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交通科技
青海交通科技

高素云

双月刊

1672-6189

0971-6116598-66312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72号

青海交通科技/Journal QINGHAI JIAOTONG KEJ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好农村路"发展背景下县域城乡公交规划研究

    王喆王国炜唐杨刘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好农村路"指的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这是中国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出行条件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为推动这项重要民生、民心和德政工程,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以"四好农村路"中"运营好"为发展目标,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依据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研究提出了县域城乡公交规划,以期为我国县域城乡公交规划提供参考.

    四好农村路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县域城乡公交规划

    中型城市大型商场接送班车线路优化研究——以常熟市永旺梦乐城为例

    张锦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商场入驻中型城市,需要吸引尽量多的消费者.开通接送班车解决消费者出行需求是一种很好的吸引方式.现以中型城市常熟市为背景,以满足乘客和企业利益为目标,建立车辆线路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一种以改进精英选择策略为基础的算法,通过常熟市的实际数据进行求解,证明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商场接送班车线路优化遗传算法

    高原农产品冷链物流评价体系——以青海枸杞为例

    祁童马蓉张义帆张星雯...
    15-2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高原带动力、影响力、辐射力快速提升,在高原发展绿色农副产品、特色农产品,对高原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部分,为了探究高原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文章以高原农产品冷链物流、枸杞现状和冷链物流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参考国内外学者选取指标的原则和思想,构建3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对高原冷链物流评价体系绩效进行打分.根据分析结果,从冷链信息平台、冷链管理规范、市场需求、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高原特色农副产品特别是青海枸杞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建议.

    枸杞冷链物流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公共卫生危机对共享单车的影响——以COVID-19为例

    罗竟妍曹龑周文娟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单车是一种可持续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具有弹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发生公共危机的情况下.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发逐渐引发了学者对公共卫生危机与公共交通关系的思考.因此,针对共享单车在发生公共卫生危机时,提高城市交通系统韧性方面的作用展开研究,探讨公共卫生危机下共享单车的使用率和时空变化.针对目前探索疫情期间共享单车用户的出行模式方面存在数据样本代表性弱、覆盖率低、无法真实把握用户出行需求等问题,研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模拟用户出行需求,分析疫情下使用共享单车的不同用户需求.结果表明:疫情常态化期间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很高,且短暂疫情事件的发生反而会给共享单车的出行带来促进作用;研究推断出上下班通勤、邻里外出、公园体育运动是疫情常态化期间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主要目的,次要目的是进行商业休闲活动,其他使用目的的发生频率则较低.

    共享单车GIS空间分析新冠疫情骑行时长骑行距离骑行轨迹

    校企共建共享模式下"1+X"无损检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强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校企合作模式下无损检测实训基地的共享共建、校企共同举办各类大赛和培训的效果,以及高原高海拔地区无损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实训基地建设策略,对此行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从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无损检测行业在这些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应用价值和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适用于高原高海拔地区无损检测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策略,为推动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同时,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依赖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缺乏大量的实证数据支持.未来的研究需要收集更多的实证数据,扩大研究范围,深入研究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校企合作无损检测实训基地高原高海拔地区行业发展

    关于工程档案全过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张芳张洋义江子扬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程档案的构成与特点、工程档案的质量评价要点、工程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了一种工程档案全过程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深入研究.着重考虑了工程各参建单位档案文件的整合与归档、前端工作质量的保障以及监督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内容,建立了一套全过程管理体系,以更好地管理工程档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档案管理提供参考.

    工程档案全过程管理体系质量保障

    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对湿地水系连通性影响研究

    郭伟龙
    41-4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系连通性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指标,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建设会影响湿地内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的迁移,进而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本文系统阐述了公路建设中公路纵向、结构物形式及路基填筑方式等对水系连通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湿地水系连通性生态敏感性公路纵向结构物形式路基填筑方式

    冻结层上水渗流对斜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张进元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冻土斜坡路基中冻结层上水渗流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基于强度折减法、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和达西定律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路基修筑前后、缓坡陡坡工况下的冻结层上水渗流场和土体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路基修筑改变了渗流路径和渗流速度.受路基传热的影响,路基下多年冻土产生融化,冻土上限有所下降并形成融化槽.冻土上限界面是潜在的滑移面,斜坡坡度越大,多年冻土上限融化下降的深度越大,产生塑性变形而滑动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建议做好路基排水,避免水分在路基坡脚聚集,以提高路基稳定性.

    多年冻土斜坡路基冻结层上水渗流强度折减法

    地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俱永升冯燕军曹喆
    53-6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震导致的土坡失稳时有发生,并伴随着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所以对地震作用下的黄土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FLAC3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依据考勒乡三塬村边坡的工程背景,对地震作用下的黄土边坡破坏原理进行分析;基于均质黄土边坡模型,对地震作用下不同内摩擦角、黏聚力的边坡水平位移随高程的变化以及水平位移随边坡表面不同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土坡内部同一竖直方向的不同高度上,高程对监测点的位移具有放大效应,且通过对黄土边坡表面监测点水平位移分析,得出坡脚发生的位移最大即最不稳定,因此在对该边坡进行加固以及治理时,应该重点考虑边坡坡脚的加固与防护;(2)黄土边坡的水平位移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从左到右放大的效应,越靠近边坡坡面放大效应越明显,因此在对边坡进行防震设计时,要格外重视边坡坡面的抗震设计;(3)基于剪切应变云图和土坡位移云图,得出在地震作用下土体的液化,土坡主要发生从坡脚剪出的圆弧状浅层滑坡;(4)对于马兰黄土边坡,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最大位移随着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小,且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对边坡强度的影响为相互抑制关系.

    边坡工程地震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水平位移

    地震力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效果评价

    蔡磊吴玉哲王成斌王顺平...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水市三阳川地区某黄土路基高边坡为研究对象,从当地多年以来发生地震状况考虑,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出其边坡的稳定性,并对失稳边坡采用锚杆加固,评价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1)该边坡在静力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当输入峰值加速度为0.25 g的水平地震作用时,采用时程分析法、Newmark法两种评价方法显示边坡均已失稳,其中时程分析表明最小安全系数仅为 0.83,Newmark法可知边坡产生的永久位移为2.02 cm;(2)将时程分析法和拟静力法得到的安全系数进行分析可知,采用平均安全系数过高的估计了安全系数,而将最小动力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标准最为安全;(3)对失稳边坡采用锚杆加固,针对锚杆的入射角度不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当锚杆入射角度为19°时加固效果最好,其加固后安全系数为1.25.另外,在地震力作用下锚杆加固时,采用三种方法评价得到,M-P法可能过高的评估了边坡的稳定性,Janbu法较为保守,采用Bishop法评价比较合理.

    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时程分析拟静力法边坡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