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农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农林科技
青海农林科技

毛学荣

季刊

1004-9967

qhnkbjb@163.com

0971-5310338

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3号

青海农林科技/Jou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Qingha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查看更多>>本刊突出高原农林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兼顾,集学术性,技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愿将全国10多个省区四大高原的特色性论文、调查报告等科技信息公布于世、生产效益,推而广之。适合科研工作者、农林院校师生、农林技术干部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术员、专业户和农业技术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花艽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研究

    郑坤胡星强孟静叶星...
    1-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高寒草甸的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麻花艽根、花、茎和叶四个组织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经形态学及ITS测序鉴定后分析麻花艽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显示,麻花艽不同组织部位中共获得268株内生真菌,共聚类为40个OTUs.根、花、茎和叶部位的较优势菌属依次为刚毛藻属(Cladophora),灰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和壳针孢菌属(Septoria).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为根部较高.根和茎部位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相近,差异较小.土壤pH、全氮、全钾、速效磷和容重是麻花艽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麻花艽内生真菌α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基于基因组学的小海绵羊肚菌环境适应研究

    李艳艳徐鸿雁谢占玲孟清...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小海绵羊肚菌M12-10基因组数据库挖掘环境适应基因,探索其在高原极端环境中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通过KEGG注释数据库筛选出83条环境适应基因,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60条)、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16条)和ABC转运蛋白类(7条).通过BLAST和文献综述将这些基因分为低温、紫外、盐等8类环境因素相关因子,其中抗逆境胁迫基因最多,为44条,抗低氧胁迫基因最少,为4条.筛选的盐基因M12-10_G01390在1 mol/L低盐浓度胁迫下表达量最低,3 mol/L高盐浓度胁迫下时表达量相对较高(0.25);低温基因M12-10_G03567在4℃胁迫下表达量最高(1.9);紫外基因M12-10_G04909在短时间(30 min)紫外照射下表达量升高(1.34),在中长(60 min、120 min)、长时间(300 min)紫外照射下,其表达量下降(均在0.25以下).本文为后续的羊肚菌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中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小海绵羊肚菌环境适应相关基因胁迫基因组分析

    不同氮(N)源对油菜镉(Cd)吸收积累的影响

    边子涵付欣萍何奕萱赵晨曦...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N源对油菜Cd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NH4+-N后,油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及富集系数均较对照显著增加,油菜根际pH和根际总Cd含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油菜根际可交换态Cd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等难溶态Cd含量均较对照下降,根际pH的降低可使根际难溶态Cd转变成可交换态Cd,进而可增加根系对Cd的吸收积累.而NO3--N处理后,Cd含量减少,根际pH和总Cd含量增加,可交换态Cd含量较对照降低,而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较对照升高,且差异不显著.

    N源Cd吸收根际pHCd形态

    2种植被恢复模式对冀南太行山区采矿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兴锐张晓婕高刚李周旭...
    22-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深入了解和阐释人工恢复措施干预后退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涉县铁矿废弃地作为研究区域,以当地普遍采用的2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修复改良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连翘模式下土壤pH值则较CK下降2.970%,有机质增加185.533%,土壤全氮含量增加177.528%,全磷减少26.601%,全钾减少14.564%,碱解氮含量增加177.235%,速效磷增加36.046%,速效钾增加0.828%;铁、铜、锌、钼元素含量较CK都分别有所增加,锰元素减少.花椒模式下土壤pH值较CK下降1.306%,全氮含量减少44.944%,全磷增加10.890%,全钾减少2.768%.碱解氮含量减少67.209%,速效磷增加1957.245%,速效钾减少15.097%;锰、铜、钼元素含量较CK分别有所增加,而铁、锌元素含量则减少.2种恢复模式对于退化土壤矿质养分元素含量提升基本表现出改善和促进作用.本研究中13项化学性质指标,其中9项连翘模式数值高于花椒模式,基本表明连翘模式在此种立地条件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下的适应性、功能性要优于花椒模式.

    植被恢复采矿迹地土壤理化性质

    月季在德州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及对策

    梁淑霞谭雪杨美琛栗秀芬...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季花色丰富、花姿优美、芳香浓郁、花期长、适应性强、易管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药用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在德州市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月季在德州市园林绿化应用现状基础上,发现存在品种较少、景观设计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对月季栽培和繁殖技术的研究力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加强月季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园林科普教育工作,丰富景观类型,加强对月季的养护管理等措施,为提高月季在德州市园林绿化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月季园林绿化对策

    西宁地区干旱浅山生态景观林效果分析与评价

    刘宝尧张锦梅满丽婷刘桂英...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西宁干旱浅山区的12个不同立地条件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样地现状及树种配置模式调查,并通过AHP分析法对12个样地生态景观林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暴马丁香+山杏样地的综合评价指数为1.2193,景观效果最佳;其次为青杨+祁连圆柏+油松样地、山杏+北美海棠+油松样地、木梨+油松样地、河北杨+祁连圆柏样地综合应用价值较高,适宜在相似气候区干旱浅山生态景观林营造中推广应用.

    生态景观林效果分析评价

    青海地区花生适宜播期研究

    刘雲祥张礼咸文荣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花生在青海地区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以花生品种白沙171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播种期对白沙171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4月20日播种)表现最好,其出苗率、带壳两果、带壳一粒果、带壳一粒果重量、2粒果长、2粒果最大宽、果仁长、果仁宽、单株果数、饱果、百果重、百仁重、公顷产量、含油量、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均最高,其次是处理4(4月28日播种),处理1(4月9日播种)表现最差.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果实品质,青海地区大田花生的适播期为4月20日—4月28日,最晚不应晚于5月5日.

    播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组学技术在根际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季生连杨沐段国珍祁有朝...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根际微生物不仅能介导植物生理和代谢的调节,也能与植物根系互作,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抗性等.随着测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组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各项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多组学联合分析在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发展展望.这将为深层次挖掘植物—微生物—土壤界面的大量尚未揭示的关键过程与机制提供新思路.

    组学技术根际微生物

    沙漠土壤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弘释李耀田丽慧
    51-5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问题和节能减排是二十一世纪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主要的碳库之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本文主要总结了沙漠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及无机碳(SIC)的研究进展,探讨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微生物、气候及人为活动对沙漠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可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沙漠脆弱生态系统的碳固定路径提供参考,为未来开展沙漠生态系统碳循环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沙漠土壤有机碳土壤无机碳

    寄生性天敌——寄蝇的保护及应用研究进展

    阮小玉李静玲李可可李美琪...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在害虫自然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寄蝇的主要种类、寄生方式及特点、人工扩繁技术、寄蝇的应用现状等方面,综述了寄生性天敌昆虫—寄蝇的保护及应用进展,以期为寄蝇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寄蝇科生物学特征保护现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