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张倩

月刊

1006-9682

zwjyyj010@126.com

010-88909438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11信箱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 《中外教育研究》杂志以“关注中外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推广教改成果、促进教育创新、开展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力求体现“学术性、综合性、实用性、导向性”的办刊目标。同时,为了全面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集中展示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研究成果,加强各地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本刊将努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教育信息平台,达到交流与成果共享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教师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魏婷婷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两方面分析了新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并从管理者角度和新教师自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新教师在和谐的环境中能成长得更快。

    新课改新教师问题对策

    案例教学法之困境及其出路

    曹金娟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时代机遇和历史挑战下,中国法学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精英的重要使命,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这一效果的实现。本文以美国最先进的案例教学法为启迪,结合我国法律教育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的法律教育应以法律思维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当然,任何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法律思维困境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岗位能力为主导,理实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袁慧彬
    82-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合格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特点,把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交替完成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我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施“以岗位能力为主导,理实融合校企共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实施本模式的基本思路、教学环境建设及其实施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效深度合作的思路。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理实融合校企共育

    五年制师范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陆剑波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五年制师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招生市场缺乏规范,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小学教师总量渐趋饱和,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要想走出困境,学校必须抓实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调整优化内部专业结构,不断拓展新的办学空间,做到招生与就业并重、政策与对策并用、培养与培训并轨、师范与职教并举。

    五年制师范发展问题对策

    生源减少对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张振锋
    85-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也逐年增长。普通教育持续扩招及未来生源总量的下降,高职院校生源势必出现缺口。为了保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努力为高职招生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高职院校自身也要加强内涵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狠抓质量、特色等品质以吸引生源。

    生源减少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影响对策

    动态词汇教学——词汇语用学的应用意义和策略

    邢晔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态词汇教学宜以词汇语用学理论为指导。本文分析了词汇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讨了动态词汇教学模式,强调词汇在语境和交流中的认知。使词汇教学成为整个语言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环节。

    词汇语用学动态词汇教学动态语境动态教学模式

    工科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王艳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改革新的形势下,本文就如何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

    工科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偏振光的立体式教学

    钱卉仙
    89-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预习提纲引导学生系统自学“光的偏振”,是由学生形成观点,提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自愿参加的设计性实验小组,最后写出课程论文。

    立体式教学偏振光设计性实验自主式学习

    浅谈“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仵誉峰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和分寸,只有掌握好这个“度”,才能做到“恰到好处”。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等来组织教学,至于教学手段、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的大小等都要因人而异,恰如其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适度

    对于“舞蹈侧重于技术技巧”误区探究

    张雯
    91-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日常生活方面来说,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娱乐项目,作为八大艺术之一,舞蹈是以身体动作为语言,以肢体的表达作“心理交流”现象的人体运动表达艺术,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及强烈的节奏感,一般有音乐伴奏,然而,对于舞蹈来说,侧重的并不是其技术技巧的高度,而是以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舞蹈艺术技术技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