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交通科技
青海交通科技

高素云

双月刊

1672-6189

0971-6116598-66312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72号

青海交通科技/Journal QINGHAI JIAOTONG KEJ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高职院校"两路"精神教育实现路径研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谷世业刘建廷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多元、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如何培养具备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两路"精神,即青藏高原公路建设精神和川藏、滇藏公路建设精神,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提供了资源,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弘扬的精神品质.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两路"精神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育策略和实践举措,通过对"两路"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实现"两路"精神教育的具体路径.以"两路"精神为榜样,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如何让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本研究可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可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两路"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职院校两路精神路径研究

    微生物固化技术改良砂土性能研究进展

    朱明琴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生物固化技术的固化原理,并对影响固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给出了微生物固化技术对砂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再结合相关文献发现,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对砂土进行固化能够提高其抗剪强度.利用MICP技术产生的碳酸钙沉淀能够填充土样的孔隙,从而降低土体的孔隙率,增加其密实性和抗渗透能力.最后,通过结合微生物固化应用实例,对微生物固化改良砂土或土壤性能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微生物固化改良土壤修复效果应用前景

    陕南某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

    杨桂梅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南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地形变化多样,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路线穿过滑坡体,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预防治理,提高其工程稳定性.本文从滑坡对公路工程的致灾机理着手,结合陕南某地高速公路建设中滑坡治理的工程实例,分析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定性分析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剩余下滑力,合理采用抗滑桩治理为主、坡面锚固防护结合覆土反压为辅、加强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成功治理了特定工况下处于极限稳定状态的滑坡,为陕南山区滑坡治理积累了成功经验.

    公路工程滑坡治理

    锚杆框架梁施工技术在西南多雨山区高边坡路基中的应用分析

    吕自福
    82-8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南多雨山区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滑坡、滑石等灾害,本文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六标段)高边坡路基工程为依托,分别从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高边坡路基锚杆框架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措施可有效提升高边坡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道路工程山区锚杆框架梁高边坡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深层病害检测及非开挖处治成套技术研究

    吕佳利魏光姚家进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市政道路深层病害的检测方法及非开挖处治技术的研究,探讨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依托某新区道路采用雷达技术检测的实际数据作为案例,实现对深层病害的精准识别和定量评估.在非开挖处治方面,深入阐述了干拌水泥碎石桩、高强聚合物注浆及裂缝焊接先进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优势.通过实地案例研究,结合不同技术的优势,以实现更全面、可持续的道路维护.该成套技术在提高市政道路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等方面优势明显.通过及时的道路病害探测,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采用非开挖处治成套技术,可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维修成本、缩短工期,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市政道路深层病害检测非开挖成套技术施工工艺

    高寒高海拔地区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余海龙董云勇豆亚楠胡力群...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刚度高,整体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基层,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环境较为特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容易产生裂缝病害,骨架密实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更加适合该地区气候.针对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结合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各个环节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控制其施工质量的要点,以及查找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改善这些问题,为改善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骨架密实结构高寒高海拔

    煤矸石粉/水镁石纤维复合改性沥青胶浆流变特性研究

    杨晓凯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是煤在开采和洗选的过程中挑选出来的废弃物,大量堆积的煤矸石增加了环境负荷.目前国内外鲜见以煤矸石粉作为填料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的研究成果,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尚待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开展对煤矸石粉/水镁石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明确其适用性及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煤矸石粉可有效改善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阻碍沥青中分子链段的运动,提高了沥青胶浆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煤矸石粉与水镁石纤维的复掺,可进一步降低煤矸石粉改性沥青胶浆的温度敏感性,显著提高其高温性能与抗剪强度.本研究对于提高煤矸石及水镁石纤维在道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煤矸石粉水镁石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

    抗凝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分析

    蒲小东杜源张敏孙梦凯...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作以醋酸钠、醋酸钾、氯化钠为原材料的固态型融雪剂,再将其以不同掺入方式(内掺法和外掺法)和不同掺配比例掺入沥青混合料,并分析其路用性能和其抗凝冰性能.研究思路为:首先根据路用性能和抗凝冰性能的试验结果,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路用性能指标和各抗凝冰性能指标的权重;然后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模糊评判矩阵;最后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对不同的抗凝冰沥青混合料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和分析,从而给出推荐的自制固态型融雪剂的掺入方式以及掺配比例.结果表明:当自制固态型融雪剂以不同配比掺入到沥青混合料中会削弱其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外掺法制备的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于内掺法;综合考虑规范中的要求得出掺配比例为3.5%的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以及抗凝冰性能最优.

    道路工程抗凝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熵权法模糊数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系统及其应用

    王贝贝宋刚谢阳阳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引进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系统,结合广东省广连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从沥青原材料进场,再到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关键环节,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推送和预警各项施工生产数据,并上传云端数据库,为工程业主、监理以及施工单位提供了一种针对沥青路面施工智能监控手段,可以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有效防止早期病害的发生.

    物联网技术智能监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建设条件受限下的城市立交设计方案研究

    张人文曹雪娟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城市规划建设的平面交叉口已经不能满足通行需要,很多节点均需要通过立体交叉设置改造来增加通行能力.但由于长年发展中交叉口网上聚集了其他铁路、轨道、建筑等构筑物,多数节点立交改造条件受限.在此背景下立交改造的交通组织及设计极为复杂.本文以南宁市某城市道路节点改造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地物等条件及交通量分析,设计并提出了同向双环+定向匝道全互通枢纽方案,在分析论证该方案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了变形苜蓿叶+迂回匝道枢纽互通方案,通过通行能力分析和方案经济性比较,论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城市立交设计设计方案建设条件受限异型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