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维

双月刊

1008-2638

tel2738210@163.com

0452-2738210

161006

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原有特色,大胆探索学术难点和理论热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张波万树峰李倩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从政策和理念等视角引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创新,推动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针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分析,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为引领,从完善制度、创新思维、建立监督制约与评估机制以及团队建设等视角提出针对性建议,推进高校资产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创新.

    高校中国式现代化资产管理体系

    重大主题报道的守正创新与社会影响力提升——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赵婧雯刘宗义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等为鲜明特点的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在内容生产、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传播效果.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不难发现,重大主题报道守正创新,全面提升社会影响力.遵循内容为王宗旨,增强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公信力;运用多种传播表现形式,提高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引领力;充分运用新媒体,扩大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感召力.

    守正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社会影响力中国新闻奖

    行政拘留纳入听证程序探析

    高洪远肖健康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拘留作为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未纳入行政听证程序近年来饱受争议.然而,专业理论和实践指导经验的缺乏、行政效率的片面追求、听证结果公平性不足以及暂缓执行制度的确立不应成为拒绝行政拘留听证的理由.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行政拘留纳入听证程序需要在宏观上明确行政拘留听证适用范围、确定行政拘留听证的形式,微观上完善行政拘留听证告知制度、听证主持人制度、案卷排他制度、说明理由制度以及监督机制,这对推进法治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行政拘留行政听证人权保障暂缓执行

    ChatGPT嵌入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的功能与路径

    卢荣婕冯阳阳
    98-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亲清政商关系提出了最新部署,对于打造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提供了根本遵循.亲清政商关系有效建构的前提需要厘清政商关系的基本模式、亲清政商关系的可能样态与亲清政商关系何以实现动态平衡.面对政商关系存在的"亲而不清""清而不亲""不清不亲"等难题,可以通过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予以优化.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具有纾缓政商关系异化、促使"亲清论"理念落实等功能.通过将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政务服务码、"亲清在线"平台等,实现亲清理想政商关系的建构,最终完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统一.

    政商关系亲清政商关系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营商环境

    基于卢曼系统论法学视角的"法的自主性"基本内涵论

    侯军亮陈惠敏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的自主性"命题在西方法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逻辑,始终存在争议.然而,后现代西方法学流派的解构与后现代批判法学运动使得"法的自主性"命题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了法学家的视野.步入后现代社会,为把握智能科技与法律互动下的法律运行规律、进一步完善建设法治国家理论前提与强化民众法治信仰,深刻阐释和系统研究"法的自主性"命题,对于当代法治建设的学理意义,卢曼系统论法学以系统与环境的区分为前提,运用系统理论对法律整体进行分析,提出"法律自创生系统"理论,无疑为我们重新审视法的自主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法的自主性系统论法学法律系统

    中国"十三五"期间北欧文学研究

    陈靓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北欧文学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译介在文体范围上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数量不断攀升,批评视角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内学者一些专题研究中逐渐走向国际学界的前台.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系统的北欧文学史研究成果,跨学科和跨语种研究力量不足,对北欧文学批评思想的梳理不够等.需要国内学界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跨学科研究框架,立足中国特色,完成北欧文学史研究的系统化建设工作.

    "十三五"北欧文学跨学科译介

    数字文学的文学要素变革及其审美内涵

    程健孙慧
    113-11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文学相较于网络文学的使用凸显了数字审美与技术整合的新质.一方面数字文学拓展了创作题材的来源,影响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地位关系,改变了文学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生成模式.另一方面"文学四要素"的变革带来对文学审美性固有结构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从外部对象切入,数字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审美空间,呈现出审美虚拟性;二是从文本内部切入,表现出审美多元化、碎片化、综合性的聚合;三是就传播机制而言,强化技术化审美的间接性表达和影响,表现出审美权力的让渡.

    数字文学文学四要素审美内涵数据

    捷克存在人类学派对海德格尔诗人观的重构

    刘颂扬匡存玖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捷克存在人类学派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重要美学流派,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诗学尤其是"存在诗人"的思考有充分的承传与重构.立足帕托什卡的实践现象学,存在人类学派肯定海德格尔关于诗人天职即道说存在的说法,但也依据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现实,深化了"存在诗人"的平民倾向与行动特性.其中,科西克结合捷克文化的平民意识,质疑"存在诗人"的神圣叙事,认为"存在诗人"理应道说马哈式的"民主存在".斯维塔克基于生存情绪的开放性,主张诗人应在行动中体证本真存在,这集中体现在超现实主义诗人的实践中.存在人类学派立足东欧语境揭示新型"存在诗人"形象,为"诗人何为"提供了具有社会主义关怀的回答.

    捷克存在人类学派海德格尔存在诗人科西克斯维塔克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创新与文学批评实践

    兰轲轲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理论何来、批评何为的问题需要被重新思考和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要植根于文学实践中,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文艺现代化发展的实际,借助于更广泛的译介,积极创造本土化、形象化的文论术语,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文学批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铺路架桥的重要作用,关注文学本身,阐发文学的语言、形象、情节之美,紧扣时代精神,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构建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召唤无愧于新时代的伟大艺术精品.

    中国式现代化文学理论创新文学批评实践

    从"概念化"到"隐喻化":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杨波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不能套用"乌托邦/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天堂/地狱"式的简单解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 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可以解读为概念与套话、文化传播与文化沟通、隐喻与符码三种模式.一方面,概念与套话模式从西方对中国的集体想象出发,侧重中国形象的他者性与异质性;文化传播与文化沟通模式本着促进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试图纠正西方对于中国的套话式想象,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但另一方面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落入东方主义的窠臼;隐喻与符码模式主要把中国视为寄托特定文化理念的文化符码,充满了隐喻性的特点,彰显中国形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西方文学中国形象概念与套话文化传播隐喻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