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余新炳

月刊

1672-3619

xulyw@tom.com

020-8733319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热带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

    苏鹏张志胡逸萍陈宾...
    715-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重症监护室(BICU)2013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598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其创面分泌物、痰液、血液、中段尿、粪便、导管尖端标本的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根据《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指南(2012版)》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分析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0年间确诊为烧伤后IFI患者41例,真菌感染率6.86%,死亡5例,病死率12.16%.10年间41例烧伤后IFI患者共检出真菌124株,其中占比前三分别为热带念珠菌28株(22.58%)、近光滑念珠菌28株(22.58%)、白色念珠菌24株(19.35%);相较于前5年,后5年白色念珠菌占比下降,非白色念珠菌及罕见真菌占比提高.10年间烧伤后IFI患者阳性标本来源占比前三分别为创面分泌物(128份,53.56%)、血液(47份,19.67%)、痰液(28份,11.72%).Ⅲ度烧伤面积(OR=1.03,95%CI:1.01~1.05)、机械通气≥14 d(OR=3.34,95%CI:1.10~12.62)、广谱抗生素种类≥3 种(OR=4.97,95%CI:2.36~11.1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OR=1.18,95%CI:1.10~1.30)为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非白色念珠菌及罕见真菌检出率增加.Ⅲ度烧伤面积,机械通气≥14 d,广谱抗生素种类≥3种,APACHE Ⅱ评分为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重度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机械通气

    血清sOX40L和ADAMTS-4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

    刘宁付燕张婷朱晓娟...
    721-725,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4(ADAMTS-4)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3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组(n=121),并根据预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78)和预后不良组(n=43),根据不同脑损伤程度分为轻度(n=31)、中度(n=57)和重度损伤组(n=33),另选取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n=68).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OX40L、ADAMTS-4水平并进行比较;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OX40L、ADAMTS-4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脑梗组血清sOX40L、ADAMTS-4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46、14.297,P均<0.05);且血清sOX40L、ADAMTS-4水平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900、22.080,P均<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OX40L、ADAMTS-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40、9.433,P均<0.05),两组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入院时NIHSS评分、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8、8.818、6.121,P均<0.05).后循环脑梗死、NIHSS高评分、Hcy、sOX40L、ADAMTS-4水平升高均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sOX40L、ADAMTS-4、两者联合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72、0.879、0.952,联合预测价值更高(Z 联合vs.sOX40L=2.794,P=0.005;Z 联合vs.ADAMTS-4=2.340,P=0.019).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X40L、ADAMTS-4水平显著升高,两者水平变化可能成为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指标,且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可溶性OX40配体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4急性脑梗死

    血清TSH和FT3及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意义

    黎国春罗妮娜
    726-729,73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FT3)、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宜昌市夷陵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00例发热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46例)和病毒感染组(54例),根据新生儿危重症评分标准分为非危重组(38例)、危重组(28例)及极危重组(34例).另选取经检查无异常的健康新生儿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TSH、FT3和PCT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各指标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TSH和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26、9.866,P均<0.05),血清FT3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4,P<0.05).随患儿病情加重,血清TSH和PCT表达水平上升(F=31.449、69.274),FT3水平降低(F=60.396),对照组、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4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SH、FT3、PCT以及三者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75、0.867、0.911、0.966,三者联合诊断AUC均高于各指标独立诊断(Z=3.137、3.579、2.749,P=0.002、<0.001、0.006),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92.00%.结论 TSH、FT3和PCT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价值,对判断感染的病原菌以及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降钙素原

    血清PCT和hs-CRP及IL-17水平对老年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陈秀萍周敏敏余波
    730-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对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宁国市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3年8月12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分为合并组(合并下呼吸道感染,n=68)和对照组(未合并下呼吸道感染,n=52),其中合并组患者根据治疗后60 d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因疾病复发再次入院接受治疗,n=27)和预后良好组(正常生活且未再次发病,n=41).入组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第2天,检测血清PCT、hs-CRP、IL-17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对老年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组血清PCT、hs-CRP、IL-17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45、12.528、8.011,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IL-17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 0.721(95%CI:0.631~0.799)、0.750(95%CI:0.663~0.824)、0.759(95%CI:0.672~0.832),上述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5(95%CI:0.838~0.951),联合指标诊断AUC值高于各项指标单一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不良组血清PCT、hs-CRP、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61、3.801、6.326,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IL-17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预后预测AUC依次为0.841(95%CI:0.733~0.919)、0.740(95%CI:0.619~0.839)、0.870(95%CI:0.766~0.939),上述三者联合AUC为0.959(95%CI:0.881~0.992),联合指标诊断AUC值高于各项指标单一诊断(P均<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hs-CRP、IL-17水平相对较高,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一定辅助参考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人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

    MMP-2和PAF及RDW水平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中的评估价值

    林建美兰秀君李声凤乔建芬...
    735-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表达水平,及其对血管通路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血管通路失功(VAF)将患者分为血管通路(VA)正常组(n=71)及VAF组(n=5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MMP-2、PAF、RDW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RD透析患者出现VAF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MP-2、PAF、RDW对ESRD透析患者发生VAF的诊断价值.结果 VAF组血清MMP-2、PAF、RDW水平均高于VA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33、6.693、6.827,P均<0.05).VAF组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VA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10、4.970,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清MMP-2、PAF、RDW水平升高均是ESRD透析患者发生VAF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MP-2、PAF、RDW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ESRD透析患者VA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8、0.782、0.815、0.911.结论 在VAF的ESRD透析患者中血清MMP-2、PAF、RDW水平异常升高,是影响VAF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对于诊断ESRD透析患者VAF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小板活化因子红细胞分布宽度

    2019-2023年新疆巴楚县某医院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状况及影响因素

    李天心彭凤梅王霞刘铠雄...
    739-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巴楚县某医院肺结核患者的利福平耐药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当地结核病的防控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巴楚县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3年8月经病原学、分子生物学诊断确证为肺结核阳性的 1 198例患者,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利福平耐药(耐药组,n=92)与利福平敏感(非耐药组,n=368)的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患者利福平耐药概率是初治患者的2.09(95%CI:1.28~3.42)倍,有吸烟史的患者利福平耐药概率是无吸烟史患者的3.86(95%CI:1.29~11.53)倍,合并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利福平耐药概率是未合并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2.01(95%CI:1.15~3.54)倍,合并呼吸道疾病患者利福平耐药概率是未合并呼吸道疾病患者的2.32(95%CI:1.39~3.87)倍,影像学显示肺部增殖的患者利福平耐药概率是无肺部增殖患者的2.64(95%CI:1.34~5.20)倍,以上因素在耐药组和非耐药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中,复治、吸烟、合并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合并呼吸道疾病、肺部增殖是利福平耐药的危险因素,应对该类人群重点管控防治.

    肺结核利福平耐药影响因素巴楚县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lncRNA XIST和miR-12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邢芳远郭小霞郭瑞霞宋然...
    744-747,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X无活性特异性转录本(lncRNA XIST)和miR-12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处于急性发作期的123例COPD患者作为急性期组,选择处于稳定期的121例COPD患者作为稳定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1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白介素(IL)-1β、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外周血单核细胞lncRNA XIST和miR-124表达水平;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急性期组lncRNA XIST和miR-124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XIST和miR-124对COPD急性期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期组和稳定期组IL-1β、IL-12、TNF-α、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0、miR-124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987、95.674、106.138、237.468、45.710、126.014,P均<0.001).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期组lncRNA XIST和miR-124 成负相关(r=-0.519,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显著大于lncRNA XIST和miR-124单独诊断(Z=3.726、2.81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XIST和miR-124是COPD急性发作期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的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iR-124显著下降,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也是COPD急性发作期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COPD长链非编码RNAX无活性特异性转录本miR-124急性发作期

    江苏无锡与青海海东育龄期妇女阴道炎的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向湘王妍贾贞马玉莲...
    748-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江苏省无锡市和青海省海东市两地育龄期妇女阴道炎症感染类型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女性生殖道相关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5月-2022年6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和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妇科门诊病历数据,按照标准共纳入阴道炎症患者1 855例,其中无锡地区1 126例,海东地区729例,比较两地区妇女阴道炎症感染类型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海东地区的滴虫性阴道炎占比高于无锡地区,两地阴道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060,P=0.001);无锡地区妇女阴道感染类型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84、23.040,P均<0.05),而在不同职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海东地区妇女阴道感染类型在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锡和海东两地育龄期妇女阴道炎的感染类型存在差异,职业、季节等因素与阴道炎症相关性较高.

    阴道炎症育龄期妇女滴虫性阴道炎

    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交互作用对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影响

    吕雅莉喜小梅刘永斌颉亚辉...
    753-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对代谢综合征(MS)患病的交互作用,为MS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12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某石化企业职工,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信息将诊断为MS的84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参加健康检查且同性别、年龄(±3岁)的非MS者1 6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x2 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通过相乘和相加模型评价高血压家族史和高尿酸的交互作用对MS患病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肥胖、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高尿酸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15.314、9.502、7.920、80.730,P均<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家族史与MS无关,高尿酸(OR=2.059,95%CI:1.639~2.588)与MS患病的高风险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对MS患病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2.129,95%CI:1.275~3.555,P<0.05);同时二者也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加交互作用评价指标,如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分别为1.407(95%CI:0.223~2.591)、0.381(95%CI:0.160~0.603)、2.102(95%CI:1.210~3.650).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对MS患病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增加MS的患病风险.

    高血压家族史高尿酸代谢综合征交互作用

    2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李正彭丽娟陈仕美雷娴...
    759-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分析感染年份、患儿年龄、性别、地区、感染类型及感染季节等流行病学特征与MP感染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2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检测阳性共48例,阳性率为21.82%.2022年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为9.76%,低于2018年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12,P<0.05).其余年份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岁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为51.85%,高于<1岁、1~<4岁及8~13岁年龄段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1.511、10.580、21.518,P均<0.05).城镇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为26.09%,高于农村地区的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11,P<0.05).冬季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为38.98%,高于春季、夏季及秋季M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89、8.900、4.890,P均<0.05).春季、夏季及秋季M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5年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与患儿年龄、地区及感染季节等流行病学特征密切相关,与患儿性别、感染类型无关,其中4~<8岁的学龄期儿童为易感人群,且多发于城镇地区及冬季.

    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