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于金明

半月刊

1673-5269

zgzlx@public.jn.sd.cn

0531-67626604,531-67626704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以防为主(三级预防),防治并举”为本杂志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技术革新与经验交流、论著摘要与病案报道、域外肿瘤研究信息转载、简讯等。为活跃学术气氛,增加著、读、编者间的交流,本刊还将不定期的设置“学术争鸣”栏目。本刊以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年河南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郭兰伟蔡林刘茵郑黎阳...
    65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河南省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明确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薄弱面,初步分析影响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达标率的因素,为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6月至9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南阳市及驻马店市中15~85岁城乡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癌症中心编制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测算调查人群总体及不同特征下调查人群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同人群特征的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标的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 976份(97.22%),河南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4.23%(95%CI:73.97%~74.49%);癌症管理素养、早诊早治素养与癌症预防素养的知晓率均高于70%,而癌症认知素养知晓率为70.52%(95%CI:69.97%~71.07%)处于目标值的边界,癌症康复素养知晓率则低于目标值为64.78%(95%CI:63.78%~65.7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专毕业(OR=2.52,95%CI:1.36~4.62,P=0.003)、本科毕业及以上(OR=3.31,95%CI:1.68~6.49,P<0.001)、商业零售人员(OR=1.57,95%CI:1.13~2.17,P=0.007)、离退休人员(OR=1.49,95%CI:1.03~2.17,P=0.034)、医务工作者(OR=4.51,95%CI:2.68~7.91,P<0.001)是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达标率的有利因素;无癌症家族史(OR=0.61,95%CI:0.48~0.77,P<0.001)或不清楚有无癌症家族史(OR=0.42,95%CI:0.30~0.59,P<0.001)及肥胖(OR=0.73,95%CI:0.54~0.98,P=0.035)是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达标率的不利因素.结论 河南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2022年预期为70%的要求,但处于中等水平.未来河南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在全人群中普遍开展,提高普通人群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识,针对人群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薄弱面应着重开展宣传教育.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受教育程度职业河南省

    1990-2019年中国宫颈癌和卵巢癌疾病负担趋势及预测研究

    周诗杰方珈文姜雯
    662-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宫颈癌和卵巢癌的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并预测2020-2030年宫颈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采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提取宫颈癌和卵巢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等指标,通过Joinpoint回归分析1990-2019年宫颈癌和卵巢癌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变化趋势.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宫颈癌和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人数从4.07万人增至10.98万人,相对增长了 168.78%;死亡人数从2.64万人增至5.34万人,相对增长了 102.27%.卵巢癌发病人数从1.27万人增至4.55万人,相对增长了 258.27%;死亡人数从0.8万人增至2.91万人,相对增长了 263.75%.中国宫颈癌标化发病率(AAPC=0.95%,P<0.001)、卵巢癌标化发病率(AAPC=2.03%,P<0.001)和标化死亡率(AAPC=1.58%,P<0.001)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标化死亡率(AAPC=-0.45%,P<0.001)呈下降趋势.2019年宫颈癌和卵巢癌的DA-LY、YLL都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均在50~54岁时达到顶峰,YLL和YLD都有不同程度增长,2019年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标化YLD率也分别增长了 61.51%和89.31%.灰色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分别为20.58/10万和9.69/10万,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分别为9.47/10万和6.29/10万.结论 1990-2019年我国宫颈癌和卵巢癌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预计2020-2030年中国宫颈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妇女)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对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宣教,提高女性自我预防意识和主动筛查意识.

    宫颈癌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疾病负担

    胆管癌细胞外泌体对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影响

    王新月王蔚琛张帆曹璋...
    670-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胆管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RBE-Exos)对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比分析NK细胞在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浸润数量;通过超速离心法从胆管癌细胞中分离出外泌体,透射电镜(TEM)观察RBE-Exos的形态特征,蛋白质印迹实验鉴定RBE-Exos的蛋白标志物;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TA)检测RBE-Exos粒径分布.NK-92细胞与RBE-Exos共培养后,荧光染色示踪RBE-Exos进入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LDH法检测NK-92细胞的杀伤功能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表达CD56(t=2.977,P=0.008)和NKp46(t=4.530,P<0.001)特异性标志分子的NK细胞在癌组织中的浸润数量减少.RBE-Exos电镜下呈酒窝或杯状,特异性表达CD63和HSP70.NTA结果显示RBE-Exos平均直径为(102.90±7.00)nm.荧光染色显示,培养24 h后RBE-Exos进入NK-92细胞.RBE-Exos处理后,NK-92细胞失去了正常的聚团现象而呈现分散的状态.qRT-PCR结果显示,RBE-Exos处理组黏附分子 CD11a(t=4.999,P=0.038)、CD18(t=9.225,P=0.012)和 CD54(t=12.050,P=0.007)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较PBS组均降低.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RBE-Exos处理组较PBS组黏附分子CD11a(t=5.140,P=0.007)、CD18(t=7.177,P=0.002)和 CD54(t=8.713,P<0.001)蛋白表达均减少.LDH 检测显示,RBE-Exos 减弱 NK-92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功能(20:1,t=3.975,P=0.017;10:1,t=5.776,P=0.005).结论 胆管癌可能通过释放外泌体抑制NK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从而抑制其在肿瘤部位的浸润.

    胆管癌外泌体自然杀伤细胞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黏附分子

    饮酒模式与下咽癌伴发第二原发性食管癌的关系

    吴文强徐伟
    677-682,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咽鳞状细胞癌(HSCC)患者伴发第二原发性食管癌(SPEC)的危险因素,为SPEC的监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7-01-01-2020-12-31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头颈外科诊治的185例H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在院治疗及治疗后随访期间电子胃镜及胃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根据有无伴发SPEC分为伴SPEC组、无SPEC组,比较两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饮酒模式差异,并探寻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假设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伴SPEC组与无SPEC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9.8%和50.2%,P=0.19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频繁饮酒的HSCC患者中,日均饮酒量(P=0.022,OR=1.111,95%CI:1.015~1.216)、空腹饮酒(P=0.019,OR=2.971,95%CI:1.196~7.378)及原发于下咽后壁的 HSCC(P=0.009,OR=3.786,95%CI:1.399~10.249)是伴发 SPEC 的危险因素,该 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 HSCC 伴发 SPEC的曲线下面积为0.765.结论 在频繁饮酒的HSCC患者中,日均饮酒量更大、喜好空腹饮酒、HSCC原发灶位于下咽后壁的患者更易伴发SPEC.有必要对上述HSCC患者进行SPEC监测.

    饮酒模式下咽癌食管癌第二原发癌

    基于临床和PET/CT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Ⅲ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价值

    刘会岭劳咪刘广升崔永斌...
    683-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PET/CT图像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预后的潜在价值.方法 选取2019-01-01-2021-12-31山东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00例Ⅲ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70例)和验证集(3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特征,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PET和CT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以及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以及Kaplan Meier曲线评价性能.结果 训练集影像组学评分(RS)中位数为0.21,训练集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RS≥0.21)与低风险组(RS<0.21)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1,P=0.003;验证集高风险组(RS≥0.21)与低风险组(RS<0.21)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3,P=0.0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HR=0.405,95%CI 为 0.205~0.800,P=0.009)、淋巴结分期(HR=1.717,95%CI 为 1.013~2.908,P=0.045)、免疫巩固治疗(HR=0.443,95%CI为0.223~0.877,P=0.019)是Ⅲ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预后因素.采用筛选的3个临床特征构建临床模型,以免疫巩固治疗分层,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Ⅲ期NSCLC序贯免疫巩固治疗患者PFS有关联(P=0.028).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PF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4、0.771和0.803;验证集中预测PFS的AUC分别为0.655、0.670和0.710.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模型对Ⅲ期NSCLC生存预测优于临床或影像组学模型.结论 PET/CT影像组学较好地实现了 Ⅲ期NSCLC患者放化疗后的生存预测,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可视化的列线图可辅助临床决策.

    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组学无进展生存期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癌栓碘化油沉积与预后关系

    岳衍晓刘吉兵李辉宁尚昆...
    693-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经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后,门静脉癌栓的碘化油沉积情况与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临床并发症关系.方法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2015-05-01-2019-04-03及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1-01-2019-12-02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74例纳入研究,根据门静脉癌栓碘化油的沉积情况分为碘化油沉积良好组(A组,39例)和沉积差或无沉积组(B组,35例).比较2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中位OS为29(21.1~36.9)个月,B组中位OS为9(5.8~12.2)个月,2组OS各时点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08,P<0.001;A组中位PFS为19(15.4~22.6)个月,B组中位PFS为6(2.6~9.4)个月,x2=19.766,P<0.001.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4%,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6%,x2=0.304,P=0.615.2组癌栓Ⅰ型患者OS各时点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4,P=0.041;2组癌栓Ⅱ型患者PFS各时点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9,P=0.042;2组癌栓Ⅱ型患者各时点OS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2,P=0.048;2组癌栓Ⅲ+Ⅳ型患者各时点PFS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84,P<0.001;2组癌栓Ⅲ+Ⅳ型患者各时点OS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13,P<0.001.结论 癌栓碘化油沉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沉积良好的患者预后良好.癌栓碘化油沉积情况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关联.癌栓分型会对癌栓碘化油沉积良好和沉积差者的PFS、OS产生影响.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碘化油沉积靶向药物

    S100家族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何爽赵丽丽龙麟田金...
    700-705,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以及在NSCLC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以"S100、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诊断、预后"为中文检索词,以"S100、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chanism、diagnosis、prognosis"为英文检索词,系统检索 PubMed 及中国知网数据库2005-01-01-2023-07-0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S100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2)调节S100蛋白表达对肺癌细胞的影响;(3)S100蛋白表达水平对肺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排除标准:(1)数据不完整的文献;(2)结果重复的文献;(3)与本研究关联性较低的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条件参考文献52篇.结果 在众多S100蛋白家族中,S100A2、S100A4、S100A7、S100A8/A9、S100A13和S100P在NSCLC中表达上调,具有促癌作用,与较高的恶性程度、极易出现复发转移以及不良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S100蛋白家族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NSCLC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S100蛋白家族非小细胞肺癌增殖预后综述文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肝细胞癌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谭钦文杜沅沁黄晶晶农金丽...
    706-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肝细胞癌(HCC)癌前阶段以及癌症发展阶段的作用机制及潜在价值,以期为肝癌预防、实施精准化治疗以及药物探索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PARγ,precancerous lesions,cancer development,mechanism of action,treatment progress"为英文关键词,以"肝细胞癌,PPARγ,癌前病变,癌症发展,作用机制,治疗进展"为中文关键词检索PubMed与中国知网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5-01-01-2023-10-01,纳入标准:(1)HCC的诊治现状;(2)PPARγ干预HCC癌前阶段的作用机制研究;(3)PPARγ干预HCC形成后发展阶段的作用机制研究;(4)基于PPARγ治疗肝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药物研究.排除标准:(1)个案、会议及评论性文章;(2)数据不完整的文章;(3)研究机制不明确、存在争议的文章.根据标准共纳入文献57篇.结果 PPARγ在肝癌癌前阶段参与改善肝脏局部炎性微环境、抑制肝脏纤维化与肝癌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肝癌癌前相关抑癌基因的表达.在肝癌形成后的发展阶段,PPARγ促进癌细胞的糖脂代谢,诱导血管形成,降低免疫抑制.以PPARγ为治疗靶点,探索应用于治疗HCC的不同阶段药物,可能是实施肝癌预防与精准化治疗的新方向.结论 PPARγ在肝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均起到调控作用,针对PPARγ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为防治HCC提供新思路.

    肝细胞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性受体γ癌前病变癌症发展综述文献

    基于安德森模型的儿童肿瘤防治现状研究

    秦畅胡筱玙祝健彪刘晓璇...
    713-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肿瘤中安德森模型应用现状,为儿童肿瘤防治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儿童肿瘤、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卫生服务利用为中文关键词,以childhood tumor、Anderson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model、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为英文关键词,检索2015-01-01-2024-03-01中国知网及Pubmed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儿童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儿童肿瘤的公共卫生方面研究;安德森模型相关文章.排除标准:儿童肿瘤与其他疾病关系的研究,最终纳入分析文献33篇.结果 国外对于儿童肿瘤的研究数量较多,国内研究数量相对较少:从卫生服务利用角度,超过90%的研究以供方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主,并未从公共卫生角度去探究儿童肿瘤的防治,也没有站在需方患者角度研究影响患儿寻求治疗的各方面因素.应用安德森模型分析儿童恶性肿瘤患者的研究内容包括对首诊医疗机构的选择以及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论 将完整安德森模型应用到对防治儿童肿瘤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可较全面的分析患儿的就医现状、儿科医疗团队建设现状、儿童肿瘤防控水平,早日达到降低儿童肿瘤患病率、提高生存率的目标.

    儿童肿瘤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防治现状综述文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