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余新炳

月刊

1672-3619

xulyw@tom.com

020-87333191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热带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院寄生虫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承办,编委会由全国及香港知名的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十余位专家组成,发行全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及卫生医疗部门及港澳、台湾、英美地区。本刊专业论文起点高,质量优,印刷精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胎蛋白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评估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巴哈尔古丽·罗克满江曾钰吴雪肖红...
    829-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水平,探讨两者在评估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价值,旨在为指导临床决策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06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出院治疗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21)和预后不良组(n=85).比较两组血清乙肝DNA、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甲胎蛋白及H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甲胎蛋白和HGF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价值;以甲胎蛋白和HGF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净受益率为纵坐标,高风险阈值为横坐标,绘制决策曲线,分析两者以及联合预测模型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净收益情况.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乙肝DNA、总胆红素、肌酐分别为(7.3±1.3)×106 copies/mL、(187.4±23.3)μmol/L、(178.4±35.3)μmol/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2±1.1)×106 copies/mL、(167.2±22.4)μmol/L、(142.5±32.6)μmol/L;PTA、甲胎蛋白、HGF 分别为(23.2±3.1)%、(86.2±13.9)ng/mL、(183.7±28.9)ng/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28.6±3.2)%、(132.3±25.8)ng/mL、(243.5±31.6)ng/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9、2.018、4.567、2.567、6.712、7.876,P均<0.05);两组患者AST、ALT以及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HGF为影响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ROC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95%CI:0.775~0.879),最佳诊断截点为102.3 ng/mL;HGF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AUC为0.817(95%CI:0.765~0.892),最佳诊断截点为1.1 ng/L;两者联合预测的价值最高,AUC为0.908(95%CI:0.834~0.972).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多数合理阈值概率范围内,甲胎蛋白和HGF预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均具有良好的净获益.结论 甲胎蛋白和HGF评估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净收益率.

    甲胎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3例输入性黑热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李柏华曾一芹王海燕
    834-837,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宜昌市3例输入性黑热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确诊的3例黑热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3例黑热病患者均为男性,均有至黑热病流行区域务工的流行病学史,潜伏期时长分别为2、10和20个月;起病时3例患者均出现畏寒发热;2例患者伴有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2例患者伴有纳差,1例患者伴有头痛,1例患者伴有咳嗽咳痰;3例患者均出现脾大,其中2例行脾脏手术切除并行脾脏病检,只有1例出现淋巴结肿大并行淋巴结切除活检.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细胞下降,2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低及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患者表现不同程度贫血,2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3例患者均出现低蛋白血症,1例患者有明显的球蛋白增加;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纤维蛋白原下降;3例患者均出现血清铁蛋白异常升高.3例患者骨髓涂片镜检利杜体及PCR测序确认利什曼原虫种属均为阳性,且经两性霉素B治疗后均达病原学治愈.结论 非疫区医务人员在接诊反复发热伴脾大及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时,尤其是有长江以北旅居史的患者应考虑黑热病可能,尽早诊断和治疗.

    黑热病利什曼原虫噬血细胞综合征两性霉素B

    不同年龄段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血常规参数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黄雨晴丘佩琳范浩林赖福红...
    838-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不同年龄段甲型流感病毒阳性儿童血常规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差异及临床意义,为儿童流感的早期辅助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11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具有流感症状的704例14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甲型流感抗原结果分为阳性组(n=192)和阴性组(n=512),对<7岁组(n=208)及7~14岁组(n=496)两个年龄段的儿童血常规参数及NLR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两个年龄段组甲型流感阳性儿童血常规参数及NLR的差异.结果 704例患儿中,甲型流感抗原阳性儿童共192例,总阳性率为27.27%.不同性别儿童的甲型流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23,P=0.093),而7~14岁组甲型流感阳性率(29.84%)高于<7岁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3,P=0.018).<7岁甲型流感阳性组患儿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阴性组,NLR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46、-2.437、-2.395、-2.379,P均<0.05);7~14岁甲型流感阳性组患儿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阴性组,NLR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564、-6.149、-4.938、-5.892,P均<0.05).7~14岁组甲型流感阳性患儿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7岁组,中性粒细胞比例、NLR显著高于<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29、-2.634、-2.426、-2.603,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儿童血常规参数存在差异,结合血常规参数及NLR等指标能够为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和诊断提供参考和提示.

    甲型流感病毒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动态监测血GP73和自噬相关蛋白对HBV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黄志杰曾翠萍刘理冠许正锯...
    842-846,862,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动态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自促泛素结合衔接子(p62)、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短期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120例HBV-ACLF患者(研究组)和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血GP73、p62、Beclin1和LC3-Ⅱ差异,并实时监测研究组入院不同时间段(入院第0、1和2月)血GP73、p62、Beclin1和LC3-Ⅱ变化,并分析其与HBV-DNA病毒载量、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关系;根据入院后3个月的短期预后(临床结局)将研究组分为生存组(n=71)和死亡组(n=49),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不同时间段血GP73、p62、Beclin1和LC3-Ⅱ差异,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对HBV-ACLF临床结局的影响,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同时间段(入院第0、1和2月)外周血GP73、Beclin1和LC3-Ⅱ均升高,p6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485、12.485、21.371、10.873,P均<0.05).生存组和死亡组不同时间段外周血GP73、p62、Beclin1、LC3-Ⅱ、HBV-DNA 载量和 MELD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982、13.256、18.373、30.275、12.784、20.381,P均<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同时间段(入院第0、1和2月),HBV-ACLF患者HBV-DNA载量与GP73(r=0.721、0.734、0.715)、Beclin1(r=0.683、0.726、0.717)和 LC3-Ⅱ(r=0.634、0.672、0.659)均成正相关,与p62 成负相关(r=-0.694、-0.703、-0.711);HBV-ACLF 患者 MELD 评分与 GP73(r=0.784、0.752、0.769)、Beclin1(r=0.815、0.794、0.836)和LC3-Ⅱ(r=0.859、0.873、0.848)均成正相关,与p62成负相关(r=-0.749、-0.802、-0.786);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得知,不同时间段(入院第0、1和2月)GP73、p62、Beclin1和LC3-Ⅱ均可影响HBV-ACLF临床结局(P均<0.05),其中入院第0月GP73、p62、Beclin1和LC3-Ⅱ对HBV-ACLF临床结局影响最大,HR绝对值分别为2.673、2.132、2.498和2.995.选取入院第0月GP73、p62、Beclin1和LC3-Ⅱ结果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显示,GP73、p62、Beclin1和LC3-Ⅱ预测HBV-ACLF临床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8、0.531、0.582和0.549,四者联合效果最佳(AUC=0.871)(P<0.05).结论 不同时间点GP73、p62、Beclin1和LC3-Ⅱ在HBV-ACLF中均异常表达,与HBV-DNA载量和MELD评分相关,且均可影响HBV-ACLF临床结局,其中初入院时影响最大,可预测HBV-ACLF临床结局,四者联合检测效果最佳.

    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高尔基体蛋白73自噬相关蛋白短期预后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MP-9、IL-17a、NGAL变化及预测价值分析

    蒋艳敏杨君莉李娜
    847-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17a(IL-17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变化及预测价值,为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9月于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40例COPD患者,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n=53)和未感染组(n=87).比较两组MMP-9、IL-17a、NGAL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MP-9、IL-17a、NGAL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53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62株,以革兰阴性菌(40.32%)为主.感染组血清MMP-9、IL-17a、NGAL水平分别为(243.27±30.06)µg/L、(316.37±37.72)ng/L、(40.42±6.83)ng/mL,高于非感染组[(132.83±21.13)μg/L、(163.53±19.14)ng/L、(25.27±3.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1、31.725、5.025,P均<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MMP-9、IL-17a、NGAL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均高于MMP-9、IL-17a、NGAL单独诊断的0.714、0.679、0.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63、2.968、2.421,P均<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MMP-9、IL-17a、NGAL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预测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介素-17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组织p53、EGFR与炎症因子水平在肺癌术后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

    周迪王国忠尹先哲
    851-854,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织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炎症因子水平在肺癌术后感染中的变化及意义,为今后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9月于霍山县医院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n=21)和未感染组(n=59).比较两组组织p53、EGFR阳性率、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组织p53、EGFR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组织p53、EGFR阳性率(42.86%、57.14%)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8.64%、5.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43、27.551,P均<0.05).感染组PCT、IL-6、CRP水平分别为(0.47±0.12)ng/mL、(85.33±22.05)pg/mL、(115.17±26.41)mg/m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0.25±0.06)ng/mL、(13.24±2.75)pg/mL、(28.69±4.12)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49、24.855、24.596,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p53、EGFR、PCT、IL-6及CRP水平升高均是肺癌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53、EGFR与PCT、IL-6、CRP之间均成正相关(r=0.511、0.423、0.468,0.495、0.408、0.515,P均<0.05).结论 肺癌术后感染患者中p53、EGFR与炎症因子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可能是肺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p53表皮生长因子炎症因子肺癌术后感染

    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磊殷俊李家斌杨丽娜...
    85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探索相关防控策略,降低NCU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方法 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N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超过48h的245例老年(≥65岁)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 245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中,67例发生VAP,感染率为27.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出血(OR=5.790,95%CI:2.190~15.309)、抗生素使用时间≥7 d(OR=12.438,95%CI:1.474~104.948)、呼吸机使用时间≥5 d(OR=16.105,95%CI:5.288~49.047)是神经内科老年患者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7例VAP感染患者的痰标本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出21种病原体,共112株病原微生物,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29.46%、17.86%、14.29%.结论 在NCU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中,VAP感染受颅内出血、抗生素使用时长、呼吸机使用时长等相关危险因素影响,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体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PCT、hs-CRP的影响

    丁作佳刁洪璋吴伟
    859-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4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血清PCT、hs-CRP、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PCT、hs-CRP、PaCO2、pH、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hs-CRP、PaCO2、pH、APACHE Ⅱ、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71、8.769、4.205、75.661、5.579、8.495,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77.5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8,P=0.033);试验组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5.00%、(8.02±2.3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11.14±5.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65,t=3.559;P均<0.05).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

    持续血液净化感染性休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血清LCN2、lncRNA-OIS1、miR-3607-3p表达水平及意义

    吴珍珍黄丹代小燕郭婷婷...
    863-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长链非编码RNA-OIS1(lncRNA-OIS1)、微小RNA-3607-3p(miR-3607-3p)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CN2、lncRNA-OIS1、miR-3607-3p表达水平,以及HPV病毒载量、HPV阳性表达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LCN2、lncRNA-OIS1、miR-3607-3p与HPV病毒载量、HPV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合并HPV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LCN2水平、HPV病毒载量、HPV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1±18.47)pg/mL、(1 171.40±232.33)RLU/CO、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5±12.83)pg/mL、(669.50±100.32)RLU/CO、45.71%,lncRNA-OIS1、miR-3607-3p 水平分别为(0.70±0.15)、(0.33±0.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83±0.17)、(0.6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15.480、16.753、58.163、4.976、16.251,P均<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CN2水平与HPV病毒载量、HPV阳性表达率均成正相关(r=0.515、0.430,P均<0.05),lncRNA-OIS1、miR-3607-3p 水平与 HPV 病毒载量、HPV 阳性表达率均成负相关(r=-0.600、-0.502、-0.587、-0.459,P均<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CN2是影响宫颈癌合并HPV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清lncRNA-OIS1、miR-3607-3p是发生宫颈癌合并HPV感染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血清LCN2明显高表达,lncRNA-OIS 1、miR-3607-3p明显低表达,且与HPV病毒载量、HPV阳性表达率密切相关.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脂质运载蛋白2长链非编码RNA-OIS1微小RNA-3607-3p

    Survivin、EGFR、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卓雅廖鹏娟翁剑华刘英霞...
    867-871,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存活素(Surviv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7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绝经情况、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灶大小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n、EGFR、Her2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EGFR、Her2表达的相关性;x2检验分析Survivin、EGFR、Her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EGFR、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1%、39.47%、52.63%,均高于癌旁组织的6.58%、9.2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686、18.897、54.286,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 Survivin 与 EGFR、Survivin 与 Her2、EGFR 与 Her2表达均成显著正相关(r=0.506、0.660、0.550,P均<0.05).Survivin、EGFR、Her2在不同年龄、绝经情况、TNM分期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78、1.844、0.378;0.707、0.034、0.707;1.973、0.059、1.839,P均>0.05),Survivin、EGFR、Her2在不同病理分型、癌灶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200、27.306、31.901、24.945,12.944、15.797、7.165、21.170,15.271、35.496、25.451、36.067,P 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 Survivin、EGFR、Her2表达明显升高,且三者之间成正相关;Survivin、EGFR、Her2在浸润性癌、癌灶>2 cm、组织学Ⅲ级、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中高表达.

    乳腺癌存活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