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固性树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固性树脂
热固性树脂

陈晓康

双月刊

1002-7432

rgxsz@vip.163.com

022-28349163 28344460 28349163

30022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9号

热固性树脂/Journal Thermosetting Res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己二酸基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研究

    葛铁军李之寒刘啸凤唐恺鸿...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己二酸基环氧树脂(AAEP),并将其用于增韧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使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AAEP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AEP的合成符合分子设计,环氧值为0.425 mol/100 g,粘度为320 mPa·s.以合成的AAEP为增韧剂,与E51进行共固化,对固化后的AAEP/E-51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断裂面形貌表征,探究了 AAEP添加量对AAEP/E-51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EP与E-51的质量比为10:100时,AAEP/E-51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较纯E-51分别提升了 30.4%、50.9%、68.2%和38.0%,并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

    己二酸基环氧树脂(AAEP)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增韧共混改性

    新型咪唑类热潜伏型固化促进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刘华潘大伟刘坐镇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六氯环三磷腈(HCCP)与5,6二甲基苯并咪唑(DBM)反应合成了具有星型结构的咪唑衍生物DBC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磷谱(31P-NMR)及飞行时间质谱(TOF-MS)对DBCP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DBCP为促进剂加入到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e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体系中,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DBCP促进体系的固化行为与室温储存稳定性.结果显示,DBCP促进体系的表观活化能较低(68.82 kJ/mol),200℃下具有明显的固化放热峰,160℃下2 min 36s能够快速完成固化,且具有大于30 d的室温储存稳定性,表明DBCP具有加快固化反应速率,降低固化温度的效果,是一种能够长期潜伏,快速固化的环氧热潜伏性固化促进剂.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分析(TG)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DBCP促进体系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热潜伏咪唑合成

    微胶囊型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安金亮汤胜孙赛玲申兆波...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酚醛胺(T31)固化剂为芯材,聚脲(PUA)为壳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微胶囊型固化剂T31-PUA.通过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将固化剂微胶囊与环氧树脂混合制备成单组分胶粘剂,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万能试验机对单组分胶粘剂的固化特性、耐久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表面略有粗糙,平均粒径为150 µm,芯材质量分数为60%.微胶囊在室温下压力解封,可在1h内完成固化,其粘接件拉伸剪切强度为6.18 MPa.热解封可在120℃下30 min内固化,其粘接件拉伸剪切强度为6.95 MPa.该微胶囊型单组分胶粘剂室温储存期可达40 d以上,固化特性、耐久性和力学性能良好.

    微胶囊固化剂酚醛胺聚脲环氧树脂单组分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

    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增强CFRP-混凝土体系粘结及滑移性能研究

    冉洪宇张若兰雷真杨昌波...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TiO2/有机蒙脱土(OMMT)/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对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及滑移性能的影响,对TiO2/OMMT/环氧复合材料配比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CFRP-混凝土体系的双搭接剪切实验.结果表明:在OMMT/EP复合材料中加入适量的纳米TiO2可显著提高蒙脱土的剥离程度,当填料(TiO2+OMMT)的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冲击强度分别为纯环氧树脂的153.06%、159.09%和159.19%.作为胶粘剂用于CFRP-混凝土体系时,TiO2/OMMT/EP复合材料增强了纤维与混凝土基体之间的界面附着力及载荷传递,从而提高了界面的极限承载力.与纯环氧树脂双剪试件相比,C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和界面断裂能分别提升了 129.83%和168.82%.引入纳米改性胶粘剂/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综合影响系数α,建立了相应的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模型,模型的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

    二氧化钛蒙脱土纳米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粘结强度界面断裂能

    扩链剂对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王雪萌赵东旭刘丽刘锦春...
    30-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100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及不同种类醇类扩链剂等为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MPU),将其与各种橡胶助剂混炼硫化得到最终产物.通过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耐老化性能和阻尼性能测试研究MPU中的不同扩链剂的结构对MPU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的种类对MPU耐低温性能的影响甚微.选用α-烯丙基甘油醚合成的MPU力学性能最高,阻尼性能最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压缩疲劳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

    扩链剂烯丙基甘油醚混炼型聚氨酯硬段力学性能阻尼性能耐老化

    竹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制备及性能

    周胜男徐宏俊陈昌彪李光君...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竹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环氧化木质素(EL),将其在聚乙二醇(PEG)的协同溶解作用下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预聚体中,得到EL改性的环氧树脂交联体系.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对包含PEG的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最佳固化工艺为80 ℃/4 h+120 ℃/2 h.对固化后样品进行拉伸和弯曲性能测试,研究EL在PEG协同分散作用下改性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EL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当EL质量分数为5%时,与纯环氧树脂体系相比,体系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 99.5%和71.6%.

    木质素环氧树脂固化反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

    环氧树脂室温快速固化剂的合成及其复配性能研究

    饶兴兴王木立廉兵杰王秀娟...
    38-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厚浆型环氧树脂与厚浆环氧(HS)固化剂搭配使用的涂层室温实干时间过长(>6h),不满足高固含压载舱涂料的室温实干时间(≤4h)问题,采用了苯酚、多聚甲醛、硫脲、三乙烯四胺作为原料合成制备出一种酚醛胺加成固化剂,研究了其与HS固化剂按照质量比1∶0.5、1∶1、1∶2、1∶3、1∶4复配的涂层性能.结果表明,与HS固化剂1∶4质量比复配的涂层性能最佳,不仅可以缩短涂层室温实干时间至3.5 h,而且涂层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满足目前高固含压载舱涂料的性能需求.

    环氧树脂酚醛胺多聚甲醛固化剂涂料压载舱实干时间

    粉末状芳香族聚酰亚胺金属复合结合剂的制备研究

    马红磊彭进王园园张琳琪...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树脂结合剂耐热性不高及与低熔点金属温度匹配性差的问题,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和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单体,通过两步合成法制备聚酰亚胺树脂(PI),通过调控反应参数发现加料顺序为先胺后酐,反应时间6 h,单体PMDA与BAPP物质的量比为1.02:1时,PI分子质量最佳,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纯PI结合剂弯曲强度达95 MPa)和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约510℃).其与低熔点铜合金制备复合结合剂时,具有较好的成型温度匹配性和耐热性,当树脂体积分数为10%时,PI及聚酰胺酸复合结合剂的弯曲强度分别为532 MPa和540MPa,综合性能较佳.

    聚酰亚胺耐高温复合结合剂低熔点金属合金弯曲强度热稳定性

    水性环氧改性水泥砂浆水下固化性能及水下加固桩基应用

    聂亚楠陈曦灵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水泥砂浆水下加固桩基础应用,开展室内与工程应用试验,研究了聚灰比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水泥砂浆水下固化力学性能、水下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灰比增大,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先升高后下降,水下粘结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吸水率和氯离子渗透深度不断减小.水性环氧树脂能显著改善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聚灰比为5%时,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取得最大值,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水下加固桩基础应用效果良好.

    水性环氧砂浆聚灰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耐久性水下加固

    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研究

    全晴晴黄毅萍鲍俊杰刘皓...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PHA),并用4-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TBCHA)进行改性.讨论了引发剂、异丙醇及TBCHA用量对分散体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旋转粘度计、纳米粒度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异丙醇用量的增大,PHA的粘度减小,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随着TBCHA添加量的增大,PHA粘度显著降低,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无明显变化.胶膜吸水率先降低后增大,涂膜的水接触角增大,表面能降低,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当引发剂、溶剂、TBCH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0%和15%时,制备出乳液粘度1 783 mPa·s,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3 188的分散体.由该分散体复配的涂层附着力可达0级,铅笔硬度可达5H,耐冲击可达50kg·cm,综合性能较好.

    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改性降粘涂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