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固性树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固性树脂
热固性树脂

陈晓康

双月刊

1002-7432

rgxsz@vip.163.com

022-28349163 28344460 28349163

30022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9号

热固性树脂/Journal Thermosetting Res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性聚氨酯及其彩色抗滑表层的组成设计

    田伯科兰兆禹王敬涛姚爱玲...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彩色抗滑表层常出现的开裂、剥落等病害,选择以聚氨酯为基料,环氧树脂为改性剂进行了复合胶粘剂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抗滑表层的组成设计.首先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当环氧掺加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聚氨酯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接着采用弯曲流变试验对改性聚氨酯的低温性能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改性后胶粘剂低温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最后以AC-13C沥青混凝土为基面,采用室内加速加载试验测试了抗滑表层的抗滑耐磨性能衰变规律,具体包括摩擦摆值、构造深度以及剥落率三种指标,以此进行彩色抗滑表层的组成设计.推荐AC-13C路面上抗滑表层胶粘剂的最佳用量为1.0kg/m2,彩色陶瓷粒最佳用量为2.5 kg/m2.

    聚氨酯环氧树脂抗滑表层抗滑耐磨性能衰变组成设计

    环氧沥青钢渣混合料的性能及组成优化

    庄维黄卫王新明孙佳...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不同环氧树脂(EP)及未陈化钢渣粗集料(WSS)掺量的环氧沥青钢渣混合料,利用路用性能试验探究了材料组成变化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微观试验进行机理分析,并对沥青混合料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受表面高粗糙度及碱性特性影响,WSS相较于玄武岩吸附较多沥青并形成更厚的沥青膜.EP掺量不变时,WSS掺量增大有助于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EP具有热固性和粘结性优异等特点,即使在较低EP掺量下也可以较好地抑制混合料的体积膨胀,且随着EP掺量的增大,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EP掺加质量分数达到15%以上时,EP固化后聚集成较大的不规则状颗粒并分散在环氧沥青中,改善了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而能够实现WSS对玄武岩粗集料的100%替代.综合性能与成本因素,推荐选用质量分数15%的EP及100%的WSS制备环氧沥青钢渣混合料.

    环氧沥青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微观机理组成优化

    PEI-GO复合改性蓖麻油基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聂圆刘芮同李梅林明涛...
    14-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了一种含二硫键动态共价键的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将其与环氧树脂交联共聚制备了UV固化COPUAEP弹性体.为进一步改善弹性体的综合性能,又以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制备了表面富有氨基基团的氨基化氧化石墨烯(PEI-GO),并最终制得系列PEI-GO改性蓖麻油基复合弹性体.分子结构分析表明蓖麻油基活性中间体、PEI-GO等目标产物成功合成.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更好的分散性和基体相容性,掺杂了质量分数1.5%PEI-GO的复合弹性体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与未改性的COPUAEP弹性体相比,其拉伸强度提升了 28.8%,5%热失重温度为258.48℃,提高73.72℃,四次循环下的形状记忆固定率和形状记忆循环性能明显提升,这种复合弹性体在导电材料、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蓖麻油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氨基化氧化石墨烯二硫键形状记忆弹性体

    酚羟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改性

    谢凯丽黄家腾李珍珍刘敬成...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酚羟基聚硅氧烷(poly(DMS-alt-BP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将其作为改性剂添加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甲基六氢苯酐(MeHHPA)固化体系中,对体系的固化行为及固化物的热稳定性、热机械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ly(DMS-alt-BPA)可以参与体系的固化反应,且不会明显影响固化行为.poly(DMS-alt-BPA)的加入可有效增韧环氧树脂固化物,同时固化物能够保持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与纯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相比,含有质量分数10%poly(DMS-alt-BPA)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 70%和117.9%,但弯曲模量有所降低.因此,poly(DMS-alt-BPA)作为一种新型增韧剂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酚羟基聚硅氧烷环氧树脂酸酐电子封装增韧耐热性

    BMI/PU材料的室温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研究

    张博宋利青石红翠
    30-3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BMI)、二乙醇胺(DE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室温固化成型工艺制备了系列不同BMI含量的双马来酰亚胺/聚氨酯(BMI/PU)材料.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 BMI/PU材料的结构,通过力学、耐热老化性、耐热软化粘连性及热稳定性能测试,研究了 BMI/PU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BMI含量的增加,BMI/PU材料的弹性模量、邵氏A硬度逐渐提高,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BMI/PU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及耐热软化粘连性能逐渐提高.BMI/PU材料的初始热降解温度T5%逐渐降低,但其T20%、T50%及残炭率均逐渐提高.

    双马来酰亚胺聚氨酯室温固化耐热性能

    热固性树脂的类型对纸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周文灵林洺岑姚烨张春辉...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湿法成型技术分别制备了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PF)、双马树脂(BMI)、聚酰亚胺树脂(PI)、双酚A环氧树脂(EP)和苯并恶嗪树脂(BOZ)为粘结剂的5种不同热固性树脂的纸基摩擦材料,分析了温度与时间对纸基摩擦材料中树脂固化度的影响,探讨了树脂类型对纸基摩擦材料剪切强度、压缩回弹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树脂的固化度均随温度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以不同树脂为粘结剂的纸基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差异,其中以BMI为粘结剂的纸基摩擦材料(BMI-F)结构致密,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样品剪切强度2.28 MPa,压缩回弹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稳定.同时,BMI-F在2.96、4.50和5.60 MPa下的平均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133、0.127和0.121,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161、0.157和0.154,磨损率0.89×10-8m3/(N·m),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纸基摩擦材料树脂固化度力学性能摩擦磨损

    高导热高速覆铜板的制备及表征

    夏婷李会录苏建锋严玉茹...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覆铜板的导热性能,以SiO2为主要填料,同时添加高导热Al2O3制备了环氧覆铜板,探究Al2O3的含量、粒径对覆铜板的导热、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及击穿电压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总填充质量分数为80%,其中SiO2质量分数为80%,Al2O3质量分数为20%且5 pm与10 µm粒径的Al2O3质量比为1∶1时,制备的覆铜板的导热率为1.39W/(m·K),10 GHz下介电常数(Dk)为3.61,介电损耗(Df)为0.01,击穿电压为7.02 kV(100 μm),剥离强度为1.12 N/mm,达到高导热高速覆铜板的要求.

    高导热低介电高速覆铜板

    高频覆铜板用氰酸酯/苯并恶嗪/环氧体系的研究

    沈明琦秦会斌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DCPD-CE)中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双酚F型苯并恶嗪(BPF-BZ)与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PU-EP)得到三元共混体系,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三种树脂对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以此三元共混体系为基体制备了覆铜板,并对覆铜板的介电性能、剥离强度、热稳定性、吸水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DCPD-CE、BPF-BZ和PU-E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10%和20%时,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T5%可达412℃,10 GHz下覆铜板的介电常数为3.67,介电损耗为0.006 2,沸水中放置24 h的吸湿率小于1%.随着BPF-BZ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综合性能下降,但是覆铜板的剥离强度得到提升.

    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双酚F型苯并恶嗪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覆铜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热稳定性

    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工艺优化

    戴赟陆奇王芳刘敏...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不同二价金属离子催化剂对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HOPF)的邻位诱导效应,优选醋酸锌(Zn(Ac)2)催化制备了 HOPF,并对HOP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醛/酚比(F/P)三个因素对HOPF邻/对位羟甲基比(O/P)、游离醛含量、凝胶时间及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Zn(Ac)2合成的HOPF树脂邻位羟甲基含量高(羟甲基指数HI为0.47),固化速度快(150℃下凝胶时间为202 s).经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HOPF最佳合成工艺为:反应时间240 min,醛/酚比1.1,催化剂质量分数3%.

    酚醛树脂热固性高邻位合成催化剂醋酸锌正交试验

    环氧树脂抗菌涂料的研究进展

    陈明暄王建高静代金月...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它们会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经济发展.研发出有效的抗菌涂料,可以为海洋防污、医疗生物以及生活设施等重要领域中的细菌污染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抗菌涂料的杀菌效果已经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涂料抗菌的高效性和持久性已经成为抗菌涂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此问题,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抗菌涂层的作用机制、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综述了该类涂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环氧树脂抗菌涂层本征型添加型作用机制