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虚拟资本拜物教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赵俊杰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资本拜物教是对虚拟资本崇拜的一种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将虚拟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颠倒为虚拟资本脱离劳动而自行增殖的错误认识.虚拟资本拜物教在实践中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政治上金融霸权主义愈演愈烈、文化上为个人主义开辟道路.新时代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践行"合和"金融共享理念、抵制西方金融放任背离社会公正的自由化思潮,是警示我国防止滋生虚拟资本拜物教,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

    资本逻辑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拜物教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构建与学科向度探析

    郭守运钟雨汐
    53-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巩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更加长远的文化主体性未来趋势,需要中华民族全体人民贡献智慧.为解决近代以来的中华文明危机,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选择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扎实稳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当代中国青年作为文化主体的代表群体,通过接受基础学科与创新学科的培养;进行人才计划、国际交流等方式的熏陶,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同时,中华文化主体性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元素.因此,需立足于理论思想的吸引力、生命力与持续力这三大特点,进一步探寻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未来向度.

    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

    媒介变迁视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研究

    杨飞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介形态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变迁发展,文化的传播场域、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也呈现出开放化、民主化、互动化趋势.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化转向提供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稀释和失真、商业化趋向,以及异化和断裂.在此背景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需要从统筹传统文化与媒介变迁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强化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建立跨文化交流平台,来适应媒介方式的变化趋势、应对商业化的挑战、以及弥合媒介开放性引发的文化断裂,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不断提升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媒介变迁逻辑流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思想解放的理论呈现与现实启示

    张涵宗高伟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以宗教等问题入手探讨人的解放,着重对"思想解放"进行分析,阐述哲学与现实中人的双重处境,将理论界长期以来的神秘性、抽象性探讨拉回到社会生活,实际完成驱魅,深刻揭示出人异化的本质问题,并提出"物质"和"精神"两种武器相结合的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形成了思想解放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雏形,深刻论证了人民至上、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解放的时代发展原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斗争精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哲学批判思想解放无产阶级

    美国公共外交政策研究:发展议程与行动方案

    林迎娟刘茜
    66-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公共外交政策与实践经历了一个嬗变的发展历程,这体现在主要发展议程及其相匹配的行动方案上.随着国际格局变化及公共外交机制发展,美国公共外交政策议程由作为"心理战"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渐发展成为重视对接国外民众信息、教育与文化需求的新型外交实践,依托国际传媒平台积极推广新媒体公共外交,并在行动方案执行上注重挖掘和发挥旗舰项目的外溢效应.美国公共外交实践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包括政策的对策性、注重与多元为体的沟通与对话、过程的双向互动性.相关方在发展议程的动态调整、机制体制的构建以及信息传播途径的拓展等方面,能为中国公共外交及中美人文交流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美国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国际政治传播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征、对高校的危害及抵御

    曲成赵智博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借以隐蔽的形式肆意妄为,以碎片化信息解构历史,借泛娱乐主义外衣否定历史,与网络民粹主义糅合颠覆历史,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严重危害.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前沿阵地,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冲击尤为明显.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消解高校学生群体的历史认同,歪曲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观,侵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应当围绕加强思政课建设、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开展系统性"四史"学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全方位抵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意识形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化消费主义对青年红色记忆的消解及其应对

    鄢梦瑶邓琼云
    77-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红色记忆是关于红色记忆的记忆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既是推动青年自我认同的心智印象,又是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心理路径,更是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图式.然而,文化消费主义凸显功利娱乐,追求新奇快感,隐秘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正从消费主义的文化"生产—传播—效用"上消解青年红色记忆,破坏青年红色记忆的"记忆本体—记忆能力—记忆效用"的整体记忆机制.面对这一现实危机,必须坚持纠偏导正、活记情忆、固本清源的原则,重塑青年红色记忆"激活—建构—赓续"的完整记忆链条.

    文化消费主义青年红色记忆意识形态

    周恩来奋斗观的生成逻辑、内涵意蕴及对青年的启示

    贺立军毕德印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恩来是奋斗者的杰出楷模,他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周恩来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多次在书信、演讲及题词中提出诸多有关奋斗的思想观点,意蕴丰富且系统.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历史起点上,科学探析周恩来奋斗观的生成逻辑,系统阐释其内涵意蕴,对于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锤炼青年过硬担当本领、培养青年艰苦奋斗精神、激励青年投身奋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周恩来奋斗观青年

    排斥亦或融通:公共行政研究的政治学化反思及其出路

    何玲玲龚崇清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理论思想奠定了公共行政的独立学科地位,逐渐推进公共行政研究的科学化.对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越来越多结合政治学研究领域,由此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争议,公共行政与政治学研究该不该相互排斥,还是两个学科之间相互借鉴?当下已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科体系,对于公共行政、政治学的相关研究不能单纯从逻辑经验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将其放在理论发展历史、时代的背景中等考察.这两个学科未来发展呈现出行、政一体化的趋势,有助于两个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融通互补.

    公共行政政治学化行政一体化排斥性融通互补

    生态旅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吴樱
    92-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旅游发展需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 才能发挥前者的助力功能.在对当前研究述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旅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市场运行机制扭曲、行政管理失范、交通运输失速、品牌识别动力机制式微.进而提出生态旅游发展的助力功能路径为:制订区域生态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市场机制引导区域内外要素供给、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加强产业间协同、基于价值链视角打造区域路网格局、以生态旅游品牌创建区域商业文化.

    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