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王长中

双月刊

1672-2698

xb@qtc.edu.cn

0532-86103407/86101371

266071

青岛市金坛路17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主要刊登职业技术教育、我院“教&学以致用”办学理念和“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为青岛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昌希灿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的认识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准确理解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把握其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对于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三重向度

    田攀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三重向度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源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体现了以自然为基础的价值关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情怀和以全人类为目标的价值胸怀.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当内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经验,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向度价值向度实践向度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

    王艺原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强调教育供给主体的协同、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制度的保障,以促进供需衔接,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校以此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国家—高校—企业外循环"和"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内循环"的协同机制,构建三维合一的长效发展模式,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协同碎片化、要素融合难、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技术融合,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意义、困境及策略

    徐兴林潘萧羽汤冬冬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是民办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调研发现,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时面临思想认识、制度设计和教学体系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困境.基于此,相关院校应当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入手,引导教师主动完善知识结构,系统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逐步实现可持续专业发展.

    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高职院校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建设研究

    仝艳丽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的关键.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升教师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面临着主观意愿、考核系统和提升机制等多个方面的挑战.为此,高职院校应当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培训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加大保障力度,构建协同育人工作的新格局.

    高职院校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四方联动"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的实践探索

    杨成青赵红艳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婴幼儿托育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中的"四方联动"是指国家政策倾斜、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园所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的综合评价和对人才的认可度.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协调共育.高职院校在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四个要素并发挥它们的力量和影响力,为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提供指导与保障.

    四方联动婴幼儿托育服务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时代影视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冯秀彬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感知到认知,再到情感的转变,愈加贴近人的心智化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影视的创作实践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倒逼影视教育的改革创新.中国影视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影视人才的综合性技能,这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技术变革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5G等技术都为影视传媒教育带来了新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影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红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职业道德教学设计的理与路

    穆燕胡延华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为思政课的育人目标提供了多样性、情境性的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嵌入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探寻实现育人效能最大化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学生实际、利用多方实践平台,将红色资源融入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理解力、提升职业认同感,在形成奋斗职业观中将职业道德情感内化,进而影响学生日后的职业行为.

    红色资源职业道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浅析如何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有机化学教学

    周爱华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就是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也要注重将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机化学通过确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挖掘凝练提升内生性课程思政要素、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培育多维度、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到教学中,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作用,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工匠精神有机化学课程思政

    在线交互对大学生元认知和持续学习意愿的影响研究

    尹玮李科含季可晗李嘉仪...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在线学习质量革命的背景下,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持续学习意愿的提升成为在线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借助SOR理论框架,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线学习中的四种交互行为对元认知可以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持续学习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线交互元认知持续学习意愿SOR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