度可调的长方体中空结构。通过分析液体在厚度和孔隙率不同的4 种三维编织预制体内的渗透过程,结果表明,所有预制体在面内的渗透主向与编织的轴/横向平行,且轴向渗透率约为横向渗透率值的 3。2 倍。液体在 A 预制体内的渗透性最好,其轴向、横向和厚度方向的渗透率值分别为 1。136×10-10、4。259×10-11 和 5。900×10-12 m2,厚度方向上的渗透率远小于面内渗透率,差距在 1~2 个数量级。液体在预制体内 3 个方向上的渗透是相互影响的过程,预制体厚度方向上的渗透特性影响了面内的渗透特性。

    三维编织预制体渗透率厚度空隙率碳纤维复合材料

    异质原子掺杂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碳宿主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马政伟陈甜甜朱开兴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尿素和ZIF-67 为原料,通过分步碳化得到了氮氧掺杂多孔碳(N-O-ZIF),相比于未掺杂制备的多孔碳(ZIF)相比,N-O-ZIF含有更多的氮元素,可以为锚定多硫化物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更好地抑制穿梭效应,提高硫的利用率。以 N-O-ZIF 为硫宿主材料的锂硫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S@N-O-ZIF 复合正极在 2 A·s-1 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高达 780。0 mAh·g-1,循环 500 圈后,容量保持率为 78。65%,圈均容量衰减率为0。043%。

    ZIF-67尿素掺杂锂硫电池

    高性能聚丁烯-1/聚丙烯釜内合金管材的结构与性能

    魏文康王传伟刘晨光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单螺杆管材挤出机,制备了高等规聚丁烯-1(i PB)与聚丁烯-1/聚丙烯合金(PBA)管材,通过差式扫描量热、小角X射线衍射、耐热蠕变、爆破性能、静液压性能与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i PB与PBA管材的结晶性能与力学性能,PBA管材中 PB的片晶厚度,熔融温度与结晶温度均得到提升,耐热蠕变性、爆破与静液压性能、力学性能均优于i PB 管材,可作为新一代高性能热水管材使用。

    高等规聚丁烯聚丁烯/聚丙烯釜内合金高性能管材

    不同维度碳系材料填充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流变行为

    李媛媛乔盼贾婷婷尚子豪...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组分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少层石墨烯(FLG)和炭黑(CB)填充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外观形貌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填料的添加量和形貌都会影响其黏弹性和内部结构,其中 MWCNTs 的加入对 PPR 复合材料的黏弹性改变明显强于CB 与FLG。在相同含量下,只有PPR/MWCNTs体系出现了拉伸硬化、黏弹逾渗、剪切变稀程度增加等特殊流变现象,这是高长径比 MWCNTs 的自身缠结及与基体间的缠结网络结构造成的。

    碳系填料无规共聚聚丙烯拉伸硬化流变性能

    R410A水平三维强化管蒸发换热实验

    程洪李蔚高宇吴俊杰...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热管内蒸发换热特性,开展了R410 A在铜及不锈钢光管和涟漪纹管管内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部分流型对管内蒸发的换热机理。实验工况:饱和温度为 6℃,制冷剂质量流速为 100~200 kg·(m2·s)-1,干度范围 0。1~0。9。验证了光滑管内的流型,结果与 Woj tan流型图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蒸发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增加而增加。换热系数与流型相关。压降主要取决于质量流速和干度。与光滑管相比较,传热强化率为 1。27~1。96,沸腾压降增加了 11%~36%。

    蒸发换热三维强化管换热系数压降

    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槽内流场特性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王家成陶兰兰郭海锋周勇军...
    115-12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装配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搅拌槽内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甘油-水溶液中研究了该组合桨在不同转速N、离底距C1 以及桨叶间距C2 时的槽内流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转速N=100 r·min-1 时,上桨叶区的混合效果有所改善,桨叶间速度分布相对均匀;当离底距C1 =0。3H 时,上桨叶区低速区域最小,搅拌槽内的混合效果达到最佳;当桨间距C2 =0。25H 时,上桨叶区的低速区得到改善,混合效果有所提升,两桨叶间速度分布趋于平稳有利于混合和传质。

    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流场搅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迭代学习控制器参数的数据驱动自适应整定方法

    于瀛祯林娜池荣虎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PID型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方法,提出了两种数据驱动自适应整定(data-driven adaptive tuning,DDAT)方法。首先采用紧格式迭代动态线性化(compact form iterative dynamic linearization,CFIDL)方法将原始的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等价的线性数据模型,设计了一个目标函数来动态地调整 PID型 ILC 的学习增益。其次,通过对设计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 CFIDL 的 DDAT 方法。该方法只使用实际的 I/O 数据,而不需要任何机理模型信息。进一步,引入偏格式迭代动态线性化(partial form iter-ative dynamic linearization,PFIDL)方法对结果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PFIDL的DDAT方法。所提出的两种DDAT方法都可以提高 PID 型 ILC 对不确定性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数据驱动方法参数的自适应整定迭代学习控制优化

    直扩水声通信机的码同步技术研究

    赵文龙吴承安王景景牛秋娜...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扩频码同步技术对硬件的依赖,提高水声通信机的性能,对传统直接序列扩频码同步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扩频码同步技术包括码捕获和码跟踪两个阶段,在码捕获阶段,采用双倍补零法扩展接收信号与接收机本地扩频码序列,使两者满足基二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的要求;在控制逻辑部分采用蓄水池抽样算法来确定范围内载波频偏值的计算顺序,无需按照固定顺序遍历范围内的载波频偏值,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在码跟踪阶段,采用了全时间超前-滞后非相干相关同步跟踪回路,采用双Δ值延迟锁相环的设计,扩大了跟踪范围,降低了失锁概率。最后基于DSP平台实现了直接序列扩频水声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了水箱实验环境的测试。

    直接序列扩频伪码同步技术蓄水池抽样算法DSP

    基于特征投影矩阵和线性约束的水声阵列信号抗主瓣干扰方法

    王凯玥王景景闻卫军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基于特征投影矩阵和线性约束的水声阵列信号抗主瓣干扰方法。该方法首先改进重构了干扰噪声的协方差矩阵,消除预处理时期望信号对主瓣干扰特征矢量选择的影响;其次,添加线性约束,保证期望信号方向增益,约束旁瓣干扰子空间置零,同时使得自适应权矢量的模最小,消除噪声抖动;最后求取自适应权矢量进行波束形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算法不仅在旁瓣有更深零陷,还能使主波束保形,提高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

    主瓣干扰特征投影矩阵自适应波束形成线性约束

    针式打印字体电离层垂测数据自动提取技术

    苏桂昌张瑞坤刘祥鹏
    14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针式打印字体电离层垂测数据扫描图片的像素偏低、字体不连通、文本行粘连无法检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RNN 深度学习框架的数据自动提取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文本检测、序列文本识别和识别结果版面处理 4 个模块。首先,对于 3 种不同行间距类型的针式打印字体垂测数据扫描图片采用图像模板匹配、降噪处理和倾斜矫正等方法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图片利用投影法进行文本检测加以分割,其中投影分割检测算法中加入了垂直投影、水平投影和检测候选框修正功能,可有效处理粘连文本区域,提高检测精度。最后,考虑到图片数组长度不一,避免切分字符,所以将分割后的文本识别问题转化为序列学习问题,利用CRNN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文本识别,再通过坐标融合算法,将识别结果保存成Excel标准化格式,从而实现数据自动提取保存。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算法,文本检测召回率 97。7%,文本识别综合评价指标F 值就单个字符识别率 97。49%,整组字符识别率 94。78%,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有效性,因此本文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能满足工程应用实际需求

    电离层针式打印字体投影分割文本检测CRNN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