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合金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合金加工技术
轻合金加工技术

王戈

月刊

1007-7235

qhjjcn@yahoo.com.cn

0451-86564352 86805340(带传真)

150060

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三道街11号

轻合金加工技术/Journal Light Alloy Fabrica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原为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内刊物,原名为《轻合金加工厂技术情报》,1963年创办,“文革”初期停刊,1971年复刊,易名为《轻合金加工技术》。1980年由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西南铝加工厂和西北铝加工厂联合主办,得到省科委和省出版局正式批准,期刊证216号。1982年该刊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主办,1987年2月省科委和省出版局重新批准,期刊登记证Z2008号,同年9月再次审批,换取报刊临时证(LJ)1098号,1988年4月发给国家统一刊号CN23-1226;1997年5月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发给ISSN证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l-Si铸造合金的热处理强化与合金成分优化研究进展

    刘灏余创付金禹陈思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Al-Si铸造合金的热处理强化与合金成分优化进展情况,介绍了常用的热处理强化方法与合金强化元素.Al-Si铸造合金的强化研究对实现机动车轻量化、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和气候问题有重要意义.

    Al-Si铸造合金热处理强化变质处理细晶强化合金成分优化

    ZM20镁合金微管拉拔成形性能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刘富国黄小惠彭怡余发艳...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对室温下ZM20 镁合金微管空拉和带芯棒拉拔对微管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应变速率对微管空拉过程的整体应力和应变影响较小,而对微管带芯棒拉拔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当应变速率在3s-1时应变增加,在11s-1时应变减少.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两种工艺的金属流动速度增加,但带芯棒拉拔的金属流动更均匀.在拉拔过程中,外壁受到的应力通常大于内壁,且带芯棒拉拔可以使内壁变形更加均匀,尺寸精度更高.通过优化应变速率,有效提高了医用ZM20 镁合金微管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ZM20镁合金微管拉拔有限元模拟应变速率金属流动

    热轧对铸轧T2铜/AA5052铝合金复合板界面组织性能的影响

    徐潘宁曲之豪水正宇付金禹...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平双辊铸轧复合是一种近终成形的技术,但为了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工业要求,仍需要后续轧制.通过水平双辊铸轧复合技术制备了7mm厚的T2 铜/AA5052 铝合金复合板.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万能实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保温时间下热轧后界面的形貌、显微组织、相、结合强度、剥离形貌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铸轧态复合板界面扩散层厚度为3.66 μm,界面的平均剥离强度为13.2 N/mm.轧制前保温时间的延长可以促进原子间的相互扩散,提高键合强度;可以提高两侧基体变形协调性,防止破坏界面;在轧制后两侧基体与金属间化合物(IMC)层直接接触区形成机械咬合,产生机械锁紧力.在保温时间为32 min时,界面的平均剥离强度达到了峰值,为28.3 N/mm.

    铸轧复合T2铜/AA5052铝复合板热轧界面结合强度

    高废料比例3104铝合金熔体夹杂物分析及控制

    陈婷黄瑞银郭茜杨荣东...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3104 铝合金罐身是目前回收再利用体系最成熟的铝制品,严格控制回收熔炼阶段的熔体质量是提高 3104 废铝使用比例的关键.本研究以某铝加工企业生产高废料比例3104 铝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refil-Footprint测渣仪在熔炼不同阶段开展离线测渣,利用金相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方法对夹杂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系统分析了废料比例、净化工艺、深床过滤量对3104 铝熔体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料比例为 69.9%~84.8%条件下,采用炉内精炼、在线除气及深床过滤工艺,夹杂物含量可控制在0.01~0.015 mm2/kg;随着深床过滤量的增加,熔体夹杂物含量随之增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有效控制高废料比例3104 铝熔体夹杂物水平的措施,为优化高废铝比例熔体净化工艺提供依据.

    废铝3104铝合金夹杂物分析控制

    铝合金热轧带卷检查线优化设计及其应用

    张银平罗涛魏鹏张子达...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优化前热轧态铝合金带卷检查线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热连轧生产线的热轧态铝合金带卷检查线.对铝合金带卷检查线的开卷方式、夹送矫直辊传动结构、自动化配置及电气检测元件的布置进行优化后,较好地保护了带材表面质量,提高了开卷矫直能力、检查线自动化水平以及检查效率,增加了热轧态铝合金带卷检查线开卷矫直的厚度范围,得到了用户认可.

    热轧带卷带卷检查线铝合金夹送辊矫直辊

    铝合金轧环过程的温度模型研究

    赵子琪吴运新龙泽宇张涛...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合金锻件的轧环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轧制温度作为关键工艺参数,对轧制压力、轴向变形等有控制性作用,它对环件最终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等也有影响.但目前对轧环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研究较少,缺少较为准确反映轧环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模型,且由于轧制过程中的复杂热力耦合效应,传统方法难以准确预测温度变化.本文基于能量法建立了铝合金轧环过程的合理温度预测模型,简化了轧制区的热传导散热模型,可有效对轧制温度进行预测.利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表明,二次函数形式和根式温度预测模型的多项式优化效果最佳.基于二次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给方案对环件散热面积和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温度预测模型为轧环工艺参数优化和生产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轧环温度预测模型能量法参数优化MATLAB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

    《轻合金加工技术》编辑部
    50页

    预时效对7B50铝合金应力时效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聂俊红聂辉文赖春明彭湘蓉...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7B50 铝合金预时效及蠕变时效后的组织,采用电子蠕变试验机进行了蠕变时效试验,采用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合金力学性能,分析了预时效对蠕变时效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40℃3 h预时效的7B50 铝合金,在160℃160 MPa蠕变时效8h,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屈服强度可达 593.4 MPa,有望成为适合蠕变时效成形的板材.与固溶处理后常温放置的试样相比,预时效可以减少空位浓度,降低合金蠕变应变,还可以促进原子扩散,调控晶格畸变和蠕变应变.提高预时效温度可以减少空位浓度,抑制η′相向η相的转变,从而获得η′相密度高且弥散分布的理想显微组织,显著提高了合金的强度.140℃3 h预时效使合金在蠕变时效的屈服强度曲线上产生了一个峰值保持区,有利于延长时效时间并改善蠕变行为而不牺牲合金强度.

    7B50铝合金预时效屈服强度蠕变应变析出行为

    典型TA18钛合金锻件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王建军孙现广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定工艺制造的典型TA18 钛合金锻件开展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锻件主要由α相和少量的β相组成.在锻件的中心区域,α相呈等轴结构,而在锻件的端面和表面区域,α相表现出变形和拉长特征.相较于X和Y向,位于锻件中心区域的Z向试样的强度性能略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565、615 MPa.力学性能的差异主要与锻件结构所处位置的显微组织变形程度相关.锻件在室温、-25℃和-50℃下的平均冲击功分别为82、73.5、67 J,无明显低温脆性.1×107 循环周次下的条件疲劳极限为 375 MPa,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α/β相界面处.

    TA18钛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轨道交通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征订启事

    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