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农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农业工程
热带农业工程

方佳

双月刊

Rngcrngc3@gmail.com

0898-66989829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热带农业工程/Journal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的农业技术类学术期刊(双月刊),1976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涉及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 热切欢迎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人员惠赐稿件,洽谈合作事宜。 联系电话: (0898)23300439 电子信箱:rngcrngc3@gmail.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建设研究

    杨洋吕剑平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概念以来,各地陆续开展了多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但培育工作存在目标不清、内容缺乏系统化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未厘清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本文采用整体研究范式,对河南、陕西两省45位新型职业农民"行为事件"访谈,获得能力素质要素,设计核心能力素质要素问卷调查表进行要素筛选,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模型,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建设路径,为培育出高质量新型职业农民提高理论借鉴。

    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模型职业能力

    栽植密度对甜樱桃产量的影响

    丁骥容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四川黑水县甜樱桃适宜的栽植密度,试验不同栽植密度对甜樱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甜樱桃产量、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存在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为株行距为4。0m×4。0 m时,甜樱桃产量及果实品质最为理想,是最适宜黑水县的甜樱桃栽植模式。

    栽植密度甜樱桃产量品质影响

    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颜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者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在青海省大通县进行了田间试验,比较覆盖黑膜、覆盖稻草以及常规栽培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栽培模式,黑膜覆盖以及稻草覆盖两种栽培模式均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其中,黑膜覆盖栽培模式效果最佳,适合在青海地区大力推广及应用。

    栽培模式马铃薯生长产量影响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曹婷婷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甘肃平凉灵台县进行了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土壤养分、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增加,在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时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改良效果最佳,是最适宜的有机肥化肥施入配比。

    有机肥化肥土壤肥力玉米产量

    有机肥对糖料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戴勤娇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有机肥对糖料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文设置3个处理:CK为常规施肥,施入1 200 kg/hm2复合肥;T1为有机肥+复合肥处理,施入1 000 kg/hm2复合肥+3 000 kg/hm2猪粪;T2为有机肥+复合肥处理,施入1 000 kg/hm2复合肥+3 000 kg/hm2蚯蚓粪,进行有机肥对糖料蔗的影响试验,分别测量不同处理下甘蔗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升甘蔗产量及品质,建议在后续生产中,采用1 000 kg/hm2复合肥+3 000 kg/hm2猪粪或蚯蚓粪,并根据土壤条件及目标产量对施肥量适当调整。

    有机肥糖料蔗生长产量影响

    复合肥配施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小麦产量、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孙一鸣王宁赵雅琦刘树泽...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复合肥配施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小麦产量、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于2021-2022、2022-2023年在山东东营地区开展不同施肥试验,设置不施肥(CK)、施氮磷钾复合肥(DFH)、施黄腐酸菌剂(DHF)、氮磷钾复合肥与黄腐酸菌剂配施(FHHF)4个处理,测定2年小麦产量及第二年土壤理化与微生物等指标。结果表明,连续2年FHHF处理产量均为最高,其次为DHF、DFH和CK,且不同施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CK;不同施肥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其中FHHF、DFH提升效果最为明显,DHF次之;FHHF、DHF处理下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平均吸光度值和微生物呼吸强度均显著高于CK,而DFH最低,微生物多样性指标也呈现相同变化趋势。综上所述,施加黄腐酸肥料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且与氮磷钾复合肥配施时效果更好,这与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有关,在生产中可作为绿色生产技术推广。

    复合肥黄腐酸小麦产量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

    保存条件对不同成熟度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媚刘迪发徐丽冯红玉...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果百香果新品系(热选砧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常温高湿(20℃,80%RH),中高温中湿(30~35℃,60%RH)条件下研究不同成熟度果实的耐储性及储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高湿条件下储藏第14 d,70%转色的果实的TSS、TA以及TSS/TA与100%转色的果实的相应理化指标差异不明显,但外观品质上70%转色的果实明显优于100%转色的果实,而30%转色的TSS、TSS/TA显著低于70%转色和100%转色的果实。中高温中湿条件下储藏第7 d,70%转色的果实略有皱缩,100%转色的果实皱缩严重,不同成熟度间的果实TSS、TA以及TSS/TA均没有显著差异。与常温高湿条件相比,中高温中湿储藏第7d的果实TSS、TA均较低,而TSS/TA则较高,100%转色的果实在两种储藏条件下TSS/TA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长时间储藏而言,选用70%转色的果实最有利于保持果实的储藏品质,对于短时间储藏,常温高湿储藏可选用100%转色的果实,中高温中湿储藏可选用70%转色的果实。

    黄金百香果储藏条件成熟度品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伏志成张学岗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S-诱抗素是由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种无毒、无残留对食品及人体健康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究S-诱抗素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者选用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2 500倍液、3 333倍液、5 000倍液、10 000倍液、20 0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3 333倍液在葡萄绒球期灌溉,测量果实成熟后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10%S-诱抗素可溶性粉剂能够有效增加葡萄果实果粒重、单穗重、产量,提高红提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原花青素含量,推荐施用浓度为2 500-3 333倍液。

    植物生长调节剂红提葡萄产量品质

    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水水质状况与评价

    陈积杰梁计林谢海群庞巧珠...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19年5月对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p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该海域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质评价指数均小于1,单因子指数较小;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1,污染物浓度较低;富营养化评价指数E<1,该海域海水水质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水质状况污染指数富营养化海南麒麟菜省级自然保护区

    春季海南万宁小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谢福武吴思怡庞巧珠谢海群...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5月对万宁小海及附近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开展调查研究,共获取25个站位的样品数据。结果显示,万宁小海及附近海域共鉴定阶段性浮游幼体21类以及浮游动物53科65属89种,优势种以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占绝对优势,湾口及外海区的优势种丰富,多样性高,反观湾内潟湖区,种类组成较为单一。此外,湾口及外海区的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和生物量均较高,整体呈现为湾口及外海区的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和生物量>潟湖区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和生物量,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万宁小海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