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少年体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少年体育
青少年体育

月刊

青少年体育/Journal Qing Shao Nian Ti Yu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羽毛球专项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杨磊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力量,作为连接人体上肢与下肢的关键桥梁,对于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羽毛球是一项要求速度快、反应灵敏、方向灵活的运动。核心力量训练,既能增强身体爆发力、稳定性,又能降低损伤风险,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本文阐述了核心力量训练的具体内容和它在提升技术表现、体能储备及心理素质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我国高校羽毛球专项训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核心力量训练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坚固的核心力量基础,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

    核心力量高校羽毛球专项训练

    2023年啦啦操世锦赛双人花球跳跃类难度运用研究

    彭秋实何芳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23 年啦啦操世锦赛双人花球项目前 6 名队伍在跳跃类难度运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参赛队伍中前 3 名与后 3 名在跳跃类难度的完成数量和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排名第 3 的日本队在跳跃类难度数量上最多,而排名第 6 的墨西哥队则数量最少。同时,成套动作难度的编排方式以及完成形式的选择也对比赛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前3名队伍在跳跃类难度上的灵活运用,本文为排名靠后的队伍提供了一些指导性建议,这对于我国备战后续国际赛事,提升啦啦操项目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啦啦操世锦赛双人花球啦啦操跳跃类难度

    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与其他各队主力运动员非技术因素比较研究

    王志山杨建康
    65-6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 2023 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队主力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非技术性指标并与其他各队主力运动员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虽然 2023 年世界女排联赛的排名与这些非技术因素之间并未显示出显著关联,但胜负场次却与运动员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因素紧密相关。根据竞技能力的非衡补偿效应理论,中国女排队运动员在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方面都存在非技术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等指标的不足。

    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女排主力运动员非技术因素

    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男子柔道大级别外卷入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与分析

    张青
    70-7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男子柔道大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外卷入技术的情况,总结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该技术的特点及成功率,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更有效的训练理论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国柔道事业的发展。方法: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柔道男子大级别项目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全面剖析了该届运动会男子柔道大级别比赛中外卷入技术的使用情况。结果:①在甘肃省第十五届男子柔道比赛中,外卷入技术已成为男子大级别最常用的技术;②尽管外卷入技术的使用频率较高,但在实际比赛中的得分率并不理想;③抢夺对手的底手是男子柔道大级别比赛中应用最为频繁的技术之一。结论:①外卷入技术是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男子柔道大级别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其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一般的足技和手技;②运动员在日常练习和比赛中,应针对性地结合不同姿势下的抓把技术与外卷入技术,实现外卷入技术与其他技术有效衔接与运用;③运动员需充分理解外卷入技术的原理和动作要领,并在比赛中充分运用外卷入技术。同时,要善于观察对手的站姿,准确判断对手的重心位置和动作意图,把握时机发力,并针对不同站架的对手,灵活运用外卷入技术并得分制胜。

    男子柔道外卷入技术比赛分析

    田径运动中常见损伤及中医干预下训练康复的探讨

    魏琳嵛余良芬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运动解剖、运动生理和生物力学的角度结合各项目运动员训练比赛时完成的动作特征、关节特点,综合分析完成动作时身体各关节、肌肉发力和受力特点,受伤时关节、肌肉、韧带的形变和生理变化,以及如何使用中医理论与方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损伤后的积极康复治疗,目的是探讨在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的急性韧带撕裂、肌肉拉伤和慢性的软骨磨损、肌肉劳损、炎症、撞击综合征等损伤,以及伤后在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中医手段下联合抗阻、柔韧等练习进行积极性康复。早期进行低强度抗阻和针灸治疗,中后期逐渐增加练习强度搭配中医手段比传统的制动休息恢复效果更佳。这一综合康复方案旨在加速运动员的身体恢复,提高康复效率,减少因运动损伤带来的长期影响,为运动员重返赛场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田径运动韧带撕裂中医手段康复

    民俗体育特色大课间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挑战以及实践路径

    司家祥卜宏波程继成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课间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进行课外锻炼的重要形式,对调节学习压力、促进健康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积极价值。本文通过对学校引入民俗体育项目、打造民俗体育特色大课间进行分析,认为打造民俗体育特色大课间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结合民俗体育特色大课间开展中存在的认知水平较低、资源支持不足以及实施理念传统等现实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实践路径,以期发挥其对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

    学校体育大课间民俗体育

    "走教"配置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研究

    冯俊凯曹译文刘坤鹏冯瑞...
    81-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教"教师制度作为推动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效构建了城乡教育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农村中小学实施"走教"模式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积极影响,并从教学环境、教学考评、教学任务以及教育体系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了"走教"制度如何助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改善体育教师短缺问题,缓解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同时,本文也为提升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路径和策略,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走教"农村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师资源配置

    "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困境及路径

    杨金山王茜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教育领域迎来了重要的改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机遇、困境及路径进行深入剖析。机遇:"双减"政策的颁布推动了农村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学校特色体育的发展、提升了农村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使农村学校体育占有一席之地。困境: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观念落后、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短缺、家长重视度不够导致家校合作效率低下、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以及执行力的缺失等问题。路径: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完善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改变家庭对体育的认知,促进家校合作、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正确体育观念,将政策落实到位。

    "双减"政策农村学校体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下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价值、困境与路径研究

    陈子轶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解读"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价值和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路径:优化政策执行力度,健全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强化学校主体地位,有效推进学训结合;依托社区资源,完善服务育人体系;激发社会企业支撑,拓展协同育人路径;转变家长旧有观念,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以网络家庭体育平台为载体,畅通青少年体育参与渠道。这些优化路径对落实健康中国政策、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家—校—社"协同青少年体育体育素养

    北京市丰台区小学健康教育内容的指标体系构建

    文世林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拟定内容体系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筛选与整理,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条目的权重系数。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 84%、10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由 0。186 升至 0。225(P值均小于 0。01),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 0。780、0。825。在此基础上小学六年级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最终确立为 5 个一级指标、22 个二级指标和 74 个三级指标。在计算权重时,各个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其中,一级指标中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权重依次为17。31%、11。27%、16。32%、28。80%、26。28%。因此,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的健康教育内容合理,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权重计算方法得当,可作为构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参考依据。

    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